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官窑瓷器的特征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06:2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8-11-26 06:26 编辑

    官窑瓷器的特征                                         

2018-11-25 20:07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官窑可以说是其中最特别的——哥窑、汝窑、定窑、钧窑都有特定的窑址,而官窑则是由官府直接营建的瓷窑,分散于不同地方。严格来说,官窑又分为“御窑瓷”和“官瓷”两种。


御窑瓷 御窑瓷,指的是专供皇家使用的瓷器,从器型到纹饰均有严格的礼仪规定;在等级森严的皇家体系中,御窑瓷又被细分为皇家瓷、王府瓷和一品宫瓷三种。其中,皇家瓷仅皇帝和太子可以使用,比如正黄瓷、双角五爪龙等纹饰,其它品类的瓷器是严禁使用的;王府瓷主要是供亲王在内的其他皇室成员使用,其型制色彩也许依例烧造;而一品宫瓷多取材自官服上的补服元素,比如麒麟、仙鹤等,大多作为帝王赏赐之用。  
官瓷 官瓷主要是供应皇家之外的庞大官僚体系使用,题材以花鸟虫鱼等比较有趣的内容为主;官瓷型制要求比御窑瓷相对低一些,但毕竟主要是供官员使用,所以可以说每一件都是瓷器中的精品。 清代官窑瓷器因为专供皇室运用,在制造上不吝人力、物力、财力。许多皇帝,像康熙、雍正、乾隆等,都十分喜欢,其间康熙青花瓷更是“独步本朝”,达到了适当高的艺术水准。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壹伍贰伍陆贰零柒伍壹伍 严先生别的,因为官窑瓷器只在皇室流转,其时除了皇帝自己运用、恩赐皇亲国戚外,民间基本上不行能见到官窑瓷器,撒播下来的官窑瓷仅仅很少一部分,物以稀为贵,遭到商场追捧家常便饭。清代官窑瓷器近几年的价钱一直在攀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官窑瓷自身的性质决议的,清代官窑瓷在出产、制造上均有严厉要求,要依照严厉的制造图纸来进行,无论是绘画仍是款识都有定制。清代官窑瓷器归于不行再生资源,它的稀缺性决议了它的价值。

  
我们来说说清代官窑的鉴定方法:首先看外型,包含线条的收放、形状等。 第二,胎釉彩。康熙时期特点是“紧皮亮釉”,釉面紧绷在胎体上,胎很健康,断口像贝壳相同硬,断面像糯米糕的切面相同细,蓝彩透彻亮丽。雍正时期的胎最白,含杂质最少。乾隆时期胎体皎白细腻,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匀净,多数是青白釉,少数为粉白釉,光泽莹润。


第三,纹饰。纹饰与其时的社会习俗和皇帝的审美情味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四,款识。官窑款多六字、四字的,比方“大清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官窑在我国古代的地位极为重要,故而收藏价值也是水涨船高!  

投资有风险,入手需谨慎,出手应找正规渠道,理性投资,理性收藏,以藏养藏方为上上之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20:02 , Processed in 0.00760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