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代肖像画综观---堪比照片!明朝公务员肖像画到底有多逼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8:04: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05-28 20:36
            
肖像画在元代逐渐形成独立画科,并出现专门家,著名的肖像画家王绎,不仅写真技艺精湛,而且撰著《写像秘诀》,从理论上阐明了肖像画创作的要点。到明代,随着人物画的衰微和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的分道扬镳,肖像画逐渐走向民间,无名画工中涌现出许多写真能手。同时基于肖像画的独立发展,在职业画家中也有不少善绘肖像者,一些名家还创立了流派,如曾鲸及其“波臣派”。有明一代是肖像画日趋专业化、民间化的转变时期,故无论是宫廷画家、职业画家、文人画家、民间画工,都有不少肖像画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状况。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绘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解剖对人体的研究,提升了对人体物理结构的认知,但其实在同一时代的中国明朝,人物绘画领域也在进行新的探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典藏在南京博物院的一套《明人十二肖像册》。
  
说到明人肖像画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曾鲸,他被誉为是明肖像画史上开宗立派的先行者。其绘画风格受西洋画的影响,注重墨骨,他所开创的“波臣画派”在中国人物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拥有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多姿多彩的生活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纵观明代的人物肖像画,它们给人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那独特的传统服饰。作为人物肖像画,最重要的固然是抓住人物的面部特征,但是服饰描绘也是表现人物身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明代人物肖像,服饰对整幅画的色调、风格体现非常关键。在画面中怎样实行艺术处理、充分体现人物服饰是非常值得每一位肖像画家认真进行研究的。

在明代人物肖像画中,我们不难看出,明人的服饰文化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明代服饰的世俗化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成为明代服饰文化生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人们更加追求穿好和穿新,将华丽时髦的服饰作为一种炫耀。比如沈希远、陈远、商喜等人的人物肖像画,基本上都丰富详实的体现了明代服饰特点。虽然他们具有不同的艺术处理和表现手法,可是,那独特的外衣款式,如衫、袄、霞帔、背子等,服饰的款式基本恢复了古老汉族悠久的传统服饰习俗。以及挂在胸前的金玉佩、三事儿,挂在腰间的荷包、禁步、玎珰七事等,却让人容易识别出是明代服饰。
  
沈平的人物肖像画《官员夫妇像》,即取材于明代官员。作品中人物是半身像,构图十分饱满,那独具特点的乌纱折上巾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造型主要是线结构,处理衣纹十分简单,佩饰虽然比较繁复,可是整体感依然十分强烈。不管是头饰中的金玉珠宝钗,还是绣在衣襟上的装饰性图案,它们在暖褐色调中非常统一,表现的十分神秘与凝重,衬托人物庄重的脸庞。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抛弃了在实际生活中人物服饰的强烈的装饰色彩。在画家的艺术处理过程中,人物的服饰虽然更加显得平面化,色彩也较为单一,却不失庄重。作品描绘出了明代官员的真实形象,画面的质朴已经深深触动了观者。这幅作品个性极强,不愧为明代人物肖像画的上乘之作。
  
曾鲸葛一龙像 设色纸本 32.5cm-77.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人物肖像画中的人物服饰,无法完全等同于实际生活中的服饰款式。通过画家的提炼和取舍,深刻体现了画家的个性、思想和经验,属于一种升华的艺术。正是由于画家具有不同的个性、思想和经验,才能够出现风格各异的人物肖像画,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领悟到明代服饰的独特魅力。
南京博物院藏《明人十二肖像册》
虽然未有署名和作画年月,但根据后人推断,应该都是民间画师中的高手之作。更有趣的是,由于作画对象统一为当时的朝中要员,人物的穿戴和构图整齐划一,面部细节十分逼真,看起来就像是三百年前大明官员的工作证件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7 00:42 , Processed in 0.0076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