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柞伯簋、应侯匜、盘龙扭盖盉,欣赏平顶山市博物馆珍宝系列之六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04:38: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柞伯簋、应侯匜、盘龙扭盖盉,欣赏平顶山市博物馆珍宝系列之六                                                          2024-06-05 17:18                                        

发布于:河南省
                              

第五篇简单介绍了古应国的历史和文物的来历以及一些重要的青铜文物,今天接着介绍应国古墓出土的青铜文物。

                  柞伯簋

这件珍贵文物1993年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M242,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中国历史上关于竞技比赛的最早的一座“奖杯”,再现了西周时期周康王举行大射礼,柞伯射箭夺冠并用周康王奖励给他的铜料,铸造一座青铜簋以作纪念的历史事件。器内有铭文,有8行共74字铭文。

大意是说,八月庚申日这天早晨,周王在都城镐京举行大射礼。柞伯十发十中,成绩优秀,周王便把奖品红铜给了他,并且又顺便赐给他其它两件乐器。柞伯为纪念这一殊荣,特用周王赏赐的这些红铜为原料,铸造了用来祭祀周公的铜簋。

这一铭文为研究我国古代射礼制度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且字体秀丽而又不显孱弱,布局紧凑却又不显拘谨,堪称早期书法珍品。

柞伯簋通高16.5厘米,连耳通宽24厘米,口径17厘米,支座高6.3厘米,支底直径13.4厘米;重2.15千克;容量1.7升。现藏河南博物院,平顶山市博物馆展示的是复制品。

应侯匜

应侯匜。水器。在内底铸铭文篆书二行十二字:“应侯乍匜子子孙孙其永宝用”。此匜是西周贵族使用之洗盥器,采集于应国墓地,具有西周器物之特点。其铸造工艺精湛,造型及纹饰古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艺术价值。

匜,是中国先秦时代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前有流,后有鋬。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缓一些的无足。

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约2700多年前),盛于东周。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多有四足。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满花纹,造型不一。

盘龙扭盖盉

器盖近圆形,盖面稍隆起,近边缘处有一拱桥形钮,盖顶中部有一盘龙形捉手,盘龙挺颈昂首,口微张,须上卷,双眼突鼓,双角竖立;器身为圆形敞口,卷沿,斜方唇,高领,鼓腹三等分,下接三个袋足,联裆,足下端为矮柱状实足根。盘龙钮带盖铜盉是西周应国贵族自作之酒器,出土于应国墓地M85中,其独特的龙形造型,在同类器中很是少见。该器对研究西周时期应国青铜冶铸的成就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自古以来,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力量、勇气和智慧。周朝时期,对酒设置有诸多规矩,并制定一系列制度。在大力发展发酵酒业的同时,又从礼的角度对饮酒的习俗、饮酒的礼节、饮酒的场所等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同时,对酒进行了分门别类,不同的酒有不同的用途,设立酒官、酒人等各种专门的管理人员。

在酒器上饰龙,不仅代表了先民对‘龙’的敬畏与崇尚,更能代表周王朝时期酒文化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通过这件精美铜盉,我们们可以想象,西周时期,周人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酿酒技艺。

敔簋

1988年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原件规格:通高25.2厘米 长31.8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平顶山博物馆的是复制品。 盉构思巧妙,造型优美,极富想象力。整体酷似水鸭,或可名之为凫,为水鸟,善飞翔。器物整体设计精巧别致,匠心独运。器体上的龙、牛、鸭、人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巧妙和谐地分布于器物的适当位置上,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蕴含着艺术氛围,的确是一件将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完善结合的绝妙佳作。

“匍”鸭铜盉

“匍”雁形铜盉,青铜酒器,西周文物。整器通高25.2厘米,流至尾长31.8厘米,体宽17.2厘米,口径14.3厘米;重3550克;容量2125毫升。1988年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现藏河南博物院。平顶山市博物院收藏的是复制品。

这件铜盉造型独特,器身为雁形,圆形器口开在背部中央,口外敞,斜方唇,高领内束,腹腔呈圆角长方形扁体状。
雁颈曲而上扬,昂首前视,双目圆睁,扁嘴微张,自然形成盉流。雁尾部有一个卷身上扬的龙首形鋬手,扁腹下附有四柱形足。
器口上有子口器盖,盖略向上隆起,中部设一上粗下细的捉手为盖钮,捉手内饰蜷曲鸟纹,盖缘饰有不分尾的长鸟纹,与站立在雁尾上的一圆雕铜人相连。
此人双手抱住器盖上的环形钮,双脚之间有横梁,与雁尾上浮雕牛头饰顶端的环钮相衔接。铜人发型为竖髻,高绾于头顶,发丝细密而整齐,面庞消瘦,五官清秀,上身赤裸,下身着十褶裙,腰束饰有连续菱形纹饰的革带,脚穿浅筒靴。
铜盉盖内有铭文5行44字,大意为:在四月戊申这天,匍到了氐这个地方。青公派司史皃赠送给匍鹿皮、铜。匍特地铸了这件铜盉以作纪念,祈求能长久地使用下去。可以说是一件“外交”的纪念品。这件文物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艺术的积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0 02:33 , Processed in 0.00777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