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宋为了报靖康之耻有多狠,将百万金人弄到只剩10万,几近灭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03:31: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南宋为了报靖康之耻有多狠,将百万金人弄到只剩10万,几近灭族!                                                2024-05-11 07:56                                                    

发布于:山东省
   

前言

公元1234年,距“靖康之耻”已有百余年,岳飞遇害亦逾九十载。

此年,金朝末代帝王金哀宗自戕殒命,离世之际,遗诏焚尸以示决绝。然火势未尽,南宋与蒙古联军已攻入皇宫,金哀宗尸首遭分而葬,南宋与蒙古各自携回一半以解心头之恨。

昔日繁盛至极的七百万金族,终至灭国仅剩十万人口,皆为南宋对金政权的疯狂报复所致。尽管南宋朝廷借蒙古之力灭金,然而在当时的局势下,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

南宋统治者并非未曾察觉此危机,只是他们更为急迫地渴望复仇,洗刷“靖康之耻”。

百年国耻

南宋王朝与金国政权之间签署过诸多协约,其中最饱受争议、引发人们深思的莫过于“靖康之变”之后的“绍兴和议”以及“嘉定和议”。

首先来说说“绍兴和议”,这乃是南宋皇帝赵构在杀害名将岳飞之后作出的屈辱决定,使得南宋朝廷在丧师失地的状况下,在国际关系上丧失独立自主性,成为金国的附属国。

而“嘉定和议”则是在公元1207年,宋宁宗主导的“开禧北伐”遭遇惨败之后,主战派宰相韩侂胄被主和派谋害,其头颅被送至金国作为求和的代价,从而签订的又一份屈辱条约。

这两次和议使得南宋的尊严遭受了严重践踏,不仅需要每年向金国支付巨额的“岁币”,而且对于任何与金国人发生冲突的宋人,不论情节轻重,均予以严惩。

甚至在朝廷内部,还出现了“附会开边得罪之人,自今毋得叙用”的明确规定,可见当时南宋的地位之低下,处境之艰难。

尽管朝廷上下充斥着软弱无能之辈,但在民间,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仍有众多忠诚正直之士,对一味妥协退让的现状深感忧虑。早在“嘉定和议”谈判伊始,便有人上书进言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只会白白耗费国库资金资助敌人,驱使归顺的百姓断绝回归之路,这并非长久之计啊。”

而宋宁宗却始终坚守自己的庙号—“宁”字,对待金国始终采取息事宁人的策略。那些上书表达愤怒和反对意见的大臣们,也只能暗自积聚力量,希望能利用“嘉定和议”带来的短暂喘息之机,加强军备,以待将来洗刷国耻。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人选择了苟且偷安,每年向金国缴纳大量岁币以换取暂时的和平,不再愿意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尊严而奋勇作战。

当南宋朝廷试图停止岁币输送,导致金人发动南侵之际,以权相史弥远为代表的一批官员立即开始寻求重新议和,准备将拖欠的岁币全部交付,以期金人能够停止进攻。

正当和战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宋廷内部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三学生运动,大批太学生联名上书要求处决主张议和的工部尚书胡榘,此人正是史弥远的亲信。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史弥远被迫放弃了与金国的和谈政策,宋朝终于在边境地区与金国形成了对峙局面。

而仅靠南宋朝廷自身的力量,想要实现复仇实属困难重重。

此时,蒙古帝国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嘿,我们可以一起消灭把金国吧。”

金朝惨烈覆灭

纵览历史长河,每逢国家走向灭亡之际,战争及随之而来的饥荒定然意味着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极其动荡不安,战争以及饥饿等因素无不导致了无数生命的消逝。

而即便我们在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比较研究,不难发现金朝的覆灭仍堪称“残酷”二字。

史书中有载元好问一首诗词中描述道“人掘草根官煮弩”,生动地展现了那时金朝的平民与官员们均已陷入食物短缺的困境。

以此为例,即使对于军队而言,形势亦已达到了险峻的境地。例如在1232年的那场蒙古与金朝之间的三峰山大战中,金朝的十五万主力部队竟在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中连续断粮长达三日之久,反观蒙古士兵,他们却能够在严寒中烤火取暖,烹制肉类食品。

如此悬殊的士气与补给状况,使得这十五万金朝士兵的性命无疑成为了蒙古人的囊中之物。

那么,金朝为何会陷入如此贫困的境地呢?难道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金朝一直依赖于南宋的岁币维持生存,以至于南宋停止进贡后,金朝人民便陷入了如此艰难的生活状态吗?

答案显然并非如此!在金朝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其贵族阶层依然沉迷于享乐之中。

金哀宗本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不仅带头享受最后的奢华生活,而且金朝的各级官员们也都在费尽心思地讨好金哀宗的王皇后的姐姐——“郕国夫人”,以期获得她的青睐,使其家财堆积如山。

尽管汴京已然失守,金哀宗被迫逃往蔡州城,但他最为关注的事务却是大肆修建宫殿,甚至计划挑选秀女扩充后宫。

而此时的蔡州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在蒙古与南宋联军的包围之下,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围困,整座蔡州城早已物资匮乏,城中的居民只能以人畜骨骼和芹菜泥果腹。

待到大军逼近之时,金哀宗方才意识到恐惧,他并不希望背负“亡国之君”的骂名。

于是,他并未选择自己的亲属作为继承人,反而将皇位传给了当时的金军统帅完颜承麟,而自己则在次日自缢身亡。

然而,新继位的金末帝仅在战乱中度过了短暂的帝王生涯,便遭乱兵杀害。金哀宗的自杀行为尚且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他的遗体被蒙古人和南宋人同时发现,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各得其所,尽管身为一代帝王,但最终却落得尸骨不全的下场。

抢夺到尸体的双方皆将其用于祭祀天地祖先,以示己方已取得胜利。

对于宋蒙联军来说,这还不算是结束。宋朝人倒是没有屠杀的习惯,雪耻成功后就撤了。

蒙古人不一样,多年来的减丁政策带来的彻骨仇恨,以及草原游牧战争的灭族习性,让蒙古人对金人发起了灭族战争。

所有的皇室成员,男性均被杀死,此后再没有人敢说自己姓“完颜”;女性全部被充作军妓,上至皇后下至宫廷婢女无一幸免。

当年金人用屈辱的手段对待宋人时,可曾想到,百年之后他们自己也将饱尝同样,甚至更甚的屈辱?

24年蒙金战争后,金朝人口由金章宗末年的1200万户,下降到了约300万户,足足四分之三的人口被战争绞肉机绞成肉泥。

曾经七百余万的金人,蔡州之战后剩余只有10万人。

靖康之变后,宋朝损失的人口大约可至千万人以上。被压榨百年后,南宋朝廷终于算出了一口恶气。

结语

古训告诫我们,自身强大方能铸得好铁。

靖康之乱后的南宋朝廷,依旧未能吸取教训,怀揣着自私的想法,杀害忠臣岳飞,从而错失了重整山河的大好时机。

而依靠蒙古势力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使他们摆脱了耻辱,而却如同从虎口逃出,又步入了狼穴,与蒙古联合抵抗金国,无疑是在自取毁灭。

这段历史揭示了宋朝的脆弱,从靖康之难开始,直至元朝覆灭,中原汉族人民遭受外族压迫长达近三个世纪,实在令人深感痛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03:30 , Processed in 0.00799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