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元璋死抠字眼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8 13:13: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朱元璋死抠字眼                                                                (2016-08-08 09:08:12)                       

朱元璋就是一位极爱抠字眼、死抠字眼的皇帝。朱皇帝爱抠字眼,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直接的后果就是脑袋搬家。明初死于朱元璋刀下的文人多达数万之众,开创了自秦始皇以来历代皇帝“文字狱”杀人之最。朱元璋,是一个贫苦出身的农家子弟。他从小当过放牛娃,做过贼,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后来参加红巾军造反起家当了皇帝。虽说在寺里当和尚时,从佛经中生吞活剥认了几个字,到底根基差,许多字模糊不清,当上皇帝后护短的自卑心理极强,凭着权力胡乱杀了无数文人。

朱元璋杀人的理由很简单,凭自己对事物的片面理解,凭个人的文化素养来读臣下的奏折,凡文字中有触犯忌讳不合己意者,这些人就属杀头对象。

朱元璋认为凡是与自己身份有关的字和词都是犯了禁忌。举一例说吧,和尚的明显特征是光头,因此不但“光”、“秃”这一类字眼犯忌讳,就连和尚的简称“僧”这个字也被他讨厌,推而广之,“僧”字的同音字也不喜欢。朱元璋早年是红巾军中的一名小兵,红巾军在元朝时被称为“红贼”、“红寇”。于是,这“贼”字不管说的是谁,他总认为是在骂自己。推而广之,连和“贼”同音的“则”字也犯忌讳。一旦他人文章中带有“光”和“则”等字眼就是犯禁忌,就遭抄家、砍头、诛灭九族。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作《贺表》,因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一句话,朱元璋看后恼羞成怒,说这个老徐十分可恶,他不但骂朕是和尚,还骂朕做过贼,应该满门抄斩!可怜这个徐学士在《贺表》中用了“光”和“则”两个字,被株连九族惨死五十余人。

朱元璋看奏章,常常是从鸡蛋里挑骨头。对自己不懂的词句也认为是他人别有用心,这种人必杀无疑。尉氏县教谕许元的《万寿贺表》中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两句赞美词。朱元璋片面理解为:法坤就是“发髡”,“藻饰太平”就是“早失太平”,如此居心不良,定斩不饶!卢熊任兖州知府尽职尽责,发现州府大印“兖”宇错刻成“衮”字,于是奏本请求更正。朱元璋看过奏本十分不高兴,说这些穷秀才懂个屁,原本就是“兖州”,偏要说成“衮州”,实在是可恶至极。朱元璋认为“衮”就是滚蛋的用意,一个小小的知府敢骂皇帝滚蛋那还了得,于是下令将卢熊斩首示众!

总而言之,在朱元璋的眼里,文人最可怕,杀人不见血,他要用自己的一套粗野蛮横的办法来制服文人。文人的文章好不好,得由他老朱说了算,就算把文章写成一朵花,在他眼中也是一堆“臭狗屎”。可是,朱元璋低估文人了,他越是粗野横蛮,文人越是对这个乞丐皇帝瞧不起,拒绝合作。朱元璋对不愿与自己合作的人绝不放过,他特别强调说:“士大夫不为君用,诛其身而灭其家,不为之过”。江西贵溪文人夏伯启叔侄,砍断手指发誓不做明朝的官。朱元璋龙颜震怒,派人把叔侄二人押解京城,并当众宣布将夏伯启叔侄和全家满门抄斩。

由于朱元璋本能和护短心理和处事粗野蛮横,做官的文人随时随地都会招来杀身之祸,人人都在提心吊胆,日子过得压力山大。有的人实在受不了,只好找借口辞官还乡,当普通百姓过几天安稳日子,不料又犯了皇帝的忌讳,说是弃官还乡要谋反,这些想躲避的官员躲不开、逃不脱,真是进亦忧,退亦惧,只能眼睁睁被朱元璋杀了。

其实,揪住别人的一句话断章取义,死抠字眼,生搬硬套的往别人头上扣罪名。看似粗野蛮横匪夷所思,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则是无比的政治正确,他就是要用这无厘头的理由杀人,甚至是越是无厘头越好,就是要杀你,你能怎么着吧?!以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生杀予夺富贵贫贱全凭皇帝一人,这才是朱元璋死抠字眼的深层心理动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20:23 , Processed in 0.00759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