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铁岭清河水库浮出明清古城旧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5:4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铁岭清河水库浮出明清古城旧址
水库施工让“尚阳堡旧址”重现此为与“宁古塔”齐名的清代流放地


    一座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在水下淹没54年后,重新回到眼前。明清时期著名的流放地——尚阳堡旧址,由于清河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悄然浮出了水面。 7月3日,“尚阳堡旧址勘验行动”开始,省市相关部门的20多名勘验人员,开始了对尚阳堡旧址的勘验。不过,预计到本月底,这座古城将重新回到水下……
旧址发现皇帝御封的两块碣
    尚阳堡明朝时叫靖安堡,经历了始于后金,兴于清初,盛于顺治、康熙两朝。1958年,清河水库修建,将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城堡深埋水下。
    去年年底开始,清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始进行。原本库容9.7亿立方米的水库水位下降到不足一亿立方米。这使得沉寂在水下54年的尚阳堡重新浮上水面。
    当水彻底退去,眼前的尚阳堡旧址位于清河东部、杨木林子镇佟屯村西10公里的清河水库上游,占地约百亩。站在高处,可以很清晰地辨明旧址的轮廓和街道的东西走向。
    走进旧址发现,旧址上微微隆起的碎石瓦块,经过半个世纪河水浸泡,颜色已经呈暗黑色。三块磨盘深陷在淤泥中,但保存完好。勘验人员还发现了位置较为对称的埋在土中的当年皇帝御封的两块碣。当地的一位老人说,埋在土里的部分可能有文字记载。勘验人员决定,近期将会把两块碣挖出来,探寻其记载的文字。
    在尚阳堡旧址上,还发现了一座寺庙,据记载叫永安寺。虽然在水下过了50多年,但永安寺大殿遗址坐北朝南的遗址还看得清清楚楚。
    除此外,勘验人员还在旧址中发现了石碑、石磨、碾盘、古井、墙体、明清方砖、砖雕、瓦当、陶片、碗碟瓷片等大量的生产生活物品。
流放这的多是古代“知识分子”
    从1633年,30名犯人被流放尚阳堡开始,清代“文字狱案”、“科场案”等十余起事件中的500多位“知识分子”都被流放到尚阳堡。
    当时流放到尚阳堡的名人较多,其中既包括谪居尚阳堡的左懋泰、季开生、陈梦雷等知名人士,也包括与尚阳堡流人广泛联系、密切接触、流放辽阳、沈阳、抚顺、铁岭等地的流人,如著名高僧函可、湖广御史郝浴等人。
    当年的流人们,带着身体上的鞭痕,心灵上的创伤,背井离乡,徒步出塞,千里迢迢地来到塞外戍疆执边,他们及其家眷、子孙,泪洒苍天,血沃塞土,为这片土地的开发与保卫、民族的团结与融合、传播中原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著名高僧函可流放沈阳,建七座大庙,奔走在沈阳、铁岭、尚阳堡的山水之间,宣扬佛法,声名甚著。陈梦雷修《盛京通志》、董国祥修《铁岭县志》、函可的《千山诗集》、季开生《戆臣诗稿》、陈之遴《浮云集》、徐灿《拙政园诗集诗余》、孙旸《蔗庵集》、陈梦雷《松鹤山房诗文集》……
    尚阳堡流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廖晓晴先生在尚阳堡流人文化论坛上指出:尚阳堡流人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达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达则兼济天下、退则著书立说,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贡献余生的君子品格;精忠报国、爱国爱家的崇高思想。
老人忆尚阳堡的繁华时代
    上个世纪50年代并未保存尚阳堡的照片,只能通过几个老人讲述,想象当年的模样。
    现居养马大屯吴家沟村的75岁老人陈希坤说,陈家在尚阳堡生活过三代人,记忆中的尚阳堡街道整齐,有着高门槛的青砖门楼四合院一幢挨着一幢,门前立着象征威严和财富的石狮子。
    一条叫太碧河的小河从太平沟流出来,把村子分成南尚阳和北尚阳。在村子几处地势高的地方,有玉皇庙、娘娘庙、倒坐观音庙等五、六个庙宇,庙分前后殿,庙里有机关,赶庙会的时候,人们踩上机关,供着的佛像就能移到跟前来。
    三百多户人家,两千多口人,分住在西河沟、放牛沟、莲花沟和小河东的四个自然屯里。农作物主要是旱田的玉米、高粱、大豆,水田的水稻。这里的山立陡,这里的地溜平,这里的河水缓急。临道的学校、大车店、照相馆、镶牙所、缝纫铺、酒馆、油坊、豆腐坊摆满了一趟街。
    因修水库移民,迁到清河南岸西老谷峪村居住的农民李宝元老人回忆说:修水库之前的尚阳堡相当繁华,居西面开原庆云堡、北面威远堡、南面松山堡围成半圆形圈子的中心,周边百姓管这里叫“乡头儿”,灾荒之年请来“戏班子”、“跳大神儿”“耍戏法”的都在尚阳堡搭台子、打场子、设祭坛求雨消灾。
    曾浩 李炳忠 特派铁岭首席记者赵天乙
    记者新浪微博:憨憨小记,有新闻线索@我哦
相关链接
清代三大“流放之所”之一
    尚阳堡也是明长城下最北方的边堡之一,不过,它在明朝时叫 “靖安堡”,位于开原城东约20公里处,也就是现在的清河区杨木林子乡佟家屯南侧。
    历史上,尚阳堡战火不断,开原总兵曾在此会合叶赫女真3000兵而聚集成4万人马,成明朝四路大军之一路,攻打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后被努尔哈赤的萨尔浒大捷所瓦解。
    清朝建立后,这里更名尚阳堡。1633年成为了朝廷的发配免死人犯的流放地。一大批当时十分有影响的重臣高官相继被发配到这里,之后有很多人又被重新启用。这个特殊的地方,当时朝野上下,无人不知。顺治帝、康熙帝曾多次在“圣谕”中提及尚阳堡。
    清代,共有三大“流放之所”,一是今黑龙江宁安的宁古塔,二是卜魁,即现在的齐齐哈尔,三就是尚阳堡。
    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数百位因“触犯了文字狱”或“直言上谏”或“被陷害”的大臣、文豪被流放到尚阳堡。
    银冈书院被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学者定位为“东北第一书院”。它的缔造者就是个“流人”,名叫郝浴。郝浴26岁中进士,授刑部主事,28岁授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正在其仕途如日中天之时,1654年,受吴三桂陷害,带着妻子被流放到尚阳堡。
    因蒙冤而被流放到尚阳堡的还有编纂了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陈梦雷。
砖雕。
堆砌起来的明清方砖。
永安寺大殿遗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2-7-11 20:22:02 |只看该作者
家乡铁岭是名副其实的大城市,我骄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2-7-12 12:26:36 |只看该作者
俺也是大城市的,俺也骄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5 11:27 , Processed in 0.0090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