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纵队司令员在作战中自作主张还不请示,林彪刘亚楼先怒后喜 2020-07-03 22:45 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稍有迟疑就可能贻误战机、功败垂成。特别是在通讯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优秀的指挥员总会根据战场形势的发展大胆做出正确决断,甚至有时候会抵制上级命令。这就是军人的担当!
1948年10月下旬,辽沈战役进入最后阶段,东北野战军携攻克锦州的余威继续向西进至辽西平原的国民党军第9兵团发起攻击,如果消灭了这支敌军,东北全境解放指日可待。
第9兵团下辖5个军共10万余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司令官廖耀湘。
战役开始后,蒋介石不顾东北“剿总”卫立煌和廖耀湘的一再反对,严令廖耀湘率驻沈阳的第9兵团西进,与由从华北调来、从葫芦岛东进的11个师组成的东进兵团,夹击正在进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主力。
结果解放军早就今非昔比,锦州城15万敌军在装备了数千门大炮的解放军攻击下仅仅坚持了7天(算上外围战斗)就灰飞烟灭了。接下来,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的眼睛就盯住了孤军冒进的廖耀湘。
东野10个纵队几十万大军于10月20日接到野司的命令后,从四面八方向廖耀湘扑来。
但是对于一口气吃掉一支拥有10万精锐的敌军重兵集团,这在解放军战史上还是第一次,对于战场的选择,下达命令时的林彪也多少心里没底,一开始对部队的命令只是要求“各级干部遵守准备好了再猛攻的原则”。在部队行动的时候,根据敌情的变化,野司的命令往往一天多变,有的部队刚到指定地点,就接到马上到下一个地方的命令。原定命令是攻击,很快变成了阻击......
第6纵队是东北野战军的一支劲旅,下辖第16、17、18师(17师在战役开始被调去打锦州,此时黄永胜只有两个师),纵队司令员黄永胜,是林彪手下一员骁将。野司一开始给6纵的命令是进攻彰武,因为野司最初的判断是廖耀湘兵团主力在这里。但是当23日到达以后,廖耀湘兵团并不在这里,于是6纵于当晚接到了向南面的泡子地区寻找敌军的任务。可是第二天早上一到,仍然扑了个空。
黄永胜 就在黄永胜率6纵在泡子待命时,黑山方向打响了,廖耀湘兵团企图打通黑山向营口撤退,守卫黑山的10纵在司令员梁兴初率领下全力阻击。林彪随即命令各路大军向黑山席卷而来。
然而战场形势的变化再度令参战的双方将帅大跌眼镜。
东野独立2师原本是奉命去攻占营口的,结果还没到,营口就已经先被敌52军占领。于是,独立2师放弃进攻营口的计划,转而向大虎山方向攻击前进,参加围歼廖耀湘兵团的战役。在台安方向迎头撞上了廖兵团新6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22师,独立2师用上了野司派来的重炮连。敌军以为是解放军主力,吓得掉头就跑。从而彻底放弃了从营口突围的企图,转而向沈阳方向前进。随即又在大虎山与参加攻击的6纵相遇了。
黄永胜一开始也不知道廖耀湘主力来了,直到16师46团在腰家窝棚与敌新3军14师遭遇,黄永胜才从俘虏的一名少将口里得知廖兵团新1军、新3军、新6军、71军共4个军正集结于黑山东北胡家窝棚,新3军作为前卫部队。
6纵和廖兵团主力狭路相逢了!
![]() 战机千载难逢,黄永胜也来不及请示野司,与政委赖传珠、副司令员李作鹏一商量,不再按总部的命令组织突击,而是截击,绝不放廖耀湘过去。
试想,6纵赶了3天两夜的路,马上与强敌作战,凶险可想而知。如果是一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指挥员,此时肯定是按照上级的指示,等主力部队来了一起行动。这样,自己的部队既可以避免损失,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但是这样一来,廖兵团极有可能突围成功,逃回沈阳。对整个战局不利,6纵指战员在关键时刻体现出了军人的担当!
而由于战事紧张,黄永胜有两天一夜没和野司联系,一直守在作战室的林彪和刘亚楼十分恼火,一向不露声色的林彪这次也震怒了:“这个黄永胜,简直乱弹琴嘛!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呢?要让廖耀湘跑了,非严办不可!”刘亚楼随即向6纵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命令他们立即向大虎山东南地区追击,否则应受处分!
刘亚楼的电报刚发出去半个小时,黄永胜的电报到了,说明了一直没和野司联系是因为行军紧张,两天一夜行军200多里,没时间吃饭也没时间架设电台。然后报告6纵已经堵住了廖兵团主力,绝不让敌人跑掉。
![]() 刚才怒不可遏的林彪和刘亚楼看了电报,立刻喜上眉梢,连连称赞6纵做得对、干得好。于是,林彪亲自给6纵发了封电报,命令他们顽强固守。
于是,黄永胜、赖传珠、李作鹏指挥6纵2个师在厉家窝棚阻击廖兵团一昼夜,以重大的牺牲代价为主力部队的到来争取到了时间。许多连队打得只剩下几个人,依然死死坚守着阵地。
![]() 10月27日,陷入绝境的廖耀湘兵团4个军、12个师在东北野战军四面围攻下全军覆没廖耀湘本人在逃跑10多天后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