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位不拿枪的开国中将傅连暲,为何深受毛泽东青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6 01:27: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福建这位不拿枪的开国中将,为何深受毛泽东青睐?                                                         2020-05-12 21:49                    

                          

2020年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

让我们看到了许多

“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的战士

这些 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值得我们去牢牢铭记


将 时间翻回过去

你知道吗

咱们福建的历史上

也出过许多这样的 执甲英雄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 傅连暲

就是其中之一

让小编带着大家穿梭时光机

去认识认识这位

伟大的医疗将军吧


傅连暲

(1894—1968)

原名傅日新。福建省长汀县人,医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他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位医疗将军,开国中将。

1925年任汀州福音医院院长。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兼红色医务学校校长,中华苏维埃国家医院院长,陕北中央苏维埃医院院长。并在此期间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时期的 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卫生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并曾任中华医学会会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悬壶济世

倾心向党竭力医治

汀州为闽西客属八县首府,唐开元二十四年之后,一直为客家北部中心。汀江蜿蜒南流,四面青山重叠。诗日:“一溪远汇三溪水,四面深围青嶂城。”

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率部辗转来汀,饥疲兵困,敌钱大钧追军又至,福音医院慨然接纳医治伤员三百。 彼时,傅连暲为英国教会福音医院院长。

当时,伤员中有营长陈赓(湖南省湘乡县人,开国大将),腿骨折断,伤势极重。傅连暲为之“刮骨疗伤”。

多年后,陈赓为大将,有“战将之鹰”美誉,著文 《从南昌到汕头》记述南昌起义兵败历程,其中言: “傅连暲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同情我们的医生,承他尽心照护,我的腿终于保住了,我直到现在都很感激他。”

1929年3月,红四军入闽,首战长岭寨大捷后,进驻汀州。毛泽东登门看望傅连暲,傅深受感动,义务为红军三千将士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时疫。

红四军经略赣南闽西,如星火燎原,汀州成为“红色小上海”,福音医院为中央苏区最大一所医院。傅连暲救死扶伤,亲自编写教材培训医护人员。

这一期间,毛泽东多病,在福音医院老古井休养四个月,时与傅连暲散步聊天,感情甚笃。电视剧《傅连暲》对此有大段“描写”。

1932年3月18日至21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于长汀召开,福建省工农民主政府宣告成立,主席张鼎丞。图为大会会址。

1933年6月,毛泽东在瑞金叶坪召开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八县贫农团代表会议上讲话。

1933年初,蒋介石加紧对中央苏区“围剿”。傅连暲将福音医院捐赠给中央苏区,成为中央红色医院,迁往瑞金叶坪杨岗下。

中央红色医院医生医术高超,深孚众望。傅连暲、李治、陈义原、戴济民并称“四大名医”。

一天夜里,毛泽东感冒发烧,急忙唤来傅连暲,说:“明日我要去做个报告,能退烧吗?”

傅连暲药到烧退。事后,毛泽东对张闻天等戏言:“叫傅连暲看病,可以下命令,叫退烧就退烧。”


哇哦!看来傅将军的医术深得毛泽东 青睐呢!

信念坚定

加入随军长征队伍

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紧要关头,毛泽东往于都县察看红军转移渡口,突然病倒。傅连暲闻讯,骑骡奔波一天一夜,从瑞金赶往于都(180华里)。

此时,毛泽东高烧41度,一连三日不吃不喝,腹胀、头痛、咳嗽不止,患恶性疟疾。傅连暲守候三日三夜,精心医治护理毛泽东,目不交睫。

1934年10月,反“围剿”失败,各路敌军已四面进逼,中央红军向湘西作战略转移。

傅连暲带上8只医药箱,随军长征。

起初,因傅连暲不善骑马,不善走长路,组织安排他坐轿。傅于心不安,一路苦练骑术,部队进入广东境内时,就可以骑马了。

这座列宁台是1930年4月才溪人民为纪念列宁诞生60周年兴建的,才溪人民经常在此集会和欢送自己的子弟当红军。

军行湘南,傅连暲马失前蹄,滚落下河,丢失铺盖。毛泽东闻讯,派警卫员送来仅有的一条白布被子。

一路艰难曲折,长征至毛儿盖,张国焘闹分裂,裹挟部分红军南下,傅连暲与毛泽东失去联系。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傅连暲前往保安看望毛泽东。毛泽东一见傅连暲,便高兴地连声道:“哎呀,傅医生,你还活着,活着!”

当晚,毛泽东设宴,款待傅连暲夫妇,周恩来、朱德、邓颖超也来了。

见傅连暲夫妇没有冬衣,毛泽东急令总务科科长黄祖炎赶做两套灰大衣和两套棉衣送给他们。

矢志不渝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中央从保安迁往延安后,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医院,傅连暲任院长。

傅连暲在长征途中,为部队医疗保健,贡献甚大。就连张国焘也不忘在自我标榜、辩解的《我的回忆》提及此事。他说:“在福建汀州基督教医院服务过的傅连暲医生,对于这次防御和医治伤寒病,有过极大的贡献……”

到达延安后,傅连暲患病休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张国焘来看他。过后,傅连暲为了表示感谢,回了一封信。恰恰在他去信的几天中,张国焘逃跑了。于是有人怀疑他与张国焘有瓜葛,被审查了三个月。

毛泽东信任傅连暲,他说:“我认为傅连暲可以入党,并愿意做他的历史证明人。”

1938年9月7日,傅连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傅连暲说:“.....是党和毛主席,像母亲引导孩子一样,一步一步地引导着我,给我力量,使我终于走完了这段漫长的路程,跨进了无产阶级先锋队行列。”

1941年,傅连暲(右起),陈云,李克农,李冰,王稼祥等人在延安。

傅连暲入党后,先后担任中央卫生部门诸多要职,卓有建树。

1944年,傅连暲与李富春等发起边区防疫卫生运动并在延安南门举办展览会,毛泽东欣然为之题词:“为全体军民服务。”

兢兢业业

深得中央领导器重

鉴于傅连暲为革命贡献巨大,1944年,中共中央在延安为他举办了50岁诞辰祝寿会。

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在延安的主要领导与会。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等十位中央领导联合送“治病救人、长命百岁”贺词,徐特立、谢觉哉送去亲笔词赋。

毛泽东公务在身,难以抽空前往,捎去了祝福。

大反攻前后,傅连暲身体日见衰弱,担心不久于人世,便去信毛泽东,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建议全国胜利时建都北平;

第二,再次恳求,他若活不了,请将骨骼交医大供学生之用。他说:“如蒙批准,请命名‘傅连暲之骨骼’,那就感谢万分了!”

接信时,毛泽东正指挥各路大军紧张作战。毛泽东对傅连暲来信十分重视,复信说:

连暲同志:

来示悉,很感谢!我身体近来更好些。你身体有病,望于工作中保重。此祝健康!

毛泽东

十一月十日

领袖的关怀,使傅连暲深受鼓舞,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

1949年3月,傅连暲随党中央、毛泽东进入北平城。

根据中央指示,傅连暲负责组建了中央保健办公室,负责中央领导的保健和中央直属机关卫生工作及北京医院工作。傅连暲亲自制定了一套中央保健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医药检测手段比较落后,给中央领导使用新药之前,傅连暲必亲自试验,确认无副作用后,才肯使用。

傅连暲忠心耿耿,深受信任、赞扬,中央领导身边工作人员说,只要傅连暲给的药,没有谁不放心。

谢觉哉曾书赠傅连暲一首长诗,称赞他 “寿人寿国功在党,傅公名应列首榜”。这正是对傅连暲杰出贡献的高度概括。

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医疗卫生事业

奉献一生

他就是被毛泽东称为

“华佗”的开国中将

傅连暲

来源:福建档案

节选自福建省档案馆馆藏资料《八闽雄风——福建籍开国将军画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7 18:55 , Processed in 0.0271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