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朝有一位考生,落榜后不服气写了一首牢骚诗,结果成了千古绝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28 05:36: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宋朝有一位考生,落榜后不服气写了一首牢骚诗,结果成了千古绝唱                                                                    2025-06-27 16:45                                        

发布于:天津市
   
        北宋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青年才子,尽管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却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始终未能中榜。仕途的连番失意令他郁郁寡欢,于是他随手写下一首发泄心中不满的词作,以表达内心的无奈和愤懑。

没想到,这首本是抒发牢骚的词篇,竟然迅速在开封城内的大街小巷传开,因其华丽精致的辞藻而深受百姓喜爱。正是这首词引发了“洛阳纸贵”的盛况,同时也赢得了众多宋代著名词人的高度赞赏。那么,这位才子究竟是谁呢?

宋朝词坛人才济济,唐宋八大家中便有六位集中于宋代。他们大多受到了朝廷的重视,虽然有人仕途坎坷,但相比之下,像柳永这样连官职都难觅的,却显得更加凄凉。柳永出身书香世家,家族中曾有长辈担任地方官员,积累了不小的名声与财富。柳永的父亲曾在朝廷任职,官至工部侍郎,是位颇具权势的官员。
柳永自幼受父亲严厉教导,勤奋刻苦,毫无懈怠。或许正因长期浸润于书香门第的环境中,他早早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14岁时,他便写出了传世佳作《劝学文》,令人为之惊叹。后来因父亲职务调动,柳永随其辗转多地,期间游历名山大川,常常被眼前的美景吸引,流连忘返,偶尔忘却赶路的匆忙。

若柳永能一直保持这种诗意的游历和写作风格,他的仕途或许会截然不同。因为那时他的词风尚且符合科举的规范,未至于标新立异。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柳永频繁应试。20岁时,他顺利通过乡试,随后前往开封参加更高层次的考试,只要及第便能入朝为官。

然而,命运却对柳永不公。第一次参加考试,他便名落孙山。此时的他尚未完全放开自我,依旧拘谨小心,为了排解失落,他特地写了一首词来安慰自己。柳永不甘心失败,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未开考前,他便游遍各地名胜,写下诸多佳作。
几年后,他再次赴开封应考,自信满满,写出了优异的答卷,没想到依旧落榜。此时,柳永难免心生懊恼,但依然不愿放弃,决心扎根开封,务必中进士。接下来数年,他连续三次参加考试,但每次皆铩羽而归。

经历五次落榜后,柳永彻底放飞自我,为了排遣心头郁结,写下了千古绝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词中写道: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  
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他内心的失落与不甘。可柳永可能没料到,他接连落榜的根本原因并非才学欠缺,而是皇帝宋真宗对他的不满。宋真宗首次读到柳永的词时,觉得其辞藻华丽却缺乏雅致,反而流露出俗气。皇帝的评价直接影响了考官,使得柳永的名字无法登上金榜。

性格狂傲的柳永在接连受挫后,干脆放任自我,享受生活。然而,他的《鹤冲天·黄金榜上》一经流传,立即成为开封城的热门话题,百姓皆知其名。虽然未能科举成功,柳永凭才华却成为民间闻名的词人。
柳永只需在词中提及某位歌伎的艺名,那位歌伎便会瞬间走红于开封城,足见他的影响力之大。开封城内的动态自然引起宫廷达官贵人的关注,柳永的词也备受官员喜爱。然而,广泛的民众支持却引来宋真宗的忌恨。

《鹤冲天·黄金榜上》正是柳永为抒发自己五次落榜之痛而作,实际上是直指宋真宗的拒绝,因此皇帝对他愈加记恨,彻底断送了他的仕途。宋真宗去世后,柳永抱着一试的心态第六次参加科举,却发现继位的宋仁宗同样因当年柳永的牢骚词而对他心存芥蒂,结果仍未中榜。

不过,宋仁宗虽不欣赏柳永的牢骚,却愿意给他一些差事做。柳永最高曾任西京陵台令,负责皇家陵墓的管理与祭祀工作。年华渐长、心境渐稳,他逐渐减少抱怨,开始创作一些赞美宋仁宗的词作。
可惜的是,柳永的恭维并未打动宋仁宗,反倒被认为只是花言巧语,缺乏真才实学。宋仁宗对此颇为厌烦,令柳永仕途最终走到了尽头。这样,这位北宋的著名词人,因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倔强的个性,终其一生都未能获得官场认可,然而他却凭借众多传世名作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成为那个时代文坛不可磨灭的一笔。
信源:  
《中国知网》——《柳永为何写颂词走“霉运”?》 作者:陈歆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7-31 18:02 , Processed in 0.0084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