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创业团队,从0资本到世界第一 2021-07-02 10:58
先问自己一个问题: 给你一个13人的团队开始创业,没钱没资源,你能成功吗? 面对挫折如果要付出生命代价,你有信心起死回生吗? 团队成员越来越多,事业越做越大,你有信心让团队持续运作100年依然基业长青吗? 想想都觉得几乎不可能,但这个世上却真有那么一群人,把听起来不可能的事做成了。 01
史上最强创业团队 100年前,有一个团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史”,成为中国近现代史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团队创业初始之时,仅有13名成员,没钱、没地盘、没资源,平均年龄28岁。一个妥妥的青年创业团队。 1921年公司注册,初创团队在上海召开公司成立大会。然而大会期间被同行业垄断对手不断地干扰,后转移至一艘船上才得以成立。 刚刚起步,连带管理团队一起总共只有50名员工,资本金接近于0。夹杂在当时创业风口的200多个团队中,毫不起眼。靠一纸宣言拿到了苏联的天使投资和A轮融资。 团队自成立第一天起,便在危险和被“剿灭”的边缘。行业垄断者反复碾压倾轧,欲除之而后快,无数次如风中之烛,摇曳欲熄。 1924年,为了打破传统行业的垄断,联合了友商发起新战略,但是由于友商临阵倒戈、反咬一口,造成了最终计划的失败。 团队创始人、高管及核心成员之中先后数位离队甚至被害,掉头颅犹如割韭菜。 整个团队在经历惨痛失败后,痛定思痛。于成立的第6年,组建“安保团队”(建军),有了保护自己财产安全的底气。 遭遇数次破产危机,终于在遵义选出了天才的CEO。 此后,团队始终初心不改、倔强生长。交出的一份“业绩报表”,震惊全球。 成立仅28年,打败国内垄断龙头老大(国民党),在全球主板市场“上市”(建国)。 上市后,公司事业进入全新时期,业务蒸蒸日上。但随着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内部产生不少投机分子 1978年开始,公司早期联合创始人临危受命复出,公司发展战略转移至提升用户体验和实现利润增长上。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开放引入国外投资模式,实现公司业务快速增长。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1992年,转变了持续数十年的公司管理体制,全面朝适应市场化方向改革。 1997年、1999年,早年被国外集团收购的两个子公司回归集团。 2002年之后,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模式,将公司优秀技术和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 2012年,公司进入企业转型的深水期;新的高管团队上任,接手的是资本更为雄厚的集团公司,但也面临内外的双重挑战。 “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尽管公司成立已久,但锐意进取的势头丝毫未减。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让公司焕发出全新的活力,管理层决定“刀刃向内”,对公司组织机构全面重组,并重构员工KPI考核指标,对内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爱用潜规则的、欺上瞒下的不合格员工坚决打击,对贪墨公司公款的移送司法机关。 团队氛围得到净化,变得更有竞争力。 到如今,成立100年,运营KPI令人咂舌,公司员工达9514.8万,设立分支营业点486.4万个,稳坐世界第一。 现有客户群体以十亿计,年生产总值100万亿。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百年大店,基业长青。 近乎完美的“业绩报表”,这个名为“中国共产党”的团队,毫无疑问是“史上最牛创业团队”。 他们所缔造的“业绩”也被称为“中国奇迹”。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更直言:“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中国奇迹。” 02
凭什么这么“强”? 创业者无不渴望成功,但失败者远比成功者多。按照一些经济学家、投资专家、相关部门对不同途径创业企业的调查,目前个人创业的成功率大约在1-5%,创业失败的概率在95-99%。 机会从不青睐情怀和理想,胜出的往往是不怕挫折、执行力卓绝的团队。 从最强创业团队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总结出值得所有人学习的经验。 一是必须要有可靠的核心团队和清晰的指导路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领导者核心能力在整个领导能力体系中处于本质层面和核心地位。也只有可靠的核心团队才能给整个公司带来稳定的价值观和清晰的路线规划。 从初期的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世界,到发展小康社会,到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复兴中华民族,初心未曾更改。全体上下劲往一处使。基于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合作,扩大盟友战线。 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拓宽企业护城河。 从初期的照搬国外理论和经验,依照教条做事,再到中国的特色道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为纲;从单一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 最开始照搬国外的“商业模式”,慢慢发现路走不通了,因为那些都是建立在外部市场的规律,与本地市场不相匹配,难以聚焦中国客户的需求以及痛点。 为此,团队依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路径,开创性地提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路线。 根据市场的变化因势利导,实现商业模式迭代,打造满足市场需求及客观条件的解决方案。 最终击败竞争对手。 三是明确的市场定位。 在这个创业团队的反面,是另外一个大企业。 这个大企业看似强大,但什么都依赖外部力量。 拿着苏联人的卢布,美国人的美元,德国人的装备,甚至还有这个创业团队的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最终丧失了核心竞争力,被市场所淘汰。 四是优秀的团队领导人。 很多企业家、创业者、企业高管在企业管理方面都会遇到相同的困境: 企业的问题总是“按下了葫芦浮起来瓢”,得不到彻底解决。一些相似的问题层出不穷,即使解决了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陷入了“有问题→找方法→有问题→找方法”的循环里。 其实这都是没有看清事情的本质。 而真正牛叉的团队,往往是有足够牛的领导人,能够一眼看清事情的本质。 这个团队厉害就厉害在,选出了一个天才CEO 1927年5月,蒋介石、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上万人共产党员、人民群众被残忍杀害。 后面他质问陈独秀:“为什么要下达不反击的命令?” 陈独秀回复:“如果反击那国共就再也难以合作,现在还要依靠国民党,难道要跟汪精卫、谭延闿、唐生智等人翻脸吗?我也知道汪精卫摇摆不定,不是还有冯玉祥吗?” 他说:“难道我们要一直受制于人?西山会议反共,我们只能依靠蒋介石;蒋介石反叛了,我们又寄希望于汪精卫;现在汪精卫摇摆不定,我们现在又寄希望于冯玉祥?这些表面的方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手上没有兵!” 他一眼看出了,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手上没有兵”。随后在武汉举办的“八七会议”上,他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这才让整个团队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把以往所有的问题的核心都理顺了。 03
结语 其实,“史上最强创业团队”灵感来源,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团队最具影响力的CEO。 1949年,全国即将获得解放,他给中共一大代表李达去了封信。 当时李达在南方,由于要通过国统区,他担心信被识破,于是就用暗语给李达写了一封信: “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来参与经营。” 历史是最好的注解,现实是有力的印证,事实告诉全世界这个团队不但成功了,还取得了最优秀的业绩。决定它格局的,是使命的力量。 让一个曾面临“被开除球籍”危险的国家,重新步入世界舞台中央。 让一个饱经磨难的民族,接近伟大复兴梦想。 学创业,还得认准“史上最强创业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