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旬老太带名窑瓷器鉴宝,被专家鉴为赝品,老太以博学口才反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6 07:56: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七旬老太带名窑瓷器鉴宝,被专家鉴为赝品,老太以博学口才反击                                                                                2025-06-15 13:15                                        发布于:天津市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各具特色。对于收藏者来说,熟悉各个时期文物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辨别真伪,避免误买赝品。这对收藏者的专业知识要求非常高,而事实上,大部分收藏者并不具备足够的鉴别能力。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担心自己收藏的宝贝其实是赝品。为了帮助这些收藏者判断真伪,现如今有许多节目邀请文物鉴定专家为大家提供鉴宝服务。在大多数情况下,收藏者会信任专家的意见,可是有一次,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太太却当场质疑专家的鉴定结果,并称自己要“班门弄斧”,这场鉴宝结果究竟如何呢?

在一次鉴宝节目中,一位老太太带着她的藏品上台。尽管她年事已高,但仍然活力四射,一上台就与主持人热情互动,笑称自己只有36岁。主持人对此表示疑惑,而她随即解释道,她所说的36岁是“虚岁”,实际年龄已达72岁。主持人被她幽默的话语逗笑了,老太太还自得其乐地用两句打油诗赞美主持人的风采。整个节目现场顿时洋溢着欢声笑语,老太太年轻的心态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非常亲切。

随后,老太太正式介绍了自己的背景。她来自江苏,已经有多年收藏瓷器的经验,尤其偏爱五大名窑的瓷器。她还骄傲地表示,自己在五大名窑的收藏上已有小成,甚至自信满满地说自己每次参加节目,都会带上几件藏品。这五大名窑指的是汝窑、哥窑、定窑、官窑和钧窑,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玄德鼎彝谱》中。清代的许之衡也曾在《饮流斋说瓷》中提到,宋代最著名的五大瓷器分别是柴窑、汝窑、官窑、哥窑和定窑。由于柴窑至今未能找到实际的窑址,通常我们会将钧窑列入五大名窑中。五大名窑的瓷器工艺精湛,各具特色,至今依然是收藏界的瑰宝。

老太太上台时声称自己收藏了五大名窑的瓷器,这无疑让人眼前一亮,大家也都期待她这次会带来什么珍品。她带来的是一件哥窑的三连瓶,釉色米黄,瓶身上有着大量的开片。无论是釉色,还是瓶身上特有的开片纹理,都符合人们对哥窑瓷器的印象,而且瓷器的造型精致典雅,令现场的观众不禁对这件藏品的真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专家将这件三连瓶仔细端详,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专家观察过后,并没有立刻给出结论,而是先介绍了一下哥窑瓷器的特点。专家指出,像这件瓷器一样,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哥窑瓷器都会有开片现象,而且瓷器表面泛黄的特征也非常符合哥窑的风格。听到这里,观众们纷纷点头,认为这件瓶子可能就是宋代的真品。然而,专家话锋一转,表示虽然开片的特征是符合的,但瓶子的器型却有问题。他指出,三连瓶这种形态出现在明代才较为常见,尤其是乾隆时期更是流行,而在宋代并没有这类三连瓶。因此,单凭瓶型就可以初步排除它是宋代哥窑的可能性。

老太太听到这一点,立刻表达了疑虑,坚称自己带来的就是宋代的哥窑瓷器,并认为器型问题可能是因为尚未发现相关文物。专家接着指出了这件瓷器上的第二个问题:瓶底的款识错误。专家解释道,瓷器底部的款识是鉴定瓷器年代和产地的关键,而这件瓶子底部刻有“汴京官窑”四字。然而,汴京是北宋的都城,按理说北宋时期并没有“汴京官窑”这一说法。这四个字显然是后人仿制时错误地加上的,进一步证实了这件瓶子并非宋代真品。

但老太太并不接受专家的结论,她继续反驳道,自己带来的瓷器完全符合哥窑瓷器的独特特征:“紫口铁足”和“金丝铁线”。她进一步指出,这个瓶子的大开片、小开片的搭配、金丝泛红和铁线泛蓝的特点,都是哥窑瓷器的标志。老太太自信地表示,如今的仿制品很难达到如此精致的工艺,甚至在她查阅相关资料时,也从未见过类似的例子。

老太太的这些论述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关注,主持人也忍不住赞叹她对哥窑瓷器的独到见解。紫口铁足的确是哥窑瓷器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说法早在明末时期就已被广泛引用。哥窑瓷器釉色粉青或灰青,胎色较黑,口沿釉液流下,隐隐露出胎色,因此被称为“紫口铁足”。至于“金丝铁线”也是哥窑的一个重要辨识特征,因其纹理呈现深褐色的大纹片和黄褐色的小纹片,具有很高的辨识价值。

尽管老太太的解释似乎非常有理,但专家仍然表示,这些文字描述只能部分反映哥窑瓷器的特征,不能作为判断真伪的唯一标准。最关键的还是需要亲手感受和比对,专家认为老太太可能并没有亲自接触过真品的哥窑瓷器,因此她未能完全掌握其质感和工艺细节。专家进一步表示,虽然老太太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从质感、工艺和款识来看,这件三连瓶依然是赝品。

最后,专家总结道,尽管五大名窑的瓷器在市场上极为稀有,但作为收藏者,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避免被现代仿制品所迷惑。老太太也表示理解专家的观点,并表示自己仍会继续学习和提升收藏水平。她还幽默地补充道,自己来节目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手中的瓷器是否真品,而是想通过这次机会向专家请教学问,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鉴定。

节目的最后,专家介绍了目前哥窑瓷器在市场上的价值。五大名窑的瓷器一直是收藏界的稀有珍品,每一次出现都会引发拍卖市场的激烈竞争。随着人们收藏兴趣的增加,这些瓷器的市场价值也在不断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太太表示,自己将继续用积极的心态学习和收藏,不断提升自己对文物的理解和鉴定水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7-3 04:14:57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 18:11 , Processed in 0.0079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