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许世友认为粟裕在瞎搞,大发牢骚,陈毅:命令我下的 2020-10-18 14:32
许世友出身少林寺,一身好武艺,为人侠肝义胆,天不怕地不怕,很少服过谁。作为一员战将,他能打狠仗,打硬仗,专挑硬骨头啃。担任山东兵团司令员时,许世友曾放话“山东不太平,太平我不来。”主席就评价他是“厚重少文,性似周勃”,打起仗来有股子疯劲、狠劲。
![]() 许世友性情直率,不喜欢拐弯抹角,这也让他没有挨批评。孟良崮战役大捷后,陈毅在做战后总结时就说“许世友这次立了大功,但是大家不知道,在战斗开始前,他还跟我发了不少牢骚嘞。”许世友倒是难为情了“那时候我不是不知道作战意图吗?” 1947年,国军调集24个整编师,60个旅,总计45万部队,对山东根据地发动了重点进攻。这次大规模的攻势,蒋介石势在必得,三个进攻兵团承担突击任务,整编第74师、第5军、整编第11师三个“王牌军”作为尖刀部队。并且这次国军吸取了以往战斗中屡次被华野分割歼灭的教训,采取了“密集靠拢,逐步推进”的战术,稳打稳扎,找准战机要和华野进行决战。 ![]() 而当时陈毅、粟裕制定的应对战略,是让部队东移,通过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来调动和分散敌军,以求集中优势兵力,达到歼灭其突出一部的目的。如果敌军龟缩不前,就攻打潍县,逼其救援,寻机攻击增援部队。 ![]() 华野频繁调动,右入左出,左出右入,让蒋介石、陈诚根本摸不清套路。误以为是华野“攻势疲惫”,企图撤退,并下令各部跟踪追击。而这一动,破绽就出来了。国军右翼第1兵团不等其他两路,开始单独追击,兵团左右两路第7军及整编第48师的位置逐渐与大部队拉开。5月11日,粟裕瞅准战机,下令各纵队迅速赶赴指定位置,打这两翼护卫队。 许世友的9纵当时位于坦埠,接到命令后就开始东进。但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这边许世友刚刚出发,那边粟裕就得到情报,说敌整编第74师要进攻坦埠。在地图上,仗着王牌精锐横冲直撞的74师,越出了敌3个兵团的整体攻击线,成为了一支孤军。这是送上门的大鱼,粟裕连夜修改作战命令,令全军西进,围歼74师。 ![]() 许世友中午刚出的坦埠,急行军几十里,第二天半夜就接到返回的命令,加上之前的长期转移,9纵的将士已经连续转战10多天。接到华野指挥部再次改路线的命令,许世友火气立马上来了“你们在地图上一卡一卡,战士们是用脚在跑。”说完就要摔电话。 ![]() 整个指挥部都是许世友电话里发脾气的大嗓门,旁边站着的陈毅一把拿过电话“粟司令制定的战术,命令是我陈毅下的,74师敢冒头,我们就要打他这个精锐。”许世友原本觉得华野总指的战术就是在瞎搞,白白让战士们受累。等听完陈毅的电话,他才明白了粟裕的具体战术意图,当即表态,9纵立即返回,啃他74师的硬骨头。 ![]() 孟良崮一战,9纵打得非常积极,也最坚决。最为华野的突击纵队,许世友直接下令,让所有机关人员和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各级干部靠前指挥。全歼整编第74师, 9纵功不可没,73团更是最早将红旗插上孟良崮部队之一。粟裕、陈毅的准确判断和精妙布局,许世友等各纵队司令的这种胆壮气豪,华野将士的浴血搏杀,才促成了这一场名动天下的大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