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邮政与裁驿归邮(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 19:22: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3-1 19:22 编辑

                 古代邮政与裁驿归邮(二)


           

        “裁驿”与“置邮”面面观

        “裁驿置邮”是晚清维新运动中一个重要变革,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举措;“裁驿置邮”又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从“先置邮,后裁驿”到“驿站由渐裁撤,邮局由渐加增”的重要变化。

         在海关试办邮政之前,清朝朝野上下的有识之士针对“驿弊丛生,蠹国殃民”,以及看到西方国家举办近代邮政达到了“权有统一,商民并利;取资甚微,获利甚巨”的效果,便不断发出“裁驿置邮”的强烈呼声。这无异于为近代邮政在中国诞生作了强有力的舆论,促使清朝当权者不能对“置邮”一事,继续采取“不表态,不支持,不反对”的暧昧态度了。光绪皇帝遂于18962月在总理衙门议办邮政折上毅然朱批“依议”,使创办国家邮政一事真正“由国家负起责任”。然而,考虑到海关邮政尚在摸索试验阶段,故在这个奏折中,明确提出了对民信局及“客邮”的方针政策,但对裁撤驿站一事却只字不提。后来,赫德在18981114致总理衙门的申呈中,坦言:“至裁撤驿站归并邮政一节,其事关系递送公文并办理国家之事,是以尤为紧要,断不能轻举妄动”。此前,光绪皇帝在大臣们提出“呈请推广邮政裁撤驿站”的奏折上,颁了上谕:“京师及通商口岸设立邮政局,商民既俱称便,亟应多设分局,以广流通;至通省府州县若能一律举办,投递文报无稽迟时日之弊,其向设驿站之处自可酌量裁撤,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会同兵部妥议具奏”。对“裁驿”也是十分审慎的。

         

        因此,“裁驿置邮”是分几个阶段进行:

        1866-1877年,海关兼办邮递时期,是利用邮驿完成“邮递公文”任务。

         1878-1898年,在海关试办邮政时期,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主持,先在北京五口岸试办近代邮政,自辟邮路,自设骑差班,自设海关邮务处,完全不触动驿传体系。后来建立国家邮政头几年,也是渐次扩大“置邮”范围和规模,没有借助或裁撤驿站。这一时期,完全谈不上“邮局一步步接管了驿站的人员和设施”。

         189811月,赫德正式提出了“裁驿”的试办期:“惟鄙意莫若未裁之先,即照以上所拟将国家一切公文正本由邮政局来往寄送,试办一年,此一年内仍将一切公文副本交驿站照旧寄送,以防遗失之虞。俟一年后,若见邮局之法既妥且建,彼时再定裁留驿站之法,亦不为迟”。后来,因“近年国内顿起风波,民心不靖,大约于邮政一节,仍系迹近生疏”(阿理嗣致赫德申呈),“裁驿”一事又搁在一边,但在全国各地扩大“置邮”却一直进行着。

            

          延至1904315,当时的邮政总办帛黎才向外务部提出“裁驿”的可行性——

        一、驿站择归邮政之法。查五年之前,都察院代奏优贡沈兆愇呈请推广邮政,裁撤驿站,奉上谕:邮局若能通省、府、州、县一律举办,投递文报无稽迟之弊,驿站自可酌裁,钦此。当由总署饬总税务司具复一切,等因;是国家早有裁驿归邮之意。当时邮政发韧伊始,仅在沿江沿海口岸,尚未推行内地,故有驿站相较,似无左券可操。迩来扩充情形,大有不同。计内地所开邮局,已有九百余处,往来邮件四十二兆,以较去岁一年之间又增一倍。如即邮政舆图查看,则中国全境业有十三省内,局密如云,余省及东三省亦邮路接通甚长,按段派有邮差,节节投递。除甘肃兰州正在开办外,凡有局省分,久经带递交报,未闻稽迟,而驿站几成冷署。伏思驿站只带官中文报,是以不但本无进项,反须有正款开销。邮局则文报而外更带家书,所收进款,去岁已有三十五万两,比较前岁一年之间增有十一万两之多,足征于国计不无后望。且前者江鄂两督奏议内称:驿站岁费三百万两,文报最迟,其于驿站腐败情形言之最切,邮局则方兴未艾,而各省文报又乌得不舍驿站而就邮局。然而邮局至今尚无的实经费,似宜亟筹办法,以示变通。前谕将各省驿站择归邮政,是否可行,究未敢定,但逐渐查勘某站所设马递,倘堪为邮政派用,自可酌留,则邮递加速,公民交益,更使信局莫能抗衡,而裁之驿站又可省一巨款。总之民局为舆情所系,布置固当合宜,驿站则国家定制,有用无用,果否可裁,应俟国家自断。

           

        这时,“驿站几成冷署”,而且“不但本无进项,反须有正项开销”。在这种情况下,“裁驿”已是水到渠成。然而“驿站则国家定制,有用无用,果否可裁,应俟国家自断”。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对此一直无法“自断”,捱至191171,驿站和文报局归邮传部管理,邮传部仍是那句话:“渐减驿站,增加邮局”,一减一加,似无定期。未几,辛亥革命爆发了,清王朝也寿终正寝了。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接管邮传部改称交通部。1912530交通总长施肇基下令,将原由北京捷报处改组的邮报处撤销,并发出通告,规定自61起各衙署公文均交北京邮政总局寄递,驿站随即全部裁撤。实现了具有实质意义的、彻底的“裁驿归邮”。1115,邮政总办发布322号通告,颁布《裁驿归邮暂行章程》,使“裁驿”以后的官书公文的寄递完全实现邮政寄递。

      正确理解“裁驿归邮”

       有研究把“裁驿归邮”理解为“大清邮驿合并到了国家邮政之中,邮局接管了驿站的人员和设施”。其实并不尽然。“裁驿”就是裁减、撤消驿站,不等于都把驿站“合并”到邮局中去。因为当时各地纷纷建立、开办邮局或邮政代办所,使近代邮政这一“裕国便民”的新事物为广大商民认同和接受,从而使邮驿“几成冷署”不得不加以裁撤。这是新旧事物的取代,而非“归并”。“归邮”是指公文传递由邮政完成。有人以台湾刘铭传“改驿为邮”来支持“合并”一说。其实,刘铭传188910月向清廷呈上《台湾驿站改办邮政片》中讲得很清楚:“台湾旧设驿站五十处,办理废驰,文报往往迟延贻误。经臣督饬司道量加整理,将原设正腰各站核实裁减,并于旁通暨新设各县分添旁站,仍不过原设站数,所有原用站夫一律撤去,由各营汛分拨兵丁,酌给津贴,责令传递。各站另雇书识,专司站务,仿照外洋邮政办法,委令道员陈鸣志督办。自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日起,试办已过一年,南北文报毫无稽迟,所在称便。统计一年需用经费,约在一万两上下,比较台防旧章全年需用一万五六千两,实可樽节银五六千两”。可见,台湾“改驿为邮”的“改”,是人员编制的改,服务制度的改,管理制度的改,而不是简单地把驿站“合并”到邮局。

      

        《邮政史料》上中下三巨册,收录了全国各省市县的邮政变革史料,其中“裁驿归邮”各地并非“一刀切”的合并的。《清末民初黑龙江省废驿设邮简况》介绍说,当时对驿站采取裁、改二法;裁即废驿,改则改变人员编制。“裁撤驿站改设文报局所之后,所有站于改归民籍,原来的驿站名称也大多成为村屯名”。紧接着,在1911-1915年间,对各地文报局进行整顿和改设。到1915年秋,各路文报归邮完毕,邮政局所在全省普遍地设立起来。山西《曲沃邮驿考》中说:“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县城开办了现代邮政局,驿站依然存在,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才正式关闭”。江苏《句容邮政》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大清邮政成立,驿铺逐渐裁撤;光绪三十年(1904年)句容县城始设邮寄代办所,县城'云亭驿'于宣统三年(1911年)裁撤”。内蒙古《解放前锡、察盟邮政电信及驿站通信史况》说:“19125月,北洋政府宣布将驿站全部裁撤,其原驿站担负的传递官署公文的任务归中华邮政承担。但锡林郭勒盟地区当时除多伦商户办的近代邮政外,其它各旗仍继续沿用驿站通信制度(至抗日战争时期仍沿用)”。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3-1 19:25:14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国邮政历史,增长集邮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5-5-12 18:05:05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5-3-1 19:25
学习中国邮政历史,增长集邮知识。

说得好!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17:38 , Processed in 0.02380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