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1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响最大的十首古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06:20: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8-6 06:20 编辑

                        影响最大的十首古词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

         雨霖铃  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 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 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设想别后情景。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摸鱼儿   元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几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大雁亦殉情,禽鸟所为竟如此,词人对之不禁深怀感怆,于是写下了这首讴歌天地间至情的杰作。此词咏雁,但读都的感受早已分不清其中充溢的真情究竟是雁之情还是人之情了,人们已由殉情的大雁想到梁祝那样的人间爱情悲剧,为之一挥悲泪。""之感人也深矣!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最精彩的是歇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比起来,范词较平实,李词较灵活,她以"眉头:、"心头"对举,以"才下""却上"相应,便形成一条动荡起伏的感情流波。然而红花需有绿叶相扶,没有前文的铺垫烘托,这三句不可能如此精彩。

       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歌。亦抒情,亦议论,哀乐交织,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无怪乎沈际飞评曰:"七夕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臭腐为神奇。"

  虞美人 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物是人非的伤感,囚居异邦之愁,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多么真切而深刻。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

            

          生查子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错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在那华灯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的花市,主人公与心爱的人在月挂柳梢的黄昏时刻相约赴会。现实是这样的凄凉,月光华灯依旧,然而却见不到去年的情人,主人公伤心的眼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满江红  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陈廷棹云此词:何等气慨!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

        少年游  宋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的词篇。因李师师一个香艳故事而出名。

  上片,烘托室内气氛,渲染室内的安恬静谧,纯净闲雅。下片,换头三字直贯篇终,极写对恋人温存体贴和婉言劝留。

  在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描写爱情的词作所在皆是。此词的构思比较别致,有新的角度。这主要表现在场景的布置与细节的选择上。作者没有选取离别相思之类的场面,也没有选取别后重逢惊喜的一刹那,而只是通过“并刀”、“吴盐”、“新橙”、“锦幄”、“兽香”这样一些比较简单的道具布置出一个安恬静谧的环境,然后再通过“破新橙”、“坐调笙”和“低声问”这样的动作以及“不如休去”这样的对话,表现相互爱恋与深情体贴。有了这样的道具和布景,有了这样的动作和心绪,就把词中所反映的爱情关系提到一个格调比较高雅的境界,洗净了爱情词作中常见的那种脂腻粉浓、市尘儇薄的庸俗气味。清沈谦在评论这首下片几句时说:“言马,言他人,而缠绵偎依之情自见。若稍涉牵裾,鄙矣。”清代谭献在《复堂词话》中评这首词说:“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然不可忽过‘马滑霜浓’四字。”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假如没有后片低声而简短的对话,就不可能含蓄婉转地表现出旖旎风流与温柔体贴的恋情。

      这首词纯用白描,到口即消,和他那些富艳精工,长于对句,善用动词,深清音律的词作是截然不同的。周邦彦确实是驾驭语言的大师。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评论这首词说:“此亦本色佳制也。本色至此,便足。再过一分,便入山谷恶道矣。”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8-6 06:59: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8-6 07:49 编辑

赞!学习、收藏。

            在人类的星空里,诗词宛如璀璨的明星照亮文坛,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好象是饱经风霜的长者,向我们诉说他们的沧桑历程,陪我们走过人生的一个个坎,绕过一道道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4-8-6 10:43: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8-6 10:43 编辑
123 发表于 2014-8-6 06:59
赞!学习、收藏。

            在人类的星空里,诗词宛如璀璨的明星照亮文坛,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4-8-6 10:50:24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4-8-6 13:20:38 |只看该作者
值得欣赏、收藏、学习的好帖子!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4-8-6 14:17:24 |只看该作者
      元好问的《生查子》不太熟,其他几首
课堂上学过。谢谢介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4-8-6 14:21:49 |只看该作者
浅草 发表于 2014-8-6 14:17
元好问的《生查子》不太熟,其他几首
课堂上学过。谢谢介绍。

不必客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4-10-24 10:04:58 |只看该作者
涨知识,有的上学学过,印象深刻,有的并不熟识,也要背下来,感谢版主分享!
寻找,坚持,力求完美,无需解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4-10-24 10:17: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10-24 10:18 编辑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4-8-6 10:50
好贴!学习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14-10-24 10:17: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10-24 10:22 编辑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4-8-6 10:50
好贴!学习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21:51 , Processed in 0.0117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