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齐白石不介意走群众路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27 03:08: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齐白石不介意走群众路线                                         2018-06-26 17:27                                                   

齐白石虽做过木匠,但从未介意过自己的出身。同样,他宣称以《芥子园画传》作为绘画启蒙范本,也未曾觉得有失体面。
齐白石曾在陈师曾的建议下进行“衰年变法”,画中增加了热烈的色彩,融入了许多民间元素,充满了生活气息,走向了雅俗共赏的道路。他曾为荣宝斋绘制大量笺画,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动植物,以及形象感极强的人物。这些笺纸色彩浓艳、套印简单,适合批量生产,又符合审美与设计功能的统一。齐白石这种走群众路线的艺术理念,不正与当年李渔在文人和民众间推广《芥子园画传》异曲同工吗?

乾隆本《芥子园画传》初集“山水卷三”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20岁时,齐白石见到了乾隆本《芥子园画传》,他如获至宝一般对这本“秘笈”产生了浓厚兴趣。

· 捡到了宝贝 ·

“有了这部画谱,好像是捡到了一件宝贝,就想从头学起,临它个几十遍。”齐白石曾在《白石老人自述》中这样说道。而“这部画谱”就是指《芥子园画传》,那是他20岁还在做木匠学徒时的绘画启蒙书。
光绪八年(1882年),有一次齐白石跟着雕花木匠周之美师傅一起出去做活。他偶然在一个主顾家里,见到了乾隆年间彩色套印版的《芥子园画传》初二三集。经过仔细翻阅,他发现在自己的绘画中其实是有很多不合章法之处的,因此如获至宝一般对这本“秘笈”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向主顾借阅此册,并从挣来的工资里匀出钱来买了薄竹纸和颜料、毛笔等。从那以后,他每晚收工回家后便以松油柴火为灯,用早年勾影雷公像的方法一幅一幅地勾影。

齐白石早期木雕作品:
雕花床一号床楣(局部) 湘潭齐白石纪念馆藏

齐白石早期木雕作品:
雕花工具箱 湘潭齐白石纪念馆藏
齐白石对《芥子园画传》爱不释手,翻来覆去临摹了好几遍,画稿积存如山。半年时间,他勾成16本画稿。这虽是一种笨办法,但是功夫下到,让他对绘画的各种范式烂熟于心,并学以致用。从那以后,他刻的木质家具图案更美观,更符合范式,花样也不断推陈出新,而不是死板一套。渐渐地,齐白石在雕花之余也开始作画。

· 少时粉本老犹存 ·

齐白石一生应该临摹过很多版本的《芥子园画传》。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齐白石全集》第一卷中收录了私人藏《齐白石选临芥子园画谱》八帧,定为齐白石1907年迁居寄萍堂时的临本。但对其真伪业内专家多有异议,暂且不论。

齐白石遗物《芥子园画传》摹本
纵22.5厘米 横15厘米 北京画院藏
据启功先生回忆,可以反映齐白石刻苦用功的最重要的物件,就是其亲眼所见齐白石用油竹纸描的《芥子园画传》。这部画谱没有颜色,肯定不是乾隆年间早期套印版,而是巢勋的重翻印本,但是“先生描写得也一丝不苟,连那些枯笔破锋,都不‘走样’”。
齐白石好友胡佩衡、其子胡蠹也是齐白石的学生,父子二人撰写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一书中讲道:“记得我小的时候开始学画,白石老人要我首先学习《芥子园画传》,要我照着样子仔细临摹一遍,最好也能像他那样用油纸蒙在画谱上摹绘,老人还打开了柜子,在层层的素材底稿里,竟找到了幼年用油纸摹绘的《芥子园画传》小稿给我看。我还清楚地记得,这十几张底稿勾画非常仔细,一笔不苟,比一般刻本还精彩。老人说,他对《芥子园画传》下过三四年功夫,每一段的主要内容都能大致记得。”
北京画院收藏齐白石家属捐赠的白石老人遗物中,也有一本《芥子园画传》临摹本。上面题有“大观主人”字样,是山水卷中关于山石的画法,不知此临本出自谁手。可以猜测齐白石早年的《芥子园画传》临本因为战乱、搬家等原因已不复存在。但在他珍藏的书籍中,从来都给《芥子园画传》留有一席之地。
可以说,《芥子园画传》为齐白石打开了走近传统艺术的大门。当然,一个伟大的画家没有写生与创造的功力,只凭几本画谱是远远不够的。齐白石灵活运用从画谱中学来的技法,未受藩篱束缚,大胆尝试创造,尤为难能可贵。

齐白石《龙山七子图》
179厘米×96厘米 1894年作
齐白石早期山水作品能明显看出受《芥子园画传》的影响。

· “套路”被升华 ·

由于《芥子园画传》是木刻版,除了形象和章法可以借鉴外,真正的笔墨意味并不容易学到。在齐白石早期山水、人物、草虫等绘画中,能明显看到其受《芥子园画传》的影响。
从齐白石早期山水作品能明显看出是在《芥子园画传》的基础上,又学习了清初“四王”的技法而成的。如《龙山七子图》,画了他与几位同道结成诗社的情境,图式与皴法明显受到当时流行的“四王”程式套路影响。约在1901年,他曾为朋友胡廉石画过《石门二十四景》,自称耗时100余天。此作却不被时人看好,齐白石扫兴作诗云:“峰高如削世间稀,木末楼居亦未奇。何处老夫能得意,客游归后画名低。”这套以湘潭实景写生为基础的山水画确实未脱《芥子园画传》风格。齐白石于1903年第一次游陕西时画了《华山图》,从中仍可看到《芥子园画传》的影响。有很多学者分析过齐白石后期山水画,认为是受石涛、八大等人的影响,再加上“五出五归”后游历有感而抒之,但却忽视了《芥子园画传》对其简洁山水图式的影响。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之石泉悟画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之霞绮横琴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之藕池观鱼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之石泉悟画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芥子园画传》初集山水卷限于套色效果,远山只以一块木板印单色,这似乎就是齐白石山水中远山单色平涂的效果来源。再看齐白石后期山水的披麻皴如刀刻一般,“峰高如削”的气势,和《芥子园画传》中石法、山法的木刻效果如出一辙。后期齐白石所画披麻皴不是精细地表现山石质感、刻画山石的自然形态,而是满足画面的需要,在变化中蕴含丰富性。他画的以广西芭蕉、竹林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也是《芥子园画传》中的基本程式。但他却能将传统程式融合在他统一调配的画面中,不露痕迹。

齐白石《华山图》团扇
绢本设色 26厘米×24厘米 1903年作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京画院收藏有很多齐白石手稿,可看出是传统木刻线稿方式临摹绘画的方法,这与西式绘画的起稿方式完全不同。木刻线稿起稿时就已将明暗、层次、颜色勾出来。作为出身木匠的齐白石,他看到的世界也许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他的手稿本身就是三维立体的,可做雕刻,也可做绘画。而《芥子园画传》作为传统木刻木版的代表之作,齐白石在学习之后似乎看到了木刻板下刀的痕迹——木版套色印刷的过程,绝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画面图式构成上。其内在的神髓被齐白石深刻地挖掘到,并升华了它。(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选自

2018年第6期《中国收藏》杂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03:22 , Processed in 0.00941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