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顾老舍宴请周总理,摆下2道菜,周总理打趣地说:你和颖超一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4 07:30: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回顾老舍宴请周总理,摆下2道菜,周总理打趣地说:你和颖超一样                                                                  2024-12-22 13:15                                        

发布于:天津市
   
       1949年,整个中国迎来了全面解放,此时此刻,所有远在大洋彼岸的同胞们都为之一振,多少年来,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去往了国外,得知全国解放,一批批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也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同年7月,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众多文人墨客齐集一堂,而周总理也出席了此次活动,望着荟萃一堂的作家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老舍回国,周总理多次拜访
活动开始前,周恩来锐利的目光一扫而过,随之却也有些失落地发出感叹:“哎!这么多的名人大家都团聚在一起了,唯独没有老舍先生,他要是在,这场活动也就完美了。”
1924年,老舍便去了英国,留在了伦敦任教,虽然在1930年曾经回国一段时间,但是,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老舍又去了美国讲学,因而这一次的文代会,老舍并没有去。周总理与老舍之间的情谊不同寻常,打听到老舍的去向之后,周总理便让曹禺赶快给老舍写一封信,催他快些回国,好让大家团聚。
老舍收到周总理来信时,因身体抱恙接受了一次手术,尚在休养阶段。可是,当老舍看完这封信,便顾不上手术后的安心休养,拖着虚弱的身体就买了回国的船票,于1949年就回到了祖国。

次年,周总理又组织了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老舍当仁不让成为了文联主席。两个月之后,周恩来便去了老舍家拜访,他这次拜访的目的不为别的,就想问问老舍有没有什么“新点子”,让大伙都看看热闹。
老舍也是毫不吝啬,将最近写的《龙须沟》话剧介绍给了周总理。《龙须沟》是通过对比新旧社会,来歌颂新中国和共产党的,周总理听了连连称赞,说道:“好,好,就按你说的这样写。”
周总理对老舍的剧本充分认可,这让老舍备受鼓舞,没过多久,《龙须沟》上演,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好评,老舍也因这部作品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作为老一辈的文学艺术家,老舍十分平易近人,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而周总理也是十分有主见、敢于提意见又充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或许这件事是两人一拍即合的原因。
有一段时间,老舍写的《茶馆》改了又改,托人拿来给周总理看,周总理从一些同志口中听闻了老舍先生的难处,便接过来仔细分析了一番。周总理看完《茶馆》剧本后,对着其他同志公开评价了这个剧本。
首先,周总理对老舍写的剧本持有一个肯定的态度,认为这个话剧艺术性极强,写的也是气势十足,对教育青年一定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而后,周总理也对这个剧本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提出了一些可能要修改的地方,比如某个地方写的不够详细,表达的意思不够直白等等。一番评论后,在场的人都对周总理肃然起敬。

然而,周总理却没有让在场的同志将自己的意见立刻反映给老舍先生,而是对他们说:“我的意见还要自己再仔细地推敲推敲,你们千万不要急于向老舍先生说,最后还是得我亲自去讲才好。”
周总理提出了意见,又仔细研究意见是否得当,最后还要亲自对老舍讲,这样便给了这位老艺术家足够的尊重。
二、周总理主动关心老舍生活,一同吃饭
在生活中,周总理也是对老舍百般照顾。1951年春,北京城已经逐渐变暖,而老舍先生却一反常态,穿着厚重的羊皮靴子去参加会议。这一行为被周总理看在眼里,他连忙上前询问,得知老舍先生落下了风湿的毛病后,便叫来秘书,将老舍的四合院屋子内地砖都换成木地板。秘书也不敢怠慢,没过几天便为老舍先生安排妥当,老舍见状十分感动。

直到1959年,老舍已经快六十岁的高龄了,身体状况越来越糟,有段时间还患上了严重气管炎。有一天,周总理前来拜会,这才得知老舍曾经患病却不曾告知,他略带愠色地对老舍的妻子说:“先生得了气管炎,怎么没有托人来告诉我呢?”老舍的妻子也是吞吞吐吐,这才说出了真相。
原来,老舍在得病后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愿意上医院治病,这才让起初的小毛病愈来愈严重。这一天,老舍和周总理秉烛夜谈,老舍希望周总理批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对此,周总理却选择了拒绝。
周总理对老舍说:“你是一位国内外都有名的作家,从社会影响上来说,你还是在党外工作比较好,发展的空间更大,才能多做对人民和社会有益的事情。”
老舍听后只得作罢,然而,他的心始终心系共产党,也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

和许多老一辈人一样,老舍虽然有着一定的积蓄,却也不愿意将太多的钱花费在吃喝上。他和老伴的饭桌上,往往只有面条、稀饭,就连下饭菜也没见几样。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老舍的妻子才想起来没有特意去买菜,急得团团转,说什么也要留周总理在家吃完晚饭再走。
周总理得知后,笑呵呵地说,只要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简单一点没关系。最后,老舍的妻子只是端上来一盘炒鸡蛋和一碟干鱼,周总理见到了老舍妻子的难堪,于是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和我们家颖超一样,都是知识分子出身,不会炒什么菜的嘛,这很正常。”
老舍的夫人见他如此说,心里的内疚感总算是消散了,三人一起坐下来好好地吃了顿饭。周总理一边吃饭,一边回忆起了过往。在最艰苦的时候,共产党人甚至要去刨树根、吃树叶,这些寻常的菜饭,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再好不过的。

1966年,老舍去世。去世前,他对身旁的人说,这一辈子,除了自己的夫人,就属周总理最了解我,还是周总理最了解我……老舍去世时,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但是,老舍先生留下的文学艺术瑰宝,将会被我们永远铭记,世代相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5:54 , Processed in 0.00747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