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代词人的一首清凉消暑词,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4 12:12: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宋代词人的一首清凉消暑词,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2025-07-20 06:32                                        

发布于:河北省
   
     炎炎夏日里,有人摇起了蒲扇,有人脱掉了外衣,还有人叫嚷着,让夏天赶快过去。
这时节,人们嘴边最常挂着的,大抵就是那句 “这天可真热”。
可天公偏像个吝啬的财主,任凭暑气肆虐,就是不肯降下一场解暑的雨,只扯来几片薄薄的乌云,在天上晃晃悠悠,仿佛在糊弄焦灼的世人。
偶然间读到吴潜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的词句,一股清凉瞬间从心底漫开。
多希望一场大雨能如期而至,冲刷掉这满世间的暑气,让清爽重新包裹每一个角落。

《鹊桥仙·扁舟昨泊》

吴潜〔宋代〕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

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这首词的大意是:
昨天小船刚刚停泊靠岸,今天我就来到这独立于风中的高亭,极目远望,千里闲云连绵起伏。
这时,前面山头上一阵急雨飘过小溪而来,把人间燥热一洗而空。
暮色中寒鸦立在树梢,水鸟飞向天际,不无一种秋天惆怅的意味。
我那儿女们因为新秋的凉爽而兴高采烈,却没注意到,在不知不觉间,西风又起了,季节便又推移了。

吴潜,号履斋居士,南宋中晚期诗人。
吴潜的人生起点很高,22岁即中状元,为宋宁宗所重,一路青云直上。
吴潜两次为相,多有政绩。曾多次上书,建议理宗招贤纳士,改革朝政,罢黜佞臣,后因得罪权臣贾似道,被陷害致死。著作辑有《履斋遗集》。
此词作于词人新任之初或赴任途中。当时词人经历了频繁的调迁,却始终没有机会担当大任,可谓壮志难酬。这首词就表达了词人宦海沉浮的落寞心情。

“扁舟昨泊”三句点明词人泊舟于岸,登高远啸的情景。扁舟、危亭,一静一动,勾勒出一幅孤寂而辽远的画面。
目断闲云,更是将思绪引向千里之外,预示着词人心绪的飘忽与悠远。
“前山急雨”三句以急雨过溪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清凉。雨势之急,足以洗尽人间的暑气,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同时,也暗含了词人对于世事纷扰的厌倦,渴望如这急雨一般,洗净尘世的烦恼。
“暮鸦木末”三句写随着暮色的降临,词人看到了暮鸦栖于树梢,落凫飞向天际,这些景象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意融入景物之中,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萧瑟与凄清。
结尾三句词人笔锋一转,将视线转向人间。痴儿騃女们只知庆贺夏日的凉爽,却全然不知西风已悄然吹起,预示着秋天的真正到来。
此处,词人借痴儿騃女的无知,讽刺了世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漠视与无知。
此词布局巧妙,忧中求乐,乐中有忧,乐尽忧来,刻画了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士大夫在调迁频繁的仕途中所特有的心态,读来让人寻味。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08:16 , Processed in 0.0079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