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少奇在新四军发现两大人才,一个后成大将,一个当了副总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06:55: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刘少奇在新四军发现两大人才,一个后成大将,一个当了副总理                                                         2020-12-05 17:51                    
                          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陈老总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刘少奇为重建后的新四军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刘少奇太重要了,中央离不开他。他在新四军待的时间并不长,1942年初,毛主席让刘少奇回到延安。
刘少奇也就离开了新四军。他在新四军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却很有收获。回到延安,刘少奇向毛主席汇报说,他在新四军发现了两个优秀的人才。这两个人才,后来成就都很大。
一个成了大将,而且是开国第一大将,他自然就是重建后新四军第一师的师长粟裕了。刘少奇称粟裕是七个师中,打仗最多和最好的一个师长。刘少奇说的当然也是实情。

第一师下辖三个旅,旅长分别是叶飞、王必成和陶勇,即粟裕手下的“叶王陶”,他们后来都成为华东野战军的纵队司令员,一个比一个能打仗。手下有那么多虎将,粟裕又那么善于指挥,第一师当然能打了。
1941年底,粟裕指挥第一师十个团,在苏中地区开展反“扫荡”,此战被称为“十团大战”,纵横数百里,连续作战一个月,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壮大了新四军的声望,振奋了苏中军民抗日的信心。
第一师越打越壮大,可是挺进苏南的第六师却没有打好,为此,刘少奇建议,由粟裕统一指挥第一师和第六师,粟裕一下子当了两个师的师长,指挥的部队达到了五个旅。

刘少奇的眼光果然不错,到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二把手,后来当了代司令员兼政委,华东战场一系列恶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以及淮海战役等等,都是粟裕军事指挥的杰作。
1955年大授衔,刘少奇曾提议陈老总工作重心已经在地方,不参加授衔,如果这样的话,粟裕将成为元帅候选人。可惜最终因为周总理的力挺,陈老总授元帅,粟裕退一步,成为第一大将。刘少奇对粟裕的器重,可见一斑。
另一个后来当了国务院副总理,他就是重建后新四军的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刘少奇称邓子恢是农村工作的专家。邓子恢是福建龙岩人,比粟裕大了11岁,他的革命资历要比粟裕老得多。
(前排左二为粟裕,左四为邓子恢)

1915年,年仅19岁的邓子恢加入中华革命党,192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粟裕入党是在1927年。邓子恢和粟裕都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少有的知识分子,粟裕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邓子恢去日本留过学。他们都聪明过人,按照现在的说法,那都是标准的学霸。
邓子恢和粟裕一样,都没有参加过长征。粟裕留在浙东南打游击战,邓子恢则留在闽西,是闽西根据地的重要开拓者之一。粟裕是一个军事将领,邓子恢则主要从事政治工作,尤其擅长做农村工作,跟农民打交道比较多,亲近土地,亲近农民,这让邓子恢成为农村工作专家。
(邓子恢和农民们在一起)

刘少奇的眼光非常精准,他认定粟裕是难得的将才,认定邓子恢是农村工作专家。新中国成立后,邓子恢担任长期担任农村工作部部长,为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54年,邓子恢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
六十年代初,邓子恢又率先提出了包产到户的想法,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先进的。他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考非常深入,而且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非常难能可贵。1965年,邓子恢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8 21:22 , Processed in 0.00762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