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高僧一番谈话,让李商隐悟透什么是爱憎,写下一诗安慰世人千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05:5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和高僧一番谈话,让李商隐悟透什么是爱憎,写下一诗安慰世人千年                                                           2024-05-31 10:10                                        

发布于:天津市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从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开始,就提出了这三个关于人生的终极问题,自从有思想的人类诞生以来,关于人生的思考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除了哲学家们的思考,诗人们也一直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思考,只不过他们的思考方式更加地诗意化,而诗歌中的哲理意味,让诗歌本身变得更加具有思考启发意义,读起来也更加隽永难忘。

诗歌中以哲理性取胜的,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有苏轼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六祖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北青萝》,当时的李商隐才十五岁,但是诗歌中的最后一句“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已经是读后可以令人大彻大悟的千古名句。
北青萝
唐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商隐五岁就会背诵经书,七岁开始写文章,父亲早逝,从小家境贫寒,就靠着抄书挣钱,养家糊口。李商隐二十四岁的时候考中进士,在这之前,他还有过一段求仙学道的生活经历。
《北青萝》这首诗就记录了李商隐在名山大川中寻访高僧的一段经历,还写下了自己当时的所感所悟,这一年的李商隐还是一个刚刚满十五岁的少年,不过他在诗中对人生的见解,已经超过了许多成年人。
青萝,是攀爬生长在石崖上的藤蔓,唯有罕有人迹的大山中最为常见。李白有一句写青萝的名句:“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一看到青萝,便知道这是一座幽远僻静的深山。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在夕阳落入崦嵫山的傍晚时分,诗人去拜访一位独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残落的夕阳、简陋的茅屋、避世的孤僧,简单的三个意象,就营造出了一种不染人间烟火气的意境。
通过这开头两句,我们至少可以看到这位僧人身上有两种精神品质,居所简陋显示出了他的不怕生活清苦,独自居住显示出了他的不怕生活孤独。这种不怕清苦、不怕孤独的精神也正是少年李商隐所追求的生活精神。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既然是高僧,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找到,《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便是漂洋过海,翻山越岭,问了不少人后,才终于找到了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

李商隐要找的这位高僧,也是远离红尘,诗人眼前只看了纷纷的落叶,却不知道他的住处在哪里?寒云,寒冷天气的云,陶渊明有诗云:“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寒冷的云把山都笼罩了起来,远远望去一片混沌,什么也看不清晰,更不知道自己要找到人究竟在何处。
诗人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蜿蜒而上,不知走了多少重山路。道路越是遥远,寻找的过程越是艰辛,越是能够体现出僧人的远离世外,也越能体现出诗人寻僧访道的虔诚之心。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从残阳西沉的黄昏走到夜幕降临的晚上,在一番苦苦地寻觅之后,诗人终于听到了僧人敲磐诵经的声音,“独”字和“孤”字前后呼应。见到有人来访,这位独居的僧人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情绪波动,而是悠闲地靠在藤条做的手杖上与诗人谈话,一个“闲倚”的动作让僧人的闲适和从容跃然纸上。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此时此刻,在一片禅意的笼罩中,仿佛世间的一切都与诗人无关,眼前唯有宁静的深山,耳边唯有清脆的磐声。在和高僧的一番交谈之后,诗人也终于悟到了人生的大道理。
《法华经》中有言:“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大千世界全在微尘之中,人也不过就是这世间的一粒微尘而已,既然如此,又何必再纠缠爱与憎呢?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既然没有了爱与憎,也就没有了忧虑,没有了荣辱之心,如此自然可以淡然面对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像山中的高僧一样,不管清贫还是孤独,都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安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4-6-21 03:29:26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0 06:43 , Processed in 0.00856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