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世纪,当时还是周王朝诸侯之一的秦正默默壮大,蓄势待发。公元前256年秦灭周,紧接着又击败了战国七雄的其他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天下,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大一统的国家。 书同文 车同轨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制定了很多改革制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种改革不是综合战国七雄的制度之后做出的新规,而是将秦国旧有制度作为全国统一标准。 ![]() 秦代 铜权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 秦代 铜车马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诏版文 北京图书馆藏拓本 ![]() 秦代 “半两”钱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战时防御工事——长城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秦长城,被誉为万里长城。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各国为防御外敌入侵,已经开始在各自的国境线上修筑长城了。秦国对于战国时期诸国在北边修筑的长城再次予以利用,并特别修筑了阴山山脉一线。 ![]()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秦长城遗址 能文能武的将军 秦始皇曾在碣石宫(今辽宁省与河北省交界处)让方士们去东海寻找长生不老药。燕人卢生从东海归来并献上了《录图书》。书中出现了“亡秦者胡”的预言。秦人大惊,迅速派兵出击北方匈奴,这其中有一位武将不得不提及,那就是大将军蒙恬。 蒙家自祖父蒙骜始,三代为秦效力。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兵三十万,备战七年击退匈奴,最终占领“河南”地区(今天内蒙古鄂尔多斯)。在抗击匈奴的同时,蒙恬将军还主持修筑长城,可谓有勇有谋。就是这么一员武将,还曾经改良过毛笔,所以后世认为他是笔的始祖,制作毛笔的人都会供奉蒙恬将军。 ![]() 秦笔 湖北省云梦县云梦祥山博物馆藏 焚书坑儒 桎梏思想,泯灭人性的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暴君形象的直接证据。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取缔书籍第一位的是史官所撰写秦以外的各国史书。第二位的是《诗》、《书》及诸子百家。如有聚众讨论《诗》《书》者处以“弃市”(处以死刑,并将尸体暴露于市。)焚书令下达后不执行者处以黥刑(脸上或额头刺字)并罚为筑长城劳役。 坑儒的对象是学者,而事发原因在于方士。方士卢生、侯生等因为没有为秦始皇求得仙药,转而诽谤皇帝,构成惑众行为,并且携带求仙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和信奉孔子的儒者。公元前212年下令在咸阳城坑杀四百六十名儒生。 焚书坑儒虽旨在维护秦国的政治统治,排除政治上的异己者,但这种泯灭人性的做法也加速了秦国灭亡的步伐。《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 秦始皇帝陵(网络图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据《史记》记载:“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的平台。”李斯唯恐世人得知秦始皇驾崩后会天下大乱,于是决定密不发丧,将棺椁放置在辒辌车中。当时正值暑天,为掩人耳目,乃令人载入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赵高和李斯私自废弃了秦始皇的遗诏,并伪造成赐扶苏、蒙恬死罪的诏书。秦始皇三十七年的统治时代就此落下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