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部分珍宝欣赏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21:03: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9-1-9 21:04 编辑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部分珍宝欣赏                                         

                                                                                  2018-01-16 08:57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成立于1925年的综合性博物馆,今天整理珍宝馆部分珍宝请大家欣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9-1-9 21:08:01 |只看该作者
除了宫殿,北京故宫还藏着多少珍宝                                         2018-04-02 21:00                                                                      
                  故宫,古时候人们叫它紫禁城,是明清代帝王皇宫,紫禁城里宫殿重重,辉煌壮丽,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馆长曾去故宫,多是被浩瀚辉宏的皇家宫殿所吸引,然而里面的文物更是极多的!下面跟随馆长一起看看故宫里的十大镇馆之宝。

1.金瓯永固杯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为故宫宫廷文物的代表作。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根据清“内务府活计档”记载,乾隆皇帝对此杯的制作十分重视,不仅调用内库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精工细作,曾多次修改,直至皇帝满意为止。因此,该杯一直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法宝。
“金瓯”寓意国家政权,取名“金瓯永固”则反映永远巩固地保持政权的一种愿望。
它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每当元旦子时,皇帝在养心殿,把“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倒入屠苏酒,亲燃蜡烛,提起毛笔写下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语

2.云纹盘
张成是元代雕漆大家,其传世作品被一致认为是雕漆作品里的珍品。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为故宫漆器的代表作品。高3.3cm,口径19.2cm.盘木胎黑漆,内外均雕云纹。堆漆甚厚,晶莹照人,刻工圆润。从此件具款的剔犀圆盘可知张成不仅是剔红高手,剔犀技巧也精湛至极,此盘为研究元代剔犀工艺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实例。

3.青玉云龙纹炉
青玉云龙纹炉为故宫玉器的代表作品。宋代出品,高7.9cm,口径12.8cm.炉青玉质。通体以“工”字纹为底,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叮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

4.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清宫旧藏。 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

5.《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 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 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 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6.《平复帖》
法帖之宝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故宫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
《平复帖》本为清宫旧藏,嘉庆帝将其当作珍玩稀品赏给亲王,遂流出内府。民国期间,为恭亲王后人珍藏。1937年,为了给母亲治病筹措费用,恭亲王后人意欲出卖,几经转手落入英国。张伯驹以4万大洋购入,并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平复堂”。不料日寇大举侵华,张伯驹携家人避祸到陕西,随身将《平复帖》缝入随身衣被,从而使文物得以保全。

7.钟表之宝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售御制钟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为故宫钟表的代表作。高185cm,面宽102cm,侧宽70cm.此钟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置等,技术水准相当高。根据记录,从乾隆八年接旨着手设计到十四年完工,历时五年多。17世纪前,中国皇宫一直以铜壶滴漏计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两个西洋自鸣钟叩开了中国宫廷的大门。

8.织绣之宝沈子蕃缂丝《梅鹊图》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图轴纵104cm,宽36cm.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缂丝之高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并非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许多缂丝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9.青铜之宝酗亚方樽
亚方尊,高45.5cm,宽38cm,口径33.6×33.4cm,重21.5kg。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兽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口内侧铸铭文2行9字:亚(音酗)者(音司)以大子尊彞。铭文大意:亚族祭祀诸位王后和太子的宝器。 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

10.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清康熙,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 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撇。足外墙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穿孔,可穿系绳带。在容器上系带是对无梁、无系、无扳手的器物进行提拿的传统方法,拆卸容易而又非常实用,也可以使器物在摆放位置上固定,不致被损坏。明高廉《遵生八笺》中记载:“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缚于几足,不令失损。”
该器通体施红釉,因釉质在高温烧造时垂流而使口部显露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外底施白釉并镌刻乾隆御制诗:“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数典宣窑斯最古,谁知皇祜德尤崇。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题。”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郎窑红瓷器的喜爱和推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9-1-9 21:11:48 |只看该作者
    爱新觉罗·溥仪的珍宝                                         2018-02-07 21:38                                                   

                  众所周知溥仪于1924年被冯玉祥逼出紫禁城,携带了大量珠宝文物,想在出宫之后生活所用。除很多名人字画和古玩之外,还有大批珠宝首饰。其中有康熙大帝最钟爱的大猫眼儿宝石。和乾隆皇帝的田黄三联章外,还有慈禧太后的硕大钻石及诸多珠宝首饰。
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苏联红军逮捕,在监狱中溥仪分两次上缴了这些稀世珍宝。后来溥仪被中国接手,珍宝被苏联归还中国。
先来这用料奢侈的三连印。 乾隆爷真是玩出水平。


当年溥仪出宫时还有一小匣各色钻石水晶,皆为历代皇室传世珍宝。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民国政府未立即将清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允许他与家族居住在紫禁城的后半部,且由民国政府每年拨四百万两经费作为生活费。但是皇室成员挥霍成性,为维持奢侈生活,溥仪命人偷运宫中珍宝给银行作抵押,以此换钱。此六件餐具均为溥仪当年押天津盐业银行之物,1951年回归故宫。
赤金錾花八宝餐具

金镶石圆盒


这件倒不是宫中之物,也很少见到。它全是红木制作,加围起来的屏风“圈地”,占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据传是当年末代皇帝溥仪落难到天津时,当地的家具制造厂特地为他打造的。现在的收藏者周先生十多年前从天津拍得。在后来一次拍卖会上,有人愿以8000万买走,周先生没有同意。
嘿嘿,不小心找到了宣统帝当年一剪子搞掉的辫子。真不知道是如何保存至今啊。

慈禧当年的无数翡翠发簪之一,也被溥仪盯上了。翡翠是慈禧十分钟爱的玉石,这枚发簪用一整块翡翠制成,精雕细琢的盘龙簪首以珍珠和红宝石点缀,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它与溥仪后来捐赠给沈阳故宫的一支翠玉头簪残件原本是一对。

这是在颐和园展出的溥仪御用北极熊皮。这是睡觉铺着用还是冬天垫屁股呢?

这是故宫博物院和伪满皇宫博物院联手举办的《末代皇帝溥仪紫禁城用品展》。在伪满皇宫博物院怀远楼开展。大多数珍贵展品尚属首次对外展出。










婉容和文秀的点翠簪。







溥仪的朝服。


近视镜。



凤冠

当年溥仪被押解的心酸


清宫旧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皇帝冬朝冠
水獭皮制成,上缀红绒,顶饰金龙、东珠(最上端顶珠缺失)。
藤编冠帽盒
圆锥阶梯形,盖钮平齐呈柱状。此盒先用竹篾构结骨架,然后再用细藤皮攀援编织,并按照藤丝编织纹理,用黄、红、蓝等色油漆,依次描绘山字、蝙蝠和花卉等极具装饰效果的变形纹样。盒内底部中心为承以冠帽作柱状凸起,并叠套壁状铁皮圈和明黄色丝绸丝绵衬垫。内壁描绘纹样与外同。
西太后又一翡翠——花叶游环花篮翡翠步摇,由整翠圆雕制成人手、花叶、游环花篮,形成步摇簪头,簪杆为银杆制成,上有多道弦纹。这是被溥仪偷运出宫,被前苏联红军在沈阳东塔机场截获的。溥仪有眼光,净盯上老太太的东西了。

这件色彩斑斓的勋章项链、表壳镶着【100多颗一品珍珠】的珐琅珍珠怀表一露脸,便引起了阵阵惊叹声。珐琅珍珠怀表设计精巧,通体镀金,十分华丽。其表壳镶着100多颗一品珍珠,大小一样,圆润通透。勋章项链为悬挂式,在开金镂雕盘肠纹的饰件间镶嵌了珐琅八宝吉祥图案。色彩斑斓,给人以华贵之感。其实溥仪的各类怀表钟表收藏都是当时最先进最精致的,快赶上高宗了。

七宝烧是日语中对金属珐琅器的称谓,已有500年的历史,日本人认为这种工艺品非常美丽华贵,恰如佛经中提到的七种珍宝,故以“七宝”名之。清宫廷七宝烧,以明灿莹润的釉色和精致美妙的图案著称于世。七宝烧种类很多,一般分作有线、无线、盛上、罩釉、省胎七宝等,其制作方法与我国的景泰蓝相似,分设计、制胎、描图、制丝、镶丝、填釉和焙烧(这两项需反复数次)、磨光、口足装箍等步骤。与中国景泰蓝纹样装饰习惯相比,日本七宝烧图纹装饰大多在器物正面,主题突出,底子一般不再作繁缛的细纹。

这对就是当年日本天皇赠与溥仪的七宝烧瓶。

溥仪访问长春时与昭和天皇握手。左溥仪。

伪满宫廷皇帝御车——派克牌轿车。这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皇帝时的宫廷御车,日本人给配的。是溥仪从天津运到长春的私人用车,该车20世纪20年代末期由美国密歇根底特律市派克公司制造的名牌豪华老爷车,车体长5.7米,宽1.8米,高1.7米,8缸发动机,右舵轮,该车具有马力大、速度快、行车稳的特点。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买了一辆四门别克豪华轿车。现代化汽车第一次驶进了帝苑深宫紫禁城。

金镶宝石领针,金针顶有托,嵌宝石。图1针嵌方形祖母绿宝石一块。宝石表面似玻璃而晶莹过之,被称为“透水绿”。图2针顶嵌翡翠一块,翠质圆润,色泽嫩绿。此领针曾被溥仪携带出宫,1955年回归。

“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展出的清代错金银牺尊。清宫的错金银工艺应该是不多见。

溥仪登基时穿的小龙袍和“伪满洲国皇帝御用大元帅正装”


看溥仪当年宫内的自行车之一,那时候前后轮都有支腿。这车1912年产于德国,品牌为蓝牌,28车型。宫里多少门槛儿都为他而开。

中国第一辆汽车(奔驰)由袁世凯献给老佛爷慈禧,由马车夫孙富龄驾驶,老佛爷赏御酒于孙,由于不能大不敬,故命孙跪着开车,从颐和园知春亭,穿过文昌阁,沿东堤小路一直开到铜牛,十七孔桥掉头返回,结果撞死一宫女,司机连夜逃回大兴县老家,这也算是第一个酒驾肇事逃逸!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0:09 , Processed in 0.0113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