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渔:诗赏雅石一孔禅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5 02:05: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梦渔:诗赏雅石一孔禅机                      2019-10-05 00:08                    

                          

洞里清风何处来

禅机悟境几时开

裁云戴首迷幽岫

敛雾承膝拭镜台

万象繁华空亦色

千秋演义喜随哀

无缘古圣齐天地

一孔光明任快哉

石人寂坐如峰,一孔洞明,幽心禅境,个中滋味,引人遐想。当然,最惹眼的,当属人物头部的这个洞,不禁联想到一个网络热词“脑洞大开”,意为想象天马行空,联想极其丰富、奇特,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脑洞大开”由“脑补”衍生而来。“脑补”源自日本动漫,本指观剧者在大脑里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补充或添加原剧中没有的情节或内容。后来词义扩大,对小说及其他艺术作品甚至现实生活中的情节、情景进行幻想、想象,也称“脑补”。

其实,玩赏石头本身就是一个开脑洞的过程,大自然创造的美,需要我们这些受众去脑补,才能完成审美意象的表达与接收,而且造物所为,超出人的想象与思维定式,因此,开脑洞去脑补画面或造型,是我们的基本步骤。

脑洞有大小,打破思维定式才能让脑洞开的更大,发挥更多想象力,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不过也不是一味天马行空就能大开脑洞,想象力需要素材的积累,那就是审美经验,对于石头而言,各种文化和艺术的修养是必修课,培育出一片艺术修养的沃土,才能生发想象力的花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到底,还是功夫在石头之外。

赏石功夫,除了审美历练之外,还需静心,有时候需要放空思想,才会有灵感迸发。

放空思想,也可以理解为某种开脑洞。好比这枚人物石,孔中无物,洞穿幽玄,自有一番玩味。

当今社会,各种资讯纷繁复杂,媒介手段也是高度发达,如果被这些光怪陆离时时占据了脑子,就缺少静心静思的修养了。久而久之,会使人心浮气躁,沉迷于快餐式的时尚文化消费,不能自拔。一有闲暇,便不停拨弄手机,成了许多人的常态,但对于赏石灵感的激发是一种弊端。静心能养心智,儒释道有类似学说,但我们真正做到,实属不易。不过这样才显得思考的可贵,才能提升赏石的境界。

因此,再观此石,仿佛面对一位禅定高僧,可以凝心神,敛静气,顿觉脑洞大开之妙。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6 01:58 , Processed in 0.0073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