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边疆问题不能急,左宗棠制定两大战略,终于创造奇迹! 2017-08-17 03:45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07:22: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疆地区疆域广阔,地势高,多是高原、荒漠。由于地处大陆中间,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加上发生农民起义,造成社会动荡,人心慌乱,田地荒废,农业更是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使得西征大军的“行”“食”变得异常艰辛。
粮食必须大量从内地购买,经过几千公里的荒漠之地运输到驻军之地,运输只能用骆驼。

正是考虑到物资运输的困难,战线绵亘数千里,运输线容易遭到侵扰甚至被切断,左宗棠决定采用最有效的军事战略“缓进急战”。
如此,一面保证了物资的供应,另一方面也有效地节省了物资。另外考虑到新疆的特殊自然气候,左宗棠有意避开了冰天雪地的冬天和炎热酷暑的夏天,既保证了物资的充分贮备,又保证了军事作战的效率。
事实说明,左宗棠的缓进急战的方针是正确的,是符合现实情况的。我们从左宗棠作战的时间可以看出这一点,从光绪二年六月初一日,到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先后不过一年半的时间。

具体行动是收复北路,从光绪二年六月初一日到九月二十一日,不满四个月收复吐鲁番,从光绪三年三月初一日到十三日,不满半个月收复南路,从光绪三年七月十七日到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只有四个半月,真可以说是神速。
再来看左宗棠整个收复新疆的时间,从同治十三年八月,左宗棠奉命筹办西征军队出关粮运,历时一年半在准备从督师肃州到进兵北路,中间相隔两个月从收复北路到进兵吐鲁番,又相隔半年从收复吐鲁番到进兵南路,又是相隔四个月。中间相隔的时间全是在做准备工作。
这一切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一个“慎”字,正是有这一切的准备工作才创造了以上那些“神速”奇迹。

阿古柏政权总兵力约6万人,但从其部署来看,大部分驻守在南疆,北疆兵力薄弱。阿古柏的注意力,主要放在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
左宗棠分析阿古柏兵力“南路贼势,守吐鲁番者拒哈密官军,守达坂城者拒乌垣官军,皆所以护托克逊坚巢也。而达坂、托克逊尤悍贼糜聚之区,贼骑皆多至数千,守御甚固”。
因此,左宗棠根据以上分析决定采取“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

北疆容易取得,可以挫败敌人气焰,振奋人心。先北后南,这是从总体的战略角度考虑用兵的部署,俄国曾想向东扩大侵略,侵占乌鲁木齐,还放言“埃关内肃清,乌鲁木齐、玛纳斯各城克复之后,即当交还”以搪塞侵占伊犁。
西征首先收复乌鲁木齐,不仅沉重打击俄国推诱归还伊犁,而且为以后收回伊犁扫清障碍。另外,左宗棠在光绪元年回复总理衙门时也讲明了“窃维用兵一事,在先察现夷地势……”“以南北两路而言,北八城广,而南八城狭,北可制南,南不能制北”。
另外从物产方面来考虑,北疆地广土沃,清军控制的古城、巴里坤是粮食储运和采购的基地。

从敌人布兵来讲,北疆的阿古柏势力没有南疆多,易于攻取,鼓舞士气。首攻乌鲁木齐则是因为乌鲁木齐的政治地位,乌鲁木齐是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左宗棠从全局和长远考虑,需要乌鲁木齐作为驻军和军储基地“盖不得乌鲁木齐,无驻军之所,贼如纷窜,无以制之,不仅陕甘之忧,即燕晋、内外蒙古将无息肩之日”。
可以说此方针是切合实际的,考虑周全,以后的军事行动正是按着左宗棠预定的方针顺利地进行的,清军先攻占乌鲁木齐,后顺利收复北疆。
来稿/迟青凤 运营/祥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2:17 , Processed in 0.00708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