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第二次下乡(一)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21:56: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鑫莹 于 2013-11-1 22:14 编辑

         我从江西因不适应下水田而被组织上送回上海,在家休息了近一年半。没想到,竟然阴差阳错地到东北插队来了,投奔当时在沈阳郊区下乡的三姨一家。我决定再次下乡的理由有二个:一,当时上海正是下乡高潮迭起,分配工作无望。为减轻家庭负担,我必须走;二,我是长女下面有弟弟妹妹五个,我希望通过我的下乡能让他们有机会升学和分配工作(我当时坚信下乡只在我们这届,以后即使有也必定是四个面向)。所以,我必须走。


        之前,只知道三姨他们是机关干部下乡(那时候叫走五七道路)。要我投奔他们,是姨父的弟弟去上海出差到我家跟我母亲说的,其实三姨和姨父并没主动要我去。所以,我去沈阳郊区插队是姨父的弟弟为我办理的手续。我于1970年底怀揣户口去了三姨家,正值冬季农闲在姨父家住了二个多月,并在那过的春节。


        一次帮三姨收拾卫生,在南北两炕之间的炕柜上方的镜框后面我无意中摸出了一卷稿纸,出于好奇我打开看了一下,这一看不要紧吓了我一跳:竟是姨父的交代材料!原来我投奔的是历史反革命,我的情绪一下子跌入低谷!我万万没料到我竟然投靠了一个“历史反革命”!这在当时,简直就像一个家庭出了一个劳改犯一样叫人感到无地自容的耻辱。我后悔已经无效,因为我的户口已经迁出上海,我没有退路只能这样了。


        我的情绪被三姨看出来,她很难过地对我说:其实我们不希望你来就怕影响你,可又不知怎么开口。你二姨夫(姨父的弟弟)太爱管闲事,擅自做主把你弄到我们身边插队。在跟三姨谈话中得知,姨父的帽子是跟他弟弟沾光戴上的。原来,姨父的弟弟是公社干部,四清运动时得罪了一些人。文革开始后,这些人通过造反上台执政,为了报复姨父的弟弟,趁他出差不在家找个借口把他已经下放的哥哥揪出来,给戴上了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姨父虽然被戴帽却没有民愤,几乎没有挨斗过,要不我在那住了二个多月怎么没发现他戴帽的事呢?


        尽管没挨斗戴帽总是事实,低头不见抬头见,我无法跟他们在一个队,我请求姨父的弟弟帮我联系到离姨父家15里地的另一个大队插队。就这样,我在三姨家住了将近70天,到了1971年的3月8号我正式来到位于林盛公社西南方向的秀匠大队插队。


        我的幼稚真是可笑,无论我怎么避嫌,我投奔一个四类分子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当我一到秀匠许多人就知道我是谁的亲戚。秀匠的知青们的家离大队仅仅八里地,就在林盛站附近他们管叫沙河站的地方。他们自小就没有离开过农田,个个在农活上都是好手。可是,对队里的报道却没有人愿意写,这些情况我去的当天晚上就知道了。


       当天我被分配到二队,队长叫一个叫王艳霞的女知青陪我熟悉自然环境,到处转转。晚上,正好民兵连在大队小学校教室开会我也参加了,二队的老队长也参加了这个会。当连长宣布我们又来了一位新战友时,坐在我旁边的王艳霞(后来知道她是富农成份)用胳膊肘碰我一下:“起来说几句吧!”我以为这是他们这地方的规矩,于是就站起来说了几句。散会后刚要走出教室,老队长在背后喊我:“那丫头站住,我有话说。”我回头看了看“说你呢!”老队长对着我说,“我看你这丫头不错,有干劲!从你说的话上我看出你行!这么的,明儿起小队的报道交给你。”我听后简直不知说什么好,这个决定太突然我有点不知所措,东北的农活我一天也没干怎么能写好报道?我婉言谢绝说:“我初来咋到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不能当这个报道员。”老队长直接跟我说:“不懂你问我,你只管写。这个差事在我们这没人干,要不我今天怎么会参加民兵会议?就是想看看新来的这个丫头咋样?行的话,我当场就告诉你我的决定。”恭敬不如从命,我一天农活没干居然就当上小队报道员。


    我虽然口头上推却,心里还是挺感激老队长的。再说,我在江西因为下水田水土不服,到了这心里还是有些恐惧,这件事无疑对我是有帮助的。但是,事情来得太顺在我心里倒始终有些不祥之感,到底哪儿不祥却又说不出也想不到。


        从此,我需要写稿时就写稿,没事就下地感觉还行。我很愉快地在小队里干着,老队长这个人非常正直,拿我当孩子似的有话就说,有意见讲在当面。我也极力做好老队长交予的工作,可以做到老队长什么时候要稿子我什么时候给,哪怕熬夜不吃饭我也把稿子赶出来。


        1971年正赶上大写小评论,动辄就斗私批修、对不良现象用小评论写出来。记得有一次,二队种的谷子已经发芽,一队干活的社员为了抄近道横着在谷子地来来回回地走,踢倒了不少刚出土的小苗,很让人心疼。老队长找到我要我把这个现象评论一番。我接到任务立马动笔,记得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倘若刚种完在还没压碾的情况下,你们在上面踩来踩去的我们还得感谢你们,因为这样的话既省了人力又省了畜力...。”稿子写完经老队长审阅同意后交给大队广播员播出。连续几天,一队有些社员看到我总是笑着用那句“既省人力又省畜力...,”的话揶揄我。


        呵呵...,显然,我无意中得罪了一队的社员。

                                                                                                                 未完待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6 23:24 , Processed in 0.0079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