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华人大师的天价之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7:59: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红山小兵 于 2012-1-13 18:00 编辑

目前华人油画拍品的标王是常玉的《五裸女》(120×175cm,1950年作),罗芙奥(香港)在2011年5月30日“现代与当代艺术”专场中以1.28亿港币(约合1.07亿人民币)创下的。此前是嘉德2011春拍中的陈逸飞《山地风》8165万元(人民币,下同)。

  华人油画总成交额最高的是赵无极,截止2012年1月8日为16亿8896.967万元。在《2011胡润艺术榜》中,90 岁的赵无极2010年拍品成交总额3.4 亿元排名第三,成为“油画之王”;《2010胡润艺术榜》中赵氏荣登榜首,2009年拍卖成交总额为2.4 亿元。

  价格不是“被”的

  与某些拍卖行、文交所的天价“黑马”不同,本文论及的标王不是突然一件作品、一个专场成交价逾千万、上亿元;或者坐地起价,在拍场上以2600多万成交,转手就在文交所面市,估价为3108万-4589万元;或者本来名不见经传,经过早期“所民”的疯抢,从600万狂飙至1.12亿,然后又被抛跌停。媒体曾报道,“如果有人在最风光的18.7元接手,财富缩水将超八成”,有投资人以130万元进场交易,最后仅剩22元惨淡离场的结局。

  关于常玉、赵无极两棵拍场常青树,雅昌指数显示,赵无极作品共成交555件,千万元以上作品61件,成交率81%;常玉作品成交239件,成交率79%;陈逸飞成交495件,成交率69%。其中常玉的作品在2004年佳士得秋拍中,三幅素描的估价均为2—3万,最终以高出估价3-5倍成交,除2009年佳士得秋拍中估价20万左右作品均流拍,共有25件拍品过千万。2011年春拍,罗芙奥香港拍卖会中常玉《无裸女》1.07亿元成交,刷新中国油画世界拍卖纪录,2011年秋拍中,香港蘇富比赵无极《10.1.68》6898万港元成交,创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这两个艺术家的市场纪录稳定,藏家信心卓然。

  机构不是“被”的

  就机构而言,常玉的25件千万拍品中,香港佳士得占14件,蘇富比4件,罗芙奥4件,台北艺流2007秋、匡时2011春、保利2011秋各一件。赵无极的61件千万拍品中,自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起,前40名中佳士得有22件,罗芙奥7件,蘇富比6件,台北艺流2007秋、景熏楼2010春、匡时2010秋、嘉德2011秋、保利2011秋各一件。港台拍卖机构所占的比例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稳定的挖掘整理和市场推进,也是机构优势和品牌的保证。

  细数常玉的标王作品《五裸女》的市场纪录,常玉去世那年(1966)该作品曾在巴黎德福奥拍卖,这是台湾罗芙奥的专业技术支持机构,法国历史悠久的拍卖行;1993年10月17日蘇富比台北拍卖封面拍品;后为台北国巨基金会收藏。今天创下最新纪录的睿芙奥艺术集团(Ravenel Art Group)成立于1999年,后来在香港、北京分别设立了子公司,在世界各地肩负着“20及21世纪华人艺术”收藏顾问角色,所以他们看准常玉实属正常。

  市场不是“被”的

  常玉去世之后,他的作品曾成捆地出现在巴黎的拍卖行以及跳蚤市场,价格低廉。直到1980 年代,欧洲和台湾艺术界才逐步发现其作品的价值,从而以画廊、拍卖公司的学术角度研究,重新整理并建构出这位艺术大师曾经为人所遗忘的艺术与人生。赵无极也是如此,开始两年画廊中的作品无人问津,后来法国总理希拉克特意求购赵无极的画并送给朱镕基,还特意邀请赵无极夫妇到爱丽舍宫出席赠画仪式,直到成为拍场标王。

  1980 年代末随着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香港和台湾经济形势大好,艺术投资也随时强劲。西方的重要拍卖公司纷纷进入,海外华人的作品在审美习惯、文化气质和市场潜力上成为重要部分;与此同时,台湾的艺术机构除了经营西方大师的版画和印刷品外,也因着对20世纪留洋艺术家的熟悉和认可打造了“老油画”市场。常玉和赵无极等海外华人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海外的表现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市场的宠儿,利润的保证。

  成绩不是“被”的

  常玉在台湾被重视不是偶然,1964年应台湾教育部邀请,在台举办个展,并于1988年、1994年又由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淡水艺文中心两次组织大展。2008年在德国的德勒斯登国立美术馆,2010年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展览。年仅19岁在东京展出书法作品并获当地杂志刊载推荐,25岁作品入选法国秋季沙龙,31岁为法文版《陶潜诗集》作插图,32岁被列入《1910-1930当代艺术家生平辞典》第三卷,33岁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画展。50岁在纽约举办画展,55岁作品参加巴黎独立沙龙,65岁在巴黎举办个展。

  赵无极先后在世界各地举办近200 次个展,作品被上百家著名艺术机构收藏。他20岁留校任教并在重庆举办首次个展,27岁在上海,29岁在巴黎克勒兹画廊举办个展,并连续29年参加“五月沙龙”,此后重要展事、出版不断,1975-1977年在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个展,1981年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开设赵无极专厅,1984年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勋位勋章,1993年晋升荣誉勋位第三级,获巴黎市维尔美勋章,2003年被法兰西艺术院接纳为院士。这些骄人的成绩是他们艺术生命的记录,更是他们的作品被广泛认可的要因。

  人格不是“被”的

  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个人特色鲜明,美学风格向上。常氏无论人体、动物、花卉、树木,形色简约,构图独特;赵氏多以抽象的形态示人,色彩绚烂、力量磅礴,这和他们的人格气质有关。常玉1900年生于川蜀富商家庭,十岁习画,长于书法,18岁上海美校,20岁与徐悲鸿、林凤眠一起勤工俭学前往巴黎。但他不进美术学院进修,而是常在咖啡馆里一边看《红楼梦》或拉着小提琴、一边画画,从生活中了解法国现代绘画,并坚持着自己的风格和特色。1938年兄长辞世,经济支持中断;1966年煤气中毒,殁于巴黎寓所,留下了众多的作品和传奇的往事。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京,童年在故乡江苏南通读书习画,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后从艺于重庆和上海,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他自小天资聪颖、对文学、中外历史极感兴趣。其家人尤其父亲和叔父都对绘画艺术十分重视。年轻时尤其推崇米芾,艺术风格从塞尚、毕加索过渡到克利,作品从完整意象过渡到随机构成。现在年逾八旬,孜孜不倦:“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我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

  之所以从价格、机构、市场、成绩、人格等方面细数两位海外华人大师的表现,旨在剖析港台机构如何稳扎稳打,推动了此类市场的步步层楼;提示如何关注此类大师佳作的艺术和人格、市场和价格。其实诚轩曾在2010年秋拍中成功推出了7件常玉8-10万的作品,匡时2011春拍中的常玉1930年作《曲腿马》1552.5万,保利2011秋中常玉50年代的作品《幽蓝明菊》3450万被某藏家单刀取入。赵无极对国内藏家而言毫不陌生,还有林风眠、关良、潘玉良、王怀庆、朱沅芷等海外华人的市场表现乐观,但价值依据和运营步骤仍需深入挖掘和呈现。内地艺术市场的2012年将是一个艰难的年份,艺术机构的提升或者转型道路也需要更多、更务实的经验以资借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4 14:38 , Processed in 0.0075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