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7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董鉴赏-铜炉(一) 2017-06-20 19:54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1:59: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7-7-21 10:29 编辑

    香炉的演变,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已有烧炭取暖及烹煮物品的容器,称为“铜炉”。“炉”字,其义为盛火之器,始见于《周礼·天官冢宰第一》的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除其下蠲,去其恶臭,共王之沐浴。凡寝中之事,扫除、执烛、共炉炭,凡劳事。四方之舍事,亦如之。”当中的“炉炭”即为铜炉。“香”则为室内焚香之用,燃香之器名为“熏炉。。当时所燃的香都是香气不浓的“蕙草”,熏炉的材质多陶制的豆形炉,在当时这些“炉”还不能称之为香炉。古人在祭祀的时候,并没有焚香及拈香之举,所以一直都没有所谓的香炉出现,汉朝以后所使用的香炉,其形制是参照古时祭祀所用的礼器逐渐演变而来。后来则更为生活化,延伸出更多的用途及种类,也有很多诸如“红袖添香也读书”之类的美好诗句,是不是惊讶于我们古代古人的思想,想说一句了不起我的国!接下来说说各种形制。
一、整体样式
鼎式炉,形如圆鼎(三足)或方鼎(四足)。两立耳(立于炉口);或两附耳(在侧面),弯曲向上作“朝天”状;或无耳。足较高。或无盖;或有盖(平顶、穹顶等多种),盖上有钮。鼎用于烹煮、盛放肉食,是重要礼器,列商周礼器之首。上古以鼎为政权之象征,相传“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岛”。

鬲(li)式炉,形如鬲。圆口,三足,常分裆(从炉腹上中部开始向三足弧收束颈。无耳,或侧面有两耳。鬲用作煮器,腹与三足相连可加大受热面积;常与鼎组合使用,如八鬲配九鼎。
敦式炉。形如敦。整体轮廓接近球形,圆腹,两耳,有盖。盖为半球形或覆盘形,有捉手。三短足或圈足。敦用于盛黍稷等饭食,与盛肉食的鼎搭配。
豆式炉,形如古盛器豆(也如“豆”字形上有圆盘(或浅或深),下有圈足,中为束腰炉柄。或有盖,盖上有捉手;或无盖。豆用于盛黍稷、腌菜等物;早期多为浅腹、无盖、无耳,后来腹变深,握柄也更细更长。
簋(gui)式炉,形如簋。大口,腹微鼓,口径略小于或等于腹径。圈足(或有座)。侧面有耳,耳较大,上下居中。簋常用作大碗,盛黍稷之类。

甎(yan)式炉,形如覷。上部如直腹或鼓腹容器,下部如鬲。 甎类似现在的蒸锅,上为甑(置食物,底部有通蒸气的孔箅或竖管),下为鬲(煮水、出蒸气)。
觯(zhi)式炉,形如觯。腹下部鼓出,圈足,无耳。多为侈口。 多有盖,盖上有一钮。器形常较高。觯为饮酒器,类似“罐”;有圆体觯,也有扁体觯。

彝炉,口或小或大,腹明显鼓出,口径小于或明显小于腹径。圈足,侧面有耳,小耳居多,位置偏上(常位于肩部)。彝炉与簋式 炉较为相似。相比而言,簋式炉多为低、宽型,而彝炉常较高。彝炉口更小,腹部鼓出更明显,耳更小,位置更高。彝炉并不象“彝” (方形),而更象大口的、较宽的“缶”。彝、缶皆为盛酒器;彝在酒器 中地位显赫,常用“鼎彝”、“彝器”泛指礼器;形似较高的四方体,直腹或鼓腹,盖似屋顶。
乳炉。整体器形较扁,线条流畅舒缓,鼓腹,三矮足(乳足,以弧形与炉腹连接耳多立于口上(如朝天耳、桥耳),有礼天之意。
压经炉,又称“押经炉”。整体器形较扁,鼓腹,凹颈。耳在侧面,连环耳或环耳(耳上部有一角上翘〉。三足,平底足,矮足(又有高脚、低脚之分,高者超过1厘米;低者仅几毫米,称“棋子足”,如围棋子常配莲花座。多为佛家所用。
筒式炉,圆口(或近似圆口),直腹,如圆筒(或腹壁微外倾),口径与底径基本相同。三足,或矮圈足。
奁(lian)式炉,形如奁。直腹(或微鼓),较深,口径等于或大于腹径。有盖,常高起如穹顶,或为平顶;盖上有一钮。圆口(圆奁)或方口(方奁)。三足(圆奁)或四足(方奁),或圈足。奁是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容器,有盖、容积较大、便于盛物和取物是其基 本特点,有多种式样,深浅不一,如圆奁、方奁、长方形奁、多层奁等等。汉代多有圆筒形的奁,故古代曾将许多“筒式炉”称为“奁式 炉”。由于“筒式炉”的名称直观、明确,现巳得到较多认可,似有必要将奁式炉明确界定为“形如奁”,“具有较多梳妆品容器的特征”, 使“筒式炉”与“奁式炉”能差别开来。

洗式炉,形如洗。敞口,浅腹,敛腹(或直腹、斜腹与筒式炉、盏式炉相似,但更浅,更宽。洗是盛水器皿,源于商周的盘(今有许多笔洗为“钵盂式”,鼓腹、敛口,已不同于早期的洗)。
盂式炉,形如盂。敞口,口径等于或略小于腹径,微鼓腹或鼓腹。或高或矮。盂是大型盛饭器,也可盛汤水,故为“敞口”,便于倾倒盂内食物。
钵式炉,又称“钵盂炉”。形如佛家的“钵盂”。敛口或微敛口(防止溢出),口或小或大。腹上部鼓出,最大径在肩部,且明显大于底径及口径。或浅或深。

瓿(bu)式炉,形如瓿。广肩(斜平高颈,圈足。有耳或无耳。圆体(似钵盂炉)或方体。瓿用于盛酒或水。
鼓式炉,形如鼓。圆口圆底,鼓腹,口径与底径基本相同。炉壁常有鼓钉状纹饰。三足,或圈足。
盏式炉,形如盏。敞口,敛腹。有耳或无耳。“法盏炉”即属此类,还可据炉耳特点分为雁翎法盏、连珠法盏、悬珠法盏等,多为道家所用。
折沿炉。口沿折出,较宽;平展,或向上倾斜。浅腹或深腹。 高足杯炉。形如高足杯。直腹,下收,深腹。
台几炉,形如台几。方口,沿较宽较平。
方炉,形如略矮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方口(正方形或长方形),直腹(或腹下部弧收)。四矮足,或方圈足。多有两耳。
扁炉,浅腹,直壁,整体器型很矮,很宽。方口,或圆口。很矮的筒式炉、方炉等皆可列入扁炉。
博山炉,模拟仙山景象。炉盖高起呈山形(顶部尖锐穴镂有孔洞。圈足,或足座造型接近圆形。炉腹与圈足间多为束腰炉柄。 炉壁及炉底或有通气孔。或有承盘(常贮水或兰汤以象征东海,增添水汽)。具体造型变化较多,例如:筒腹(无炉柄);主体(炉盖加 炉腹)近于球形,炉柄极矮;炉盖上方设有凌空的禽鸟;等等。

佛塔(式)炉,模拟佛塔造型。常为五足或圈足座。(模拟藏传佛教“覆钵顶”佛塔者可称“覆钵塔炉”。)
竹根炉,又称“竹节炉”。模拟竹根(竹节),轮廓似筒式炉。足多为“竹根足”。(严格说来,“竹根”分节较密,称“竹根炉”更为准确)
动物、植物造型炉。模拟动植物造型,如莲花、橘瓣、海棠、梅花、菊花、竹节等等;鹤、雁、鸭、象、狻猊、角端、麒麟等等。有的动物 形香炉设计精巧,香烟可从兽口中散出,或是兽口“含”香。
卧炉、印香炉、多穴炉、柄炉、提炉、手炉、薰球、薰笼、香筒
二、局部样式
朝天耳,又称“冲天耳”。立于炉口上(或向外倾出),半圆形(或方形)微尖,有敬天之意。
索耳,又称“绳耳”。立于炉口上,形如绞绕的绳索。
桥耳,又称“凤眼耳”。立于炉口上,较低,倾斜成坡形,如桥。 浑圆者称“虎眼耳”
朝冠耳,在于侧面,向上翘起,如纱帽方翅。
蚰龙耳,又称“蚰耳”、“蜒蚰耳(蜒蚰似蜗牛,非蚰蜒)。位于侧面,以简洁、圆润的线条象征弯曲的“蚰龙”。
夔龙耳,夔龙形。或龙首向内(吻接炉壁,或衔炉)沿龙身弯曲;或龙首向外,自龙口吐出弧状握把。
鱼耳,又称“双鱼耳”。在侧面,略如鱼形,近“耳垂”处分叉以象征鱼尾。鱼耳与戟耳相似,鱼耳下端有分叉,戟耳无之。
戟耳,在侧面,如(兵器)戟头,线条或劲直,或柔和。
连环耳,在侧面,环耳,又衔圆环,成连环状。
雁翎耳,在侧面。形如展开的雁翅,羽外端尖锐。多用于“法盏炉”,成“雁翎法盏”。
兽首耳,在侧面,凸起成狮、虎、象、秀、天鸡等兽首形,或有衔环。(鸟兽)吞口耳,鸟兽在炉口上昂身低头,以兽口衔炉口。
弦纹,炉壁饰以数条水平直纹(多为凸起的棱箍如,弦纹用于筒式炉,有“三元炉(三线)、“九元三极炉、(九线三组)等。
文字纹,炉壁饰以文字或符号,少则数字,多则数十字以上。如梵文、阿拉伯文、满文、藏文、汉语篆字、福、寿等等。
乳足,上圆下尖,乳状,有肥短者,有瘦长者。
戈足,如戈,长而尖。
象鼻足。如象鼻,或垂下,或卷鼻(鼻孔向上)。

鉴于时间原因,今日就分享这些,希望对诸位有所帮助,有想了解其他种类收藏鉴定知识的可留言,我会安排时间来做相关内容,整理编辑颇为不易,还望各位帮忙转发订阅收藏,祝安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7-6-22 12:00:07 |只看该作者

收藏鉴赏宣德炉不可不读-宣德炉品鉴(二)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7-7-21 10:16 编辑

一、制炉名家(仅挑选部分常见可考究的,其余未考证的为不误导诸位看官并未记录在内)明代宣宗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并以供宫廷、寺庙及赏赐诸王、臣僚之用,下旨敕令工部尚书吴中会同礼部太监吴诚司监造,用泰国进贡的数万斤精美的“风磨铜”与锌、金、银等30余种合金,反复烧炼4至10余次之后制成。当朝铸炉监官吴拜仁、吴邦佐等,款号“琴书侣”、“工部吴邦佐监造”。同时期还有高氏、严东楼、且闲主人等。
明末至清初,北方的学道、施家(北铸),南方南京的甘文堂(南铸),苏州的蔡家(苏铸),吴中的徐守素、周文甫,嘉兴张鸣岐,松江胡文明及汤子祥等。这一时期仿古铜炉业分为南北两派。
南方以苏州为中心的古铜作坊为主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的蔡家胜过甘家,蔡家制成的鱼耳炉与北方的学道不相上下。
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及山西、河北、内蒙一带的古铜作坊。嘉靖后的学道、清初的施家,都是北方铸炉的名家高手。清代宫廷造办处仿宣炉较精,而民间仿炉远不及初期宣炉。
清至民国间北京有多家古炉作坊,如崇文门外东晓市、炭儿胡同一带有数家佛器作与铸宣炉的作坊,前门大街有前店后作坊宣炉店铺。
【吴邦佐】宣德时铸铜工艺名匠。生卒不详。邦佐为高手巧匠,是冶炼、铸造宣德炉的督造官,也是炉式、款式、色种的设计者。邦佐为宫廷的宗庙社堂铸造了大批铜器,同时还“私铸”铜炉出售,皆精妙绝伦,为世人十分珍贵。但后世仿品亦多。落款有八字款、十六字款,亦有题为“琴书侣”三字款。
【严东楼】严嵩之子,“玉堂清玩”相传为严嵩之子严东楼字号,“玉堂清玩”铜器是严氏之炉。民国赵汝珍言,严氏之炉皆系劫取宣炉之无款者,充为己有,非其所制。“玉堂清玩”的铜器较为珍贵,后防较多。
【甘文堂】,明万历、天启年间,金陵人,因是回族,称“甘回子”,善铜炉,以乳炉一种最佳,敷色喜欢枣红,而稍淡,所铸铜器称“南铸”,“南铸”派代表。
【石叟】:明代晚期,擅嵌银丝铜器,大多文房,款刻石叟,多在器底。字兼有篆隶,质朴不俗,以铸铜观音著名于世,所铸观音铜像领沿裙边用极细银丝镶嵌缠枝纹,简洁流畅,工整致密。
【张鸣岐】,明代名人嘉兴人,书上记载:善制铜手炉,铜质匀净,花纹工细,炉下四足,皆用锤敲成,并非镶嵌焊铸。盖极严紧,虽用久,亦不松,盖上花纹极细,以足踹之,不瘪。炉中炭虽炽甚,而炉体不过热。称“张炉”。炉下“张鸣岐制”或仅“鸣歧”,与濮仲谦的竹刻、姜千里的螺钿、时大彬的砂壶齐名。
【王凤江】嘉兴人,善制铜器,器型上舒下削,底有四足,喜遍身镂花卉,十分精绝,曾制一台式铜炉,仅2寸余,底有“凤江”篆字款,似汉印。
【胡文明】明,云间人(松江府,今属上海),擅长铜炉,按古式造彝、鼎、尊、卤之类,铜器极精,时称“胡炉”或“胡铜”。
【胡光宇】明,云间人(松江府,今属上海),胡文明之子。

花卉纹筒式炉,北京保利2016年12月5日,成交价402,500 RMB

【高氏】明宣德,铜炉,“宣德五年高氏监制”
【且闲主人】明宣德,铜炉,“宣德年且闲主人监制”
【学道】明嘉靖,铜炉,“北铸”派代表
【汤子祥】明末清初,铜炉
【胡四】明末清初,铜炉
【蟹钳】明末清初,安徽人,铜炉
【刘贞甫】明末清初,安徽砀山人,铜器
【丁月湖】清代,香炉艺人,名溶,江苏南通石港场人,善书画,长于仿制炉形。芸香炉,百模百样,精致。
辑《印香炉式图》,或称《香印篆册》。流传极少,南通博物馆一件,扁形,隶书“瓜瓞绵绵”。芸香炉为书房清供。
【刘学诗】清咸丰,维县人,铜炉
【钱大田,钱秉田】清代,铜器。
【卢惟良】卢惟良存世作品很少,文献记载更付阙如(再次感慨古代匠人地位之低),有人认为他是晚明吴兴(今湖州)人

“卢惟良”款局部鎏金铜海兽纹长方盖盒,苏富比香港2016年4月6日,成交价1,162,500港元

【卢次洲】晚明吴兴(今湖州)人
【弘晓】 (1722-1778),字秀亭,号冰玉主人,怡贤亲王允祥第七子,嫡出第四子,生母嫡福晋兆佳氏,雍正八年十二月袭和硕怡亲王爵,乾隆四十三年薨,谥曰僖。弘晓能文、能诗、善书,为清代著名藏书家、诗人。
二、款识(此处款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部分国朝款及人名款


明:正德


清:乾隆


明:宣德、明:崇祯


明:宣德


云间胡文明男光宇制(明)、卢惟良(明)、张鸣歧制(明)


丙午巧月檇李王凤江制


斋堂款及吉语款


琴书清玩


许氏圣威家藏


商品款


清玩、珍玩


月居

注:所供图片仅供各位参考,实际收藏时仍需参照实物,如不懂最好带一位老法师来掌眼!好了,来几张美图一起欣赏下!

云龙纹熏炉,北京保利2015年6月7日,成交价575,000RMB


云龙纹熏炉局部,北京保利2015年6月7日,成交价575,000RMB


云龙纹熏炉局部,北京保利2015年6月7日,成交价575,000RMB

今天的分享告一段落,明天再给诸位分享如何鉴赏收藏保养铜炉及通路市场分析,有想了解其他种类收藏鉴定知识的也可留言,我会安排时间来做相关内容,整理编辑颇为不易,还望各位帮忙转发订阅收藏,祝安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7-21 10:11:15 |只看该作者
禹王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
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左传》中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是这样的: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雒邑,将九鼎迁至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太庙之中。
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
晚清巨儒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把志》中认为: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已无力量保护自己。而战国时期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却虎视眈眈,力图统一中国,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征王权和“天命所归”的九鼎,自然成为各诸侯必欲夺之的稀世国宝;加之此时周王室财政困难,入不敷出,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说其中一鼎已东飞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
至于九鼎的下落,千百年来都是猜测,却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7-12-16 06:57:4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6:44 , Processed in 0.00916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