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79年中越战争,为何暴露出那么多问题?东线总指挥总结3点原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13:07: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79年中越战争,为何暴露出那么多问题?东线总指挥总结3点原因                                                         2020-10-07 11:59                    
                          1979年中越战争,为何暴露出那么多缺点?东线总指挥总结3点原因
1979年2月中旬,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响,对越自卫还击战拉开了序幕。这场短暂的局部战斗是自抗美援朝战争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在广西和云南方向,前后仅用了28天左右的时间,就给予越军沉痛的打击,歼灭敌军5.7万余人,一举攻克了越南北部20几个重要的城镇。

此一战出色地完成了我军教训的目的,也展现了我军坚定的作战信心,不仅打出了军威,还在军事、外交等方面达到了既定目的,稳定了当时的形势,为将来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不过在收获战果的同时,也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编制体制上、武器装备、军事训练、指挥作战、战斗作风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暴露出不少缺点。

01问题一:作战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在战前拟定作战计划时,制定的方案不切合实际,很多都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相差很大。比如在战斗一开始的高平地区,本来是打算用7个师的兵力,在一个星期之内全歼敌人,结果打着打着就多投入了4个师,直到接到撤离的命令,也没有将残敌全部清理干净。

02问题二:指挥员不会灵活变通
还有在作战指挥期间,不少指挥员执行命令时不懂得变通,比如125师373团在执行向复合背后穿插的任务时,在行进过程中遭遇越军的阻击,373团指挥员只是执行完命令,没有灵活转变,当正面难以攻下来时,没有想到指挥部队从侧翼迂回过去打,结果导致部队堵在山谷里,伤亡300多人,士气受到很大影响。

还有379团6连在进攻那昆西南面的高地时,因为指挥员没有下令利用地形分批挺近,交替掩护,而是指挥部队一股脑向上冲,结果冲到一半,遭到越军火力扫射,一个排牺牲了17人,487团2连在攻占了536号高地时,全部挤在一条战壕里,结果越军发射炮击跑,当场牺牲13人。

03问题三:种协同配合不够了解
而在兵种协同方面,很多混编部队的指挥员对一些兵种知识不了解,不会根据实际情况下达任务指挥部队协同配合。比如42军的坦克团,接到命令协助126师376团执行东溪地区的作战任务,指挥员为了不让步兵的武器装备从坦克上掉下来,就采用背包带固定的办法,结果在遇到敌人的袭击时动作施展不开,伤亡很大。

04问题四:临时扩编水平有限
在编制方面,当时作战的都是乙种师临时扩编成的甲种师,很多都是训练没两个月的新兵,干部也都是火速提拔,水平有限。武器方面也相对落后,同样一个步兵班,我军9个人配备3支56式冲锋枪,4支半自动步枪,1挺轻机枪,远远不及越军的火力装备,因此在作战中也吃了一些亏。
05问题五:后勤保障缺乏经验
而后勤保障上,有的部队没有经验,对后勤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前面部队顺利过去了,后面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因而忽视了警戒,导致后来连续遭遇越军的袭击,失去了后勤保障,给战斗增加了很多困难。

对于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东线指挥员总结了3点原因:第一,部队已经将近30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斗,这是最大的问题;其次就是以前都是在北方作战较多,对于南边的气候环境很多北方战士都不适应,越南那边五月以后是雨季,十月以后是旱季;最后就是很多干部变动较大,基层提拔到中层,中层提拔到上层。
不过就算是暴露出诸多缺点和问题,战士们还是出色完成了作战任务,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自身缺点才能不断进步,以后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9 14:28 , Processed in 0.01105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