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皇后,远嫁海外后,创造出一段辉煌人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04:53: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皇后,远嫁海外后,创造出一段辉煌人生                                                         2023-01-18 14:20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子一般是男人的陪衬,说得更为切实一点,女性是男权社会下的附属品。她们不允许上学、博功名,在平日里抛头露面也要受人指点,仿佛相夫教子才是她们一生的归宿。但是在一个中华传统的名著里,女子的角色十分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这就是《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社会的百科全书,几乎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全部风貌。

这本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荣国府是如何从一个辉煌的家族最终像大厦般倾颓的。其中贾探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在家族里,她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庶女,但是在后四十回中,她远嫁之后一改自己从前的颓势,开创了一段自己的精彩人生。
封建体制下的女性代表
很多人认为,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在今天仍然是看低女性的意思。女权主义者认为,真正受人尊重的女性是不需要通过和男性相比来证明女性地位提高的,今人有今人的看法。但是在封建王朝时期,这句话对女性是一句赤裸裸的褒扬,因为男权社会下,自然是男人占据主流,女人只能成为陪衬或者牺牲品。在贾府内部,虽是老太太坐镇,但是贾探春等人仍然不能摆脱封建礼制的压迫。

贾探春的一生是十分苦闷的,尤其是在未出嫁的时候。其一,贾探春的母亲是赵姨娘,赵姨娘是小妾,自己自然是庶女。庶出的女子在古代就是正妻和嫡子嫡女的奴仆,因此她十分悲愤。其二,贾探春因生于末世,又系女儿身,母亲弟弟十分的不争气,所以她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为此倍感痛苦。其三,贾探春揭露家族里自杀自灭时,“不觉流下泪来”,这一把眼泪里包含了她对家族的担忧和对自己未来的悲观态度。

改革先锋三小姐
贾探春和迎春、惜春不一样,她杀伐果决,办起事来雷厉风行。在凤姐生病期间,她统管全家上下,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包括自己的舅舅来找自己要钱,他也按照正常的惯例下发,绝不徇私枉法,当所有人都说她贾探春不孝之时,她却对外宣称,自己的舅舅只有王子腾,没有姓赵的。尽管她十分鄙视自己是妾室出身,但是在该用这个理由的时候,她毫不手软。

而且她的母亲和弟弟一直在给她拖后腿,但是她也没有留情面,把整个贾府上下的大小事务都办得十分妥帖。同样是掌管全家的一把手,凤姐就像是官僚主义猖獗的官宦,只对上头负责,如何苛待下人和委屈别人,她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贾迎春不一样,她是一名激进的改革先锋。她认为,要是想处理好事情,就一定要定规矩。后来在众人的支持下,她的改革初见成效,但是最终也没能挽救大厦将颓的贾府。

《红楼梦》中贾探春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这句话是她刚烈性子额真实写照,也是她这一生的不断哀叹的枷锁。

辉煌灿烂的后半生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摔碎给人看。《红楼梦》深谙此道,曹雪芹在写这部书的时候,为了让世人感受到这荒唐的世界和强烈的反抗精神,经常安排一些震撼人心的情节,比如说最心高气傲的晴雯活活病死,金钏儿被王夫人的冷血害死,秦可卿的悲参人生,这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女子最终都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了毁灭。

贾探春也是如此,按照曹雪芹的写作风格,贾探春的人生轨迹应该在管理贾府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高光时刻,再往后的情节就应该是下落的。但是后来由于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导致贾探春的人生被改写了,她竟然在异国他乡别有一番天地。因为海外的周家上京求亲,宫内的妃子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出嫁,便想从宗室女中挑选一个代替自己的女儿出嫁,谁料想探春自己主动站了出来原来,探春早就厌倦了贾府里的生活,她痛恨这个自己明明一身才能却无处施展,所以她干脆抛却了这里的生活,自顾自的去了海外。

加入周家的贾探春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后半生,她在那里挥斥方遒,大力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打算离开的探春没有任何留恋,她拜别了对自己有着教养之恩的贾母,头也不回的踏上了异国他乡的船只。在那里,她再也不是那个卑微讨好家族的三小姐了,而是一个诞下孩童的母亲,不仅如此,贾探春在那里进行了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把国内的事物治理的井井有条,成为了一国之母。

这后四十回在后人看来,是一个不合乎常理的结局,因为“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贾探春的人生本不开如此和顺。不管是不是因为高鹗水平有限,还是他笔锋陡转直下想给观众一个更好的结局,贾探春在后半辈子的灿烂人生相比于之前在大观园里的生活至少更加符合她本人的心志。

总结:
在贾赦欲纳鸳鸯之时,在场众人皆闭口不言畏首畏尾,唯独贾探春出面三言两语间将僵局打破,足见得她一节女流不畏强权,果敢坚强。贾探春和自己其他的姐姐妹妹不同,她更像是一个针砭时弊的改革家,在贾府管家理政的时候,她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领导者。和凤姐不同,她看到了贾府的破败之处,想要马上革除时弊,奈何贾府当时的情况已经积重难返,她以一己之力是无法撼动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厦豁拉拉的倒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14:54 , Processed in 0.00829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