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宋柳永与南宋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人物的情感世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 16:15: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北宋柳永与南宋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人物的情感世界                                                                               2025-08-01 11:59                                        

发布于:黑龙江省
   
                                    

说起北宋南宋的词坛,有两个名字总绕不开 —— 柳永和李清照。这两位,一个是在市井巷陌里写尽离愁的浪子,一个是从闺阁深院走到乱世漂泊的才女,看似不相干,却都把 “婉约” 二字刻进了骨子里。
先聊聊柳永吧。这人呐,一辈子没怎么顺过。科场屡屡碰壁,干脆就把自己扔进了烟花巷陌。你想啊,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天天跟歌伎舞女混在一块儿,心里能没有点复杂滋味吗?他写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可不是凭空瞎想的。据说有回他要离开汴京,一群相熟的歌伎来送他,船头码头上,脂粉香混着江风,姑娘们红着眼圈扯着他的衣袖,他自己喉头哽咽,想再说句什么,偏偏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后来把这场景写进词里,连标点都带着哭腔似的。
他的情感啊,就像汴河的水,看着柔,底下却藏着股子韧劲。写思念,他不说 “我想你”,偏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你能想象吗?一个大男人,为了心里那点念想,茶不思饭不想,衣裳越穿越肥,却一点不觉得苦。这种傻劲儿,搁现在怕是要被笑话,可在词里读着,就觉得格外真。他总爱在词里写 “浅斟低唱”,其实哪是真的贪恋酒色,不过是把那些说不出口的委屈、道不明的牵挂,都融进小曲儿里了。
再看李清照,这姑娘的情感世界,就像江南的天气,前半段晴光万里,后半段雨打芭蕉。少女时候写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点小女儿家的娇羞,藏都藏不住。听说她见着陌生客人来,慌慌张张躲到门后,手里还攥着刚摘的青梅,偏要偷偷回头瞅一眼,那眼神里的好奇与羞怯,怕是比满园春色还动人。
可谁能想到,后来金兵铁蹄踏碎了江南,丈夫赵明诚又撒手人寰。她的词一下子就变了味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读着都让人心里发紧。据说她那会儿住在破庙里,深秋的晚上,风刮得窗纸呜呜响,她翻遍了箱子想找件暖和衣裳,摸到的却是丈夫生前用过的砚台,眼泪啪嗒啪嗒掉在上面,晕开了墨迹。这种孤独,哪是 “寂寞” 两个字能说清的?
有意思的是,这俩人写愁,路子却不一样。柳永的愁,带着点江湖气,像醉汉在桥头哭,哭得大声,眼泪鼻涕糊一脸,可你知道他是真难受。李清照的愁,却像大家闺秀躲在帘后哭,肩膀轻轻抖着,眼泪掉在锦帕上,没声音,可那股子闷在心里的苦,更让人揪心。
有时候我总在想,要是这两位能隔着时空喝杯茶,会聊些什么呢?柳永大概会说,“妹子,你那‘知否,知否’写得真妙,就是太苦了些”;李清照或许会叹口气,“柳兄,你‘今宵酒醒何处’虽洒脱,怕也是强撑着吧”。他们都懂对方词里的那点弯弯绕绕,因为都是把心掏出来揉碎了,再写成词的人。
现在读他们的词,就像看老照片。柳永词里的汴河画舫,李清照笔下的海棠依旧,早就不见了踪影。可那些藏在字缝里的欢喜、悲伤、思念、孤独,却还活着。就像你我某天夜里突然想起某个人,心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原来千年前的他们早就替我们写过了。
或许这就是婉约词的魔力吧,不喊不叫,就那么轻轻巧巧一句,却能戳中人心最软的地方。柳永和李清照,一个在市井里唱尽风流,一个在乱世里独品苍凉,却都用最真的情感,给中国文学留下了最温柔的印记。
看完这些,是不是对这两位词人的情感世界有了更多感触?不妨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说不定就能发财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11:43 , Processed in 0.00714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