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为何一定是元帅?这个名额非他莫属,粟裕也无法替代 2020-07-25 19:20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第一次授衔,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了。
在十大元帅中,陈毅一直是一个被人讨论的热点,因为他当时已经离开了军队在政府任职。按照当时的规定,转入地方工作的人员不再参与授衔,这是毛主席首先的提议,因此周总理、刘少奇、邓小平等人都辞掉了元帅军衔。
陈毅当时已经在政府部门工作,最后依然被授予元帅军衔,只因这个名额非他莫属,是众望所归。
![]() 首先,陈毅是我军创建时期重要起义的领导者和参与者。陈毅参加了南昌起义,当时任73团党代表,林彪当时还是他的下属。另外,陈毅还是湘南起义的领导者之一。从资历上说,陈毅完全符合授元帅军衔的资格。
其次,陈毅很早就在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红军时期,陈毅便是著名的井冈山三巨头之一,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委,他是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位没有参加长征的人,只因为他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抗战时期,皖南事变之后,陈毅担任新四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陈毅是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所担任的这些职务,全部都是元帅级别的,在新四军和三野中再也找不到像他这种资历的人了。
更重要的是,陈毅具有无可替代性。陈毅是南方八省游击战争的代表人物,由于项英等人牺牲,只有陈毅能代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由于叶挺已经去世,陈毅便成为新四军的最高代表。除此之外,陈毅曾是华野和三野的司令员。这几座大山他都是最高代表,如果不授予他元帅军衔实在难以服众。
![]() 从以上这些点的来分析,陈毅必须要授予元帅军衔,因为根本找不到第二个人来代替他。当然,对此网上还有些许争议,有人说是粟裕大将几次辞帅,最后才授予陈毅元帅军衔的。
实际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如果说叶挺活着的话,不授陈毅军衔还说得过去,要说是粟裕让出的元帅军衔则是无稽之谈。
粟裕大将的亮眼表现主要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的确战功卓著,但早期资历却不够。红军时期,粟裕的职务远远不够元帅级别,抗战时期,粟裕在新四军中担任过副支队司令、师长等职务,跟八路军中的旅长差不多。徐海东、陈赓等人都曾在八路军中担任过旅长,他们最后都被授予大将军衔,由此可见,粟裕授大将是比较合适的。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才开始担任要职,指挥了许多经典战役,战功赫赫。但是,粟裕上面一直有陈毅坐镇,只有陈毅负责统筹,粟裕才能放手大胆去指挥作战,充分发挥他的军事天才,这样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胜仗。
![]() 因此,陈毅是帅才,粟裕是将才,两人相互配合才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但粟裕无法取代陈毅成为元帅。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后人想当然的讨论。实际上,老一辈革命家都有着广阔的胸襟,陈毅与粟裕既是上下级也是战友,后来还结为儿女亲家,在他们眼中,军衔高低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