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军遇到难题,小战士毛遂自荐,成为长征中的英雄人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27 07:19: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红军遇到难题,小战士毛遂自荐,成为长征中的英雄人物                                                                               2025-06-26 14:33                                        

发布于:天津市
   
        1935年9月,红军在长征途中穿越了漫长的草地之后,逐渐逼近了腊子口。腊子口是连接四川与甘肃的重要关隘,这里地势险峻,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夹在两堵陡峭的悬崖之间,通行仅有一条狭窄的道路。国民党胡宗南部队中第十四师鲁大昌部的梁应奎率领一支兵力,坚守在这道险要关口,严防死守。

承担破路先锋任务的是由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率领的红军陕甘支队第四团。两人亲自带队进行实地侦察,发现敌军布防虽严密,却也存在两个明显弱点:首先,敌方碉堡没有顶盖,这使得从高处俯视攻击极具优势;其次,敌军兵力集中布置在关口正面,而两侧防御薄弱,尤其是山顶上完全没有驻军,而那峭壁高达80多米,敌军未设防,极具战术突破潜力。
经过分析,他们决定采取侧翼迂回战术,派人攀爬峭壁,从上方投掷手榴弹攻击敌堡,同时配合正面进攻,目标是以最小代价拿下腊子口。军事民主大会上,干部战士们踊跃献策,大家一致认为最难的环节是如何安全爬上那面高耸的峭壁,实现奇袭。

就在此时,一个外号“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站了出来,毛遂自荐愿意承担攀爬峭壁的任务。“云贵川”因其家乡横跨云贵川三省,且口音混合三地特点而得名。入伍前,他经常在贵州山区攀爬陡壁采药材、打柴,攀岩技术十分娴熟。

为了让首长和战友们放心,他当场表演了攀爬绝技:赤脚拿着一根长竹竿,腰间系着用绑腿绳结成的长绳,在竹竿顶端绑了一个坚固的钩子,钩住悬崖上的树根、岩缝和石头边缘,一步步快速向上攀爬,轻松登顶后又原路返回。他笑着说:“首长,我没吹牛吧!”众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轻如燕”的身手,认定这个任务非他莫属。

果然,这位天生的攀岩能手“云贵川”不负众望,顺利爬上了那座高达八十多米的峭壁。随后,红四团在王开湘、杨成武的指挥下展开正面猛攻,另一支由“云贵川”带领的队伍从侧翼迂回,先攀上峭壁放下吊绳,随后将其他干部和战士拉上悬崖,形成高地优势,控制了敌军碉堡。正面进攻的主力由六连承担,形成声东击西之势。
夕阳西下,几百名迂回的队伍利用砍倒的两棵大树搭桥,安全渡过湍急的腊子河,抵达敌人视线的盲区。领先的“云贵川”依旧施展猴子攀岩般的技巧,迅速登顶,并分段放下所有用绑腿绳扭结成的绳索,王开湘率领数百人抓住绳索紧随其后攀爬而上。
天色渐暗,山风呼啸,呼吸声和石块落下声交织着,红军迂回部队终于全部登上了悬崖顶。最终,在王开湘和杨成武的精心指挥下,红四团成功攻克腊子口战役,为陕甘支队打开了北上的通道。而那位出身贫农家庭、身怀攀岩绝技的苗族小战士“云贵川”,也凭借这次勇敢而关键的行动,成为了长征途中备受敬仰的英雄人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7:02 , Processed in 0.00807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