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有一个浪漫的名字......
2021-12-03 09:30
(来源:江西档案)
新中国成立之初,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尚不成熟,1949年9月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直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但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一部新宪法,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毛泽东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953年12月28日到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西湖边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了做好宪法的起草工作,中央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收集了世界各国宪法的资料,当时毛泽东有个单子,要起草宪法的人、参加宪法工作的人都要学习,比如苏俄的宪法、德国的宪法、法国的宪法。在起草的过程当中,毛泽东对宪法的每一部分都反复研究,反复讨论,有的条款还是毛泽东亲自起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部分 在毛泽东和宪法起草小组成员于西子湖畔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同时,刘少奇和其他在北京的中央领导人也在为宪法的诞生紧锣密鼓地工作着。往往是杭州起草一个稿子出来,就派交通员送到北京。北京方面立即安排讨论,把讨论后的修改意见反馈到杭州,杭州再根据北京来的意见加以修改,修改后的稿子再送北京。京杭两地互动,共同完成了为五四宪法奠定基础的宪法草案初稿。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手稿(部分)
这部初稿也因此有了一个浪漫的名称——“西湖稿”。
在往来手稿的落款上,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上午二时的字样。上午二时也就是凌晨2点,说明当绝大多数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宪法工作者们还在为宪法起草工作忙碌着。“西湖稿”完成之后,毛泽东于3月17日回到了北京。在3月23号召开的宪法起草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
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公布之后,全国人民又历时两个多月进行了大讨论,当时正值我国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很多地方都被水淹了,地方党委就组织群众在防洪大堤上开小组会讨论。讨论得出的意见成千上万,可是洪水已经冲垮了公路,甚至铁路也不通,怎么办?各地就用飞机大包大包地运材料。当各地的意见送到北京,都是用一层层的油纸打包捆好的。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人民群众依然对新中国的宪法充满了期盼。
这是一部人民的宪法。短短两个多月,全国各界就有1.5亿(余)人参与了宪法的讨论工作,提出了118万多条的意见和建议,占全国人口1/4的公民参与了宪法的讨论,这在世界制宪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以全票同意的结果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国庆节,游行群众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通过天安门
那一刻,现场的代表们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尽情地鼓掌、欢呼。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地位,推进了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的发展完善,也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新纪元。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