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一生从未打过败仗,是公认的军事家,三大战术让日军吃尽苦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07:14: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一生从未打过败仗,是公认的军事家,三大战术让日军吃尽苦头                                                                      2025-09-03 18:05                                        

发布于:河南省
   
                                    

《——【·前言·】——》

说起我们中国的军事天才,罗炳辉绝对算一个!这位云南贫农出身的将军,打了一辈子仗居然从没输过,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他那套“独门战术”把日本鬼子整得够呛,日军档案里专门给他打了标签:"此人作战无规律,极度危险"。这位厉害的军事家到底是如何做到屡战屡胜的呢?

打不死的"神行太保"

罗炳辉1897年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贫困农家,家里穷得叮当响。18岁那年,为了混口饭吃,他加入了当地的滇军。

谁能想到,这个为了填饱肚子当兵的穷小子,后来会成为让日本人胆战心惊的军事天才?

刚入伍时,罗炳辉就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天赋。他枪法超绝,据说能在百米外打中鸡蛋,而且百发百中!

训练场上,其他士兵还在瞄准,他的子弹已经命中靶心。这种神奇的枪法很快让他在滇军里出了名。

护国战争爆发后,罗炳辉带领部队英勇作战,一路从小兵升到了连长。北伐战争中,他指挥有方,屡立战功,很快就当上了团长。

到1929年7月,他在接触了共产党的思想后,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罗炳辉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带兵行军的速度。有一次,他率领部队一天急行军120公里,连下两座县城,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战友们惊叹不已,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神行太保"。这不是吹的,是真有这个本事!他常说:"兵贵神速,敌人想不到的,咱就做到。"

1930年,罗炳辉在龙冈战役中大放异彩。

当时国民党发动了第一次"围剿",罗炳辉指挥红军奇袭敌军重兵把守的阵地,结果把国民党的整个18师打得片甲不留。

这一仗,他的军事才能彻底显露无遗,成了红军中的风云人物。

长征途中,罗炳辉更是立下了不朽功勋。主力红军需要渡过乌江,敌人却步步紧逼。

关键时刻,罗炳辉挺身而出,率领仅有的2000人,硬是牵制住了敌人6个师的兵力,为主力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种以少敌多的本领,后来成了他的看家本事。

三大“绝招”让日军闻风丧胆

抗战爆发后,罗炳辉于1939年5月担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开始了他抗击日寇的辉煌战斗生涯。

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罗炳辉没有硬碰硬,而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一套又一套的独特战术。

1941年的金牛山战役,是罗炳辉战术天才的绝佳展示。面对日军的围剿,他首次运用了自创的"梅花桩战术"。

这招啥意思呢?就是把部队分散在相距2-3公里的范围内,点状分布像梅花一样。

日军一进来,就像掉进了蜘蛛网,前后左右都是埋伏,进退两难。日军以为抓到了中国军队的主力,结果扑了个空,反而被四面八方的火力打得晕头转向。

罗炳辉的第二绝招叫"火烧野牛战术"。他发现日军进攻时像头野牛一样横冲直撞,就专门设计了对付这种打法的战术。

他会在预定路线上设置火攻陷阱和定时爆破装置,等日军大队人马进入伏击圈后,突然引爆炸药,同时四面点火,把日军困在火海中。这招阴险狠毒,日军吃了不少苦头。

最厉害的是罗炳辉的"四两拨千斤战术"。这招源自中国武术的四两拨千斤,讲究的是借力打力。

他善于引诱日军分兵追击,然后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明明我方兵力不足,却能打得日军人仰马翻。日军指挥官看了作战报告后直摇头:"此人战术诡异,难以预测。"

正是这三大绝招,让罗炳辉在抗战中屡创奇迹。

日军特意在档案里标注:"罗炳辉作战无规律,极度危险,遇到其部队需谨慎应对。"这是何等的认可啊!敌人害怕你,比自己人夸你还管用!

铁血柔情的另一面

说起罗炳辉,战士们眼中总是充满敬意和亲切。他虽然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却从不摆架子,总是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有次行军,战士们走得又累又渴,罗炳辉发现了一口井,第一反应不是自己喝水,而是让战士们先喝。等所有人都喝完了,井水都快见底了,他才舀了一瓢水喝。

罗炳辉对战士们要求极其严格,训练从不马虎。他常说:"训练流汗,战场少流血。"

在他的部队里,每天都要进行实战化训练,枪法、体能、战术配合,样样不能落下。

有些新兵受不了,想偷懒,被他逮着就是一顿训。可训完了,他又变得和蔼可亲,拉着战士的手嘘寒问暖,问家里情况如何,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他还有个习惯,每次战斗结束后,总要亲自去看望伤员,给他们鼓劲打气。

对牺牲的战士,他总是亲自写悼词,有时候写着写着,这位铁血将军竟会偷偷抹泪。战士们都说:"跟着罗司令打仗,咱就是有福气!"

罗炳辉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高层的肯定,被评为36位"军事家"之一。

这可不是随便给的称号,能跟他并列的都是如林彪、刘伯承、陈赓、徐向前这样的军事奇才。

罗炳辉却从不居功自傲,总是说:"打胜仗靠的是战士们的英勇和聪明才智,我不过是个挥手的。"

传奇将军的最后时光

抗战胜利后,罗炳辉没能好好休息,就投入到了解放战争中。

1946年6月,他担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在枣庄战役中担任前线指挥。

这时的罗炳辉其实已经病得很重了。他有严重的胃病和高血压,经常疼得直不起腰,脸色苍白如纸。

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治疗,组织上也打算安排他去苏联疗养。可是当他得知解放战争即将全面打响,他毅然拒绝了:"战争关键时刻,我不能离开。"

枣庄战役打得异常激烈。罗炳辉虽然身体不适,仍坚持日夜指挥。

战役胜利在望的时候,他却突然昏倒在指挥所。战友们赶紧把他送到临沂医院,可为时已晚,这位传奇将军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罗炳辉牺牲时,全国解放的曙光已经出现,可他却没能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战友们悲痛万分,称他为"陨落在曙光之前的将星"。他走得太早了,年仅49岁,正是将军挥斥方遒的年纪啊!

想想罗炳辉的一生,真是传奇!

从云南穷苦人家的孩子,到叱咤风云的军事家;从未打过败仗,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三十年军旅生涯,指挥大小战役上百次,次次告捷!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谱写了一曲中国军人的英雄赞歌。

《——【·结语·】——》

罗炳辉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军事天才不仅有过人的智慧,还有“爱兵如子”的情怀。

他创造的战术至今仍有研究价值,他那"一生未尝败绩"的神话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传》、《新四军战史》、《中共党史人物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9-15 02:57:24 |只看该作者
阅读经典,体会经典,传承经典,传递正能量,提高自身的涵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5 22:25 , Processed in 0.0086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