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6-8 20:49 编辑
中国婚俗文化 (四)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的大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婚俗,中国人把婚姻看作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中国人结婚的仪式有很多讲究,十分复杂。 传统的中国婚礼包括说三书六礼(三书指聘书、礼书、迎亲书,六礼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嫁妆,上头,迎亲,出门,过门,三朝回门等步骤。 现代的婚礼仍然会保留一部分传统的习俗,但已经简化很多,而且有许多新式婚礼不断出现,但总体来讲中国人的婚礼讲求隆重、喜庆、热闹。亲朋好友都会道贺,祝愿新人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的婚俗多种多样,多姿多彩。其中最显著的共同特点是充满喜庆的气氛:红灯笼、红蜡烛、红盖头、红对联、红嫁妆,大红花轿,鞭炮齐鸣,吹吹打打,把新娘接进门,“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一)汉族婚俗 汉族婚俗,现行一夫一妻制,废除了旧社会典妻、租妻等陋俗。 过去,汉族婚姻的缔结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现在废除了父母包办婚姻,青年男女直接见面谈恋爱,然后征求父母意见,办结婚登记的法律手续。婚礼仪式也废除旧俗,新娘不再坐轿子,新婚夫妇也不再拜堂。新式结婚典礼隆重而热烈,由尊长者致辞,亲友祝贺,以音乐舞会或茶话会的形式告终。也有的旅行结婚,到外地或者出国旅行,双双外出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终身难忘。 汉族人的婚俗程序主要有: 订亲: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和,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订亲的凭据。 过大礼: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男方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撤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利是。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嫁妆:在女方收到大礼后,女方的妆套要在婚礼的前一天之前送到男方家。嫁妆是女方家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祭祖:迎娶新娘之前,男方要先祭拜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列祖列宗保佑。 迎亲:近年来,迎亲(接新娘) 成为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燃炮:迎亲礼车在行列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吃桌:在出发前,新娘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 等待新郎:在女方家门口,应有一男童手持茶盘等候新郎礼车的到来,新郎下车后,应赏男童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拜别:离开新娘家前,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鞠躬行礼即可。 礼车:在新娘礼车刚开动时,女方家长应在车后撒一碗清水,一碗白米,清水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干涉,白米是祝愿女儿有吃有穿,事事有成。 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到窗外,表示不将坏脾气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 牵新娘:新娘到男方家时由礼车走出,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将新娘牵出礼车,并扶新娘进入大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着门面,新人一定要从门槛上跨过去。 祭祖:一对新人要合祭祖先,新郎再带新娘入新房。 喜宴:时下流行中西结合式的婚礼,新人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换下新娘礼服,穿上晚礼服向各桌敬酒。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应站在门口送客,手中应端着盛香烟、喜糖的茶盘。 进洞房:将竹筛和铜镜放在新床上,为求日后生男。吃由花生、红枣、莲子、桂圆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婚礼当天白天,新娘不能躺下,否则可能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二)苗族婚俗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男性长者为家长,弟兄长大结婚后使可分家,父母年老由长子供养。苗族的婚姻有父母包办和自由恋爱两种形式。包办婚姻通常女大男小,一般在姑娘有几岁时,由男方父母送与幼女一套衣裙等即为议定终身。此种情况,双方多有亲戚关系,待姑娘长大正式结婚时,男方要付一定银钱作身价,娘家要以一头牛或猪作嫁妆,以供姑娘到男家饲养。自由婚姻各地苗族所采用的形式不一。彝良、永善一带苗族保持有青年男女“批若”(类似公房)的自由恋爱习惯;楚雄部分苗族中保持有“姑娘房”;昭通部分苗族保持有“逛花房”和“踩月亮的习俗;金乎一带苗族保持有“游方”(类似贵州苗族的“摇马郎”)。 无论何种形式,青年男女一般都通过对唱山歌选择配偶。其选择方法是:倘若某一小伙子看中某一个姑娘,小伙子便撑起一把小花伞覆罩在姑娘头上,开始,小伙子首先主动唱上两调求爱山歌,如果姑娘也有情意,便以山歌对答,若姑娘不愿意,则以无言对答或躲开小伞表示拒绝。 求爱山歌多半是根据当时情景随编随唱,歌词内容视对方追求深度而不断变化。开始一般以相互询问对方家乡风土人情,进而询问对方姓名、年龄和家庭情况,再以挑逗口吻试探对方是否已有情人,经过一定了解,双方转为对白,如此由浅入深,数日即见分晓。 双方如果情投意合,男方即要求父母求媒成亲。如有男女愿意缔结婚姻,但父母不许者,则女随男奔,男匿女于其亲戚家,然后使媒人告知父母。婚前,男子要赠与女子颈圈或其他银制饰物,女子套于颈上的颈圈越多,父母越觉光彩。 同饮鸡酒:居住在贵州省织金洞风景区新庄村边远山区的苗族人忠厚老实,勤劳朴素,他们的恋爱方式是在“晒月亮”、跳花节、对歌、赶街等集体活动中认识结交。提亲这天,男方家请人带来两只大红公鸡到女方家来,但这两只鸡必须当众杀死,用两滴血放在酒里混合后让男女双方饮下,表示百年到老;鸡心、肝不切破按原样煮熟吃下,表示永远不变心;鸡肠子也不切断,吃了后表示连接一起,永不分离。吃这些东西时,有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说一些吉利话和比喻词,这桩事就算定下来了,这就叫吃鸡酒。 媒人米酒:居住在黔东南台江的苗族人,在吉日来临时,男女双方为婚事忙个不停。女方一般要举行祭祀仪式,特请司仪将少许酒和供物扔在地上,说些吉利话,祝福待嫁女儿婚姻美满幸福。这时男方司仪从口袋掏出几毛钱交给女方司仪,二人喝糙米酿制而成的交杯酒,意即已为男女青年搭好了婚姻桥梁。午后,迎亲队伍便在司仪的带领下浩浩荡荡从女方家出发去迎娶新娘。 “咬手”定情:海南苗族“咬手”定情,“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 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子、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