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3-22 09:40 编辑
中国药材之乡
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人参种植面积已达1133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人参产量达1107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 。 三七之乡——云南省文山县,已有400余年的种植历史。产量占全国95%以上。 当归之乡——甘肃省岷县,早在1500多年前岷县就开始种植当归,素有“中国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的的美誉 甘草之乡——内蒙古杭锦旗,是历史悠久的甘草之乡。 甘草之乡——宁夏盐池县1995年也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甘草之乡” 大黄之乡——甘肃省礼县,大黄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礼县大黄的产销情况对全国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延胡索之乡——浙江省东阳县,东阳产的延胡索质量居全国之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 枸杞之乡——宁夏中宁县,中宁县蜚声海内外,196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又被国务院命名名为“中国枸杞之乡”。1999年又获昆明世博会金奖。 党参之乡——山西省长治县,长治古代称为上当,党参就因产于此地而得名。 黄连之乡——四川省雅安县,雅安出产黄连称之为雅连 黄连之乡——重庆市石柱县,石柱县出产黄连称之为石柱黄连 浙贝之乡——宁波市鄞州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一50%以上 金银花之乡——山东省平邑县,平邑金银花有效成分含量居全国之冠,年产量1700吨以上。 菊花之乡——浙江省桐乡县 茯苓之乡——湖北省罗田县,大别山麓的罗田县,漫山遍野是松树。正是松树用自己的营养培育出茯苓,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罗田县,茯苓年产量达1000吨以上。 泽泻之乡——福建省建瓯县,福建省建瓯产的泽泻称为建泽泻,个大有芋纹,干品两个两相互撞击有声,药效极佳。 枳壳之乡——江西省清江县(靖县),清江县古称“商州”,早在800多年以前,这里出产的就享有盛名。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在他著的《本草纲目》中说:“枳壳……以商州者为佳”。1964年,在全国中药材质量评比会上,清江枳壳荣获第一名。 蜈蚣之乡——浙江县岱山县,岱山所产蜈蚣其头板和第一级背板均呈金红色,与呈墨绿色的其余背板形成明显不同,故又名金头蜈蚣。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蜈蚣以赤者为佳”的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