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操空盒杀荀彧,世人都以为曹操奸诈,106年后才知曹操的睿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9 09:28: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曹操空盒杀荀彧,世人都以为曹操奸诈,106年后才知曹操的睿智                                                                     2024-12-10 13:30                                        

发布于:天津市
在中国历史上,
曹操
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许多行为常常被后人解读为奸诈狡猾,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
空盒杀荀彧
"一事。当我们跳出传统的历史叙事,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审视这一事件时,我们或许能发现曹操决策背后深藏的远见卓识。
荀彧,字文若,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谋士
。他在曹操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荀彧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为曹操的政治合法性奠定了基础
。此外,荀彧还为曹操举荐了一批杰出人才,如郭嘉、程昱、钟繇、司马懿等,组建了一个强大的智囊团,为曹操统一北方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重臣,却在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曹操以一种颇具戏剧性的方式逼死。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派人送给正在养病的荀彧一个食盒,荀彧打开后发现里面空无一物,随即心知肚明,饮药自尽
。这一行为在当时和后世都被视为曹操残忍无情、过河拆桥的典型例证。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荀彧之死是因为他坚持"忠汉"立场,反对曹操僭越称王。
事实上,在建安十七年,荀彧确实公开表示反对曹操接受九锡、称魏公的做法
。他说:"
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这番话无疑触怒了野心勃勃的曹操。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荀彧之死归结为他的"忠汉"立场,未免过于简单化了。
实际上,曹操早在接纳荀彧时就已经清楚他的政治倾向。
真正让曹操下定决心除掉荀彧的,是他背后所代表的庞大士族势力——
颍川集团

颍川集团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士族群体之一。
荀彧作为颍川士族的代表人物,其政治立场实际上反映了整个集团的利益诉求。
这个集团在汉朝时期积累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资本,自然希望维持现有的政治格局。他们支持曹操,是因为看中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希望借助他的力量来稳定局势,维护自身利益。

随着曹操势力的不断壮大,他与颍川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曹操志在革新,希望打破世家大族垄断人才选拔的局面,推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
这与颍川集团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在这种背景下,曹操称魏公、迁都邺城等举措,实际上是在试图摆脱颍川集团的掣肘,拓展自己的权力基础。
而荀彧的反对,则代表了整个颍川集团对这一趋势的抵制。
因此,曹操除掉荀彧,与其说是针对个人,不如说是对整个颍川集团的震慑。

曹操的这一决策,在当时看来无疑是残酷的。如果我们将视野拉长到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会发现曹操的远见。
在荀彧死后的106年,也就是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对政权的控制达到了顶峰。
以王导为代表的王氏家族掌控了朝廷内外的重要职位,甚至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意味着王氏与皇室共治天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5:57 , Processed in 0.00762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