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俗语“不走三绝路,子孙后代富”,父母要记住给子女留后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05:38: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俗语“不走三绝路,子孙后代富”,父母要记住给子女留后手                                                                      2025-07-09 13:12                                        

发布于:天津市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家庭是否能享有大富大贵,首先取决于这个家庭是否懂得人情世故。当一个家庭富裕时,不能眼高于顶,轻视贫困者;若他人有困难,该伸出援手时,就要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在积德,也是在为后代积福。父母要牢记,在财富和地位上有所成就时,别忘了给孩子们留下后手。古人深信,生活中讲求的就是与人交往的方式、情理和道义。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得好人情世故,那他的前途会越来越宽广,子孙后代的福气也会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人情世故,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那么他们的财路很可能会越来越窄,甚至连后代的路都可能被堵死。

在古代流传着一句俗语:“不走三绝路,子孙后代富。”这句话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你知道这三绝指的是哪三条路吗?
一、不讲信誉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总是有一些人,他们的努力与野心不匹配。既想过上富裕的生活,却又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回报。这类人常常在社会中以不诚信为本,成了所谓的“老赖”。他们借钱后大肆享乐,一旦把借来的钱挥霍一空,就完全不打算归还。久而久之,他们的信誉越来越差,成了乡里乡亲的笑柄。
更为可怕的是,像这种不讲信誉的人,往往还会把家族的名声拉低,影响到后代。即使后代人本身诚实守信,但因其家族的臭名,往往也难以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古人常说,如果家族的信誉受损,子孙后代的路就会越走越难,周围的人也不会愿意为他们提供任何帮助。
二、爱占小便宜,不肯吃亏

在古代社会,总有一类人喜欢占便宜,特别是那些在与人交往时,总是想方设法从别人身上得益,却从不肯为别人做出任何回报。这样的人表面上看似机智聪明,实际上却容易被大家疏远和排斥。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这种人群都屡见不鲜。
古人认为,做事过于计较个人得失,不愿意为别人付出,即使一时能占到便宜,但从长远看,必然会给自己和后代带来不良的影响。在农村,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很重要的,只有在人际关系中留下好印象,才能获得大家的支持与帮助。而如果一个家庭从来不愿意分享,不愿意承担责任,其子孙后代也将无法在社区中立足,即使他们有才华,仍然缺乏社交网络与支持。
三、自私,别人有难时从不伸出援手

古代农村有一种风气,在村里有喜事时,大多数村民都会互相帮助。然而,也有一些人,他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往往会选择袖手旁观。当邻里请求帮助时,他们总是觉得麻烦,宁愿关上门,过自己的平静日子。这样的人,当自己遇到难题时,也难以得到他人的援助。

古人认为,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不仅会使家庭与社会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疏远,还会对后代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祖先有着这样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子孙后代即使拥有很强的能力,若缺乏社会支持,也难以有所成就。毕竟,社会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互相支持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家庭在邻里中没有任何帮助,那它的后代将很难走得顺畅。
总结
“不走三绝路,子孙后代富”这句俗语是古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保持人情,不能在任何时候都把路走得太死。如果能够遵循这些原则,不仅能保全自己,还能为子孙后代打下坚实的基础。直到今天,这些古老的教训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如果我们不走“三绝路”,经常在别人有难时伸出援手,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生活就会充满富贵和福气的可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8-3 04:40:22 |只看该作者
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
老人开心笑,胜似灵丹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23:35 , Processed in 0.00739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