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30年毛主席险遭刺杀,杀手就在窗外,关键时刻他为何放下了枪?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18:20: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30年毛主席险遭刺杀,杀手就在窗外,关键时刻他为何放下了枪?                                                         2021-12-30 15:05                    
              1930年年底,一场刺杀毛主席的阴谋正在悄悄酝酿。这次选择对毛主席下手的并非敌军,而是我军中人。在接到刺杀任务后,杀手赶到毛主席住所。趁着夜色的掩护,他手持枪支来到了小屋的隐蔽处。到达现场后,他贴着墙根,小心翼翼地走到房前。透过窗户,他发现主席正在房中与夫人贺子珍聊天,二人身旁并无他人。
杀手心中大喜,此时开枪成功率极高!他将枪口瞄准了主席,准备开完枪便跑。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警卫员突然敲门报告:“外面有位老人家要见首长,说是有要紧的事汇报!”
听到有老人连夜登门,一心为百姓服务的主席很是郑重,在简单整理了衣服仪表后,便请老人进门。而当看到进来的老人后,房外的杀手愣了愣,手中的枪再也拿不稳,最终选择放弃行动。这位杀手究竟是受何人指使,选择向毛主席下手?连夜登门的老人又是什么身份,能让杀手在关键时刻改变想法,选择放弃?

狡猾敌军乱民心
这一切还要从一场误会讲起。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爆发了秋收起义,由于敌强我弱,又遭遇敌军伏击,我军在起义中节节败退,毛主席率领余部退到了罗霄山脉中段,预备重整旗鼓,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同年10月,主席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地区,在这里他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自此,我党便在这里扎下了根。
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两位老总带兵在湘南发动起义,出师未捷,我军便遭受敌人重创。迫不得已之下,朱老总只得选择带兵向井冈山地区撤退。4月,在突破重重围剿后,朱老总成功到达井冈山地区,并与毛主席完成了会师。
将战士们安顿好后,毛主席便提出了一个极具战略性的设想:让朱老总等人率领部分战士,去往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等地继续开拓发展,为将来的作战打基础。很快,朱老总等人便向东南出发,开始了对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就在我党努力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时候,国民党人也没闲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分子,开启了对我军的第一次围剿。1927年,在蒋介石的带领下,国民党右派成立了一个名叫“反布尔什维克团”的组织,此团也就是我们后期俗称的“AB团”
在蒋介石的带领下,该组织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反共、反人民组织,内部成员不仅散播了许多对我党不利的谣言,还篡夺了国民党江西省领导的权利。看着眼前这一危局,朱老总心急如焚,在他的带领下,我党军民抓捕并处置了诸多不轨分子,但是仍有一些狡猾的AB团分子潜伏在我党内部,进行着分裂活动。
为了彻底根除这些间谍,1930年上半年,我军开始了大规模的肃清运动。在国民党余部的有意引导和部分官员的错误判断下,肃清运动不可避免地滑向了错误的方向。

就在前方战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后方根据地却发生了令人悲痛的“富田事件”。由于负责20军肃清任务的李韶九同志认识不足,残忍嗜杀,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有数十名团长和四千多名红军指挥员惨死于这场运动中。
李韶九的此番作为,引起了军中战士们的不满和躁动。随着惨死的人越来越多,将士们深刻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若不及时对李韶九采取行动的话,那这把火迟早会烧到自己头上。于是,一个打击李韶九的计划逐渐酝酿成形。
一开始将士们的目标还仅仅是李韶九一人,但在一些用心不良的人刻意抹黑下,大家误以为向李韶九下达命令的人是毛主席,他们便把所有的怒火转移到了毛主席等人身上。为了彻底消除隐患,这些没有搞清楚状况的将士策划了一场暗杀阴谋

12月8日下午,一位名叫赖柞焘的营部教导员,接到一份没有署名的信件,打开信封后,他迅速阅览了信上的内容。看完后,他大惊失色,反复确认内容无误,他才放下了信件,并陷入沉思。
虽说此信没有明确署名,但是他可以确定,这封信应该就是20军的上级领导寄来的。领导在信上指示,要他迅速率领部队,去富田地区突袭犯下大错的李韶九。对此他本人是没有任何意见的。但后面的一句话却让他极为纠结,因为信上赫然写着:前往瑞金苏区总部刺杀毛主席。
毛主席平日的作风,赖柞焘是看在眼里的,他不确定主席是否参与过此事,委实不忍心下手。而且像主席这样的大人物一旦遇刺,影响将是巨大的。但此时已经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倒不如听从上级命令,说不定还能拼出一条血路来。所以犹豫再三后,他决定执行刺杀计划。

刺杀之路多坎坷
当天赖柞焘就找到了自己的表弟满古子,满古子曾经担任过侦察班的班长,有着丰富潜伏和作战经验,枪法很好,家还在瑞金,最重要的是作为自己表弟,赖柞焘非常信任他。二人见面后,他迅速将此事的原委告诉了表弟,一番哀求过后,他还许诺了大额赏金和升任连长的好处。就这样,满古子选择了接受刺杀任务。
满古子是一个性格较为淳朴且懦弱的人,他空有一腔孤勇,却并没太多心眼。之所以会答应这件事,是因为平日里表哥一直对他很是照顾,看着表哥那么为难,他不忍拒绝。
眼看着已经将此事给应承下来,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但是就在他预备出发的时候,一股浓浓的不安感涌上了心头。犹豫过后,他回到了家里,将此事的前因后果都讲给了自己的父亲。

他期待父亲能理解自己的难处,给自己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一直对他十分认同的父亲,在听说此事之后却勃然大怒。他话还没说完,父亲便站了起来对他吼道:“你若是敢做这样的事情,我便没有你这个儿子。”
父亲的勃然大怒让满古子吃了一惊,按理来说,自己家和毛主席非亲非故,父亲是不该有如此大的反应的,他为什么会对此事如此抵触呢?
原来毛主席在行军作战的时候,到达瑞金一带。到达此地后,主席向当地百姓借了些东西应急,当地群众们知道我军是站在老百姓一边的,因此对将士们非常慷慨。本来大家也没指望主席归还,可当主席再次返回瑞金时,却没有忘记此事,而是主动将东西归还,并召集红军战士众筹了一笔钱,分给了当地的穷苦人家。

以前每当有兵将来到瑞金后,当地百姓都会被盘剥一番。他们没想到,我军战士来了之后,不仅没有欺负他们,还给他们发钱、帮他们干活。自那以后,我军的好名声便在瑞金一带打响了。
瑞金百姓们心里清楚,红军和国民党军队有着天壤之别,我军才是真正为民做事的好军队。亲身经历过此事的父亲,一直对毛主席十分敬重,因此在听到儿子要去刺杀主席的消息时,他才会如此激动。他赶紧制止了儿子,并对他讲了诸多道理。
看着眼前苦口婆心的父亲,满古子已经有些动摇。他心里清楚,一旦他做出对主席不利的事情,父亲是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可是军令如山,回想临行之前表哥对自己的嘱托,他也没有违抗军令的勇气。犹豫过后,他还是决定先到现场去看看。

为了让父亲放下心来,他假装被父亲说服,留在家中吃饭。当天晚上,他和父亲一起喝了许多酒,在确认父亲喝醉后,他才偷偷离开了家,并将屋子给反锁了起来。出了门后,趁着酒劲,他迅速赶到了瑞金苏区总部,他找了一个由头,支开了防守的战士。趁着夜色,默默潜入了主席所在的院子。
毛主席居住的地方十分简朴,由于准备匆忙,此地基本没几个警卫员,防守力量很是疏松。悄悄摸到这所房子的窗前后,他便发现了毛主席与贺子珍的身影。当时两人正在专注地聊天,并没有关注到窗前的动静,此时便是满古子下手杀人的最好时机。
险酿祸端终止损
满古子举起枪支对准了主席,正当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他却犹豫了,父亲那恳切的话语在他脑海中浮现了出来。要不要下手?他陷入了纠结。而就在他纠结之时,毛主席的屋门突然被敲响了,一个警卫员向主席请示道:外面有一个老人家非要见您,说是有重要的消息通知您。

毛主席没有多想,以为是当地百姓遇到了困难,心系百姓的他赶忙向警卫员说道:“快请老人家进屋!”很快老人便进到这个小院内,而门外的满古子定睛一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本应在家中沉睡的父亲
满父进门后,开门见山地便要对毛主席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眼看着事情就要败露,满古子也非常紧张,他知道刺杀毛主席这事事关重大。一旦暴露,不但是自己,连自己的表哥也很可能难逃此劫。
想到这里,他手中的枪开始颤抖起来,正当他鼓起勇气,准备一不做、二不休,朝主席开枪的时候,满父却赫然挡在了毛主席的身前,止住了他开枪的动作。当满父用身体护住主席后,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站定后,他意有所指地说道:“毛委员,你可是我们老百姓的大英雄,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

毛主席此时还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何事,正在众人一头雾水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发现了在窗外潜伏的满古子。看到他手中的枪后,警卫员大惊失色,他迅速跑到屋外,将其当场擒获。
抓住满古子后,警卫员便将其带到了房内,交给毛主席处理。看着父亲失望的目光,满古子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失败了,他也没再挣扎,而是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得知真相后,毛主席陷入了沉思。满古子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毛主席不仅没有生气,还言辞恳切地对他和他父亲说道:“这件事并非你们的过错,其中缘由我已了解了,是因我们决定的偏差,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您二位放心,我们一定及时纠正错误,不会让悲剧再发生了!”

说完这句话,毛主席便下令让警卫员将父子二人安全送回了家。满古子看着眼前一心为公的主席,心中涌起了无限的后悔,他为差点杀害这样一位伟人而感受到无比的愧疚。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那封送到赖柞焘手里的信,究竟是谁写的呢?经中央一番调查后发现,写信之人正是20军内的军政领导。他们不仅给赖柞焘送来了此信,差点酿成大祸。还模仿了毛主席的笔迹,给朱老总和彭老总二人分别寄去了一封企图分裂红军的信件。
好在彭老总及时发现了敌人的计划,并邀请毛主席到红三军中向大家澄清了此事,才未酿出更大的祸端。此事发生后不久,毛主席便迅速肃清了部队、遏制了红军的进一步分裂,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阴谋。至此,此事也终于也告一段落。

时至今日,我们再转头去看这件事情,毛主席之所以能够多次在危局中化险为夷,除了他本人的能力和运气外,还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帮助。而这样一位真心为国为民奉献的伟人,也值得人民的爱戴与支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8 06:45 , Processed in 0.00794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