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9-3 20:30 编辑
台安大明潭的传说 有一潭名为“大明潭”,位于辽宁省台安县新台镇的南台村。 据台安县志记载,此潭在县城南35里,周半里许,深不可测。相传唐太宗东征时,唐朝名将薛仁贵率兵经由此地,正逢大旱,兵马饥渴难耐,薛仁贵在马背上忽见地上有一个小小的孔穴在汩汩往外冒着清水,下马拔剑怒刺,顿时清泉涌流,很快冲成一个个圆圆的大水池,于是兵将围池饮水解渴。 “大明潭”虽传说于唐代,而真正得名是从明代始,当时台安西部区域属于明朝政府的东边重要防线。为抵御清兵来犯,曾派大批兵马驻守南台(即“大明潭”所在地)一带,因潭水味甜适口,明兵多聚这里戏水饮马,埋锅造饭。相传明兵被努尔哈赤击退时,将锅碗缸瓮全部沉入潭底,当地群众至今还流传着“九缸十八锅,不在南坡在北坡”的说法。因明兵在此驻守时间较长,所以人们把明兵用过的水潭叫“大明潭”了。“大明潭”虽然形成年代久远,然而蓄水依然清彻碧绿,常年不涸,当地还流传着“百丈深渊大明潭,千人万马喝不干”的民谣。 大明潭水宽约250米,方圆5000多平方米,湖面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只是至今无人知晓:大明潭究竟有多深?多年来,一直都有好奇人士多次下潭探潭水的深度,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无法探测出潭水的准确深度。据当地人讲,1986年,屯中有几位村民为探知潭水深度,特地调来两台大功率的水泵架在潭边连续抽水数日,潭水非但不见少,反而越涌越多,越抽越清!村人见状,大为惊诧,以为水中有神灵保佑,于是悄悄收兵作罢。同年,大明潭村民用潭水灌溉潭边300亩水田整整一个夏天,也没能将潭中的水抽干。村民们认为:大明潭是一眼宝潭,潭底极有可能有泉眼,而且,通“海眼”,当年汲水浇田时就有村民曾经看到过潭中有很多颜色极深的水柱,像泉眼一样不停地向上喷涌,补充着潭水。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大明潭却是个例外——这里的潭水清澈碧透,鱼也极多,赶上“鱼厚”时,只要一撒网,全村的人都能吃到鲜美可口的鱼。曾经有一年夏季的一天,有位村民在潭边一锹砍住一条大鲤鱼,过秤一称,正好5公斤,光鱼籽就装了满满一大碗!大明潭的鱼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南台人。 除此,大明潭还有至今无法破解的谜:春季潭面冰融化时,水面呈条状,如东边水域先融化,则预示着当年当地庄稼必丰收;若西边水域先融化,则预示着当年当地必是个欠收年,这条规律当地人观察了二十多年,屡试不爽。 美丽的大明潭不但盛产鱼类和不解之谜,还盛产风景。这里,也是乡村中一道不可多得的景观。休闲时节,来此消遣度假,也不失为一个极佳的选择。 台安县民政局 贾洪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