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2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七大著名孔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06:5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6-5-14 10:16 编辑

                                 全国七大著名孔庙




       一、曲阜孔庙

  孔庙又称文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 现在据说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现有纪念孔子的孔庙、文庙1300多座。

  其中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是最著名的。国内其他著名孔庙:北京孔庙、浙江衢州孔庙、云南建水文庙、南京夫子庙、天津文庙、福州文庙、泉州文庙、广东德庆文庙、四川德阳文庙等等。

  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的中央。据史料记载,在孔子辞世的第二年(公元前面478)鲁哀公将孔子旧居改建为祭祀孔子的庙宇。经历代重建扩修,明代形成了现有规模。前后九进院落,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庙内共有殿阁亭堂门坊100余座。孔庙内有孔子讲学的杏坛、手植桧,存有历代碑刻1000余块。

  孔府: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为孔子嫡长孙的衙署。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后历代不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衍圣公府。现有楼、厅、堂480余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孔林:孔林位于曲阜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家庭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97)四月已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历代墓葬10万余座,碑刻4000余通,桃花扇作者著名文学家孔尚任的墓葬亦在此。


     二、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始建于公元十四世纪的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笼络汉族的封建贵族和士大夫,下令袭历代旧典,命宣抚王楫于金枢密院建宣圣庙,祭祀孔子。据《元史•哈刺哈孙传》:“京师久阙孔子庙,而国学寓他署,乃奏建庙学。”至了元成宗铁木耳大德六年(1302),在今址正式建庙,于大德十年(1306)建成。根据“左庙右学”的礼制,同年在孔庙西侧,建国子监,又称太学。

十一年特诏命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块“加号诏书”石碑,现仍耸立在大成门前。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皇帝下诏恩准孔庙配享宫城规制,许孔庙四隅建角楼。元末,孔庙荒废。明永乐九年(1411年),又重新整治,并修缮了大成殿。宣德四年(1429年)修整了大成殿及两庑。嘉靖九年(1530年)为祭祀孔子五代先祖,增建崇圣祠。清乾隆二年(1737年)皇帝亲谕孔庙使用最高贵的黄琉璃瓦顶,只有崇圣祠仍用绿琉璃瓦顶。这时的孔庙已是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了。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祭孔的礼节升为大祀,孔庙也大规模地修缮。工程尚未完成,清朝被推翻,但修缮仍继续进行,到了民国五年(1916年)才最后竣工。至此孔庙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布局,成为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

  北京孔庙规模宏伟,占地广阔,约2.38公顷,古建筑面积约有7400平方米,现有房屋286间,前后共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序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崇圣祠五座建筑。大成门外东有碑亭、宰牲亭、井亭、神厨;西有碑亭、致斋所、神库、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据《国子监志》记载,致斋所和宰牲所之南原有更衣亭和更房各一间。

  大成门内系中心庙院,院内青砖铺地,苍松翠柏,古树参天。中间一条笔直甬道通向大成殿。甬道两旁浓荫掩映着十一座清代碑亭。甬道西南设有祭奠焚纸燎炉,甬道正中西侧还有一眼古井。甬道尽头是巍峨庄严的大成殿。它坐落在以汉白玉雕云头石柱栏杆的月台上。院内东西两侧各有庑殿十九间,左右对称,布局完整。东西庑北端有东西掖房各十间,南端有祭器、乐器库各十二间。东西掖房及两库均为L形平面附属建筑。

  孔庙珍藏丰富古迹众多,而以石刻最为著称。主要有进士题名碑、乾隆石鼓、十三经刻石以及明清石刻碑亭等。

    四、蓟县文庙



  蓟县文庙,位于县城西北隅,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泮池、登瀛桥、棂星门、名宦祠和乡贤祠等建筑。

  蓟县的文庙始建于隋:其一隋朝曾下诏“令州县立庙”,蓟县是当时三十六郡之一的渔阳郡,自然应有此设。其二,开科取土制度自隋唐开始,蓟县做为北方重镇,文人显达多得益于儒学。其三,儒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因此,修文庙也被视为培风脉、纪地灵、壮人文、正风俗的义举。

蓟县做为北方重镇,自然要“衙署齐备,庙堂俱全”,兴建文庙,亦属必然。

  金天会年间(1123年—1135),知州高遽重建大成殿三间和东西庑。金正隆元年(1156)渔阳知县史享吉对文庙进行了修缮;现存当时的《重修宣圣庙碑记》。明朝时,文庙有大成殿、东西庑、棂星门、戟门、宰牲房、神厨、神库等建筑及设施。明洪武九年(1376)重修,明成化十年(1474),知州汪溥,守备马宣,重建大成殿九间,新塑圣贤遗像。明嘉靖元年(1522)知州王遂建棂星门。明末文庙毁于兵火(《康熙蓟州志》有载)。到了清朝,历任知州于际清、胡国佐、董廷恩、余时进、张朝琮、赵锡蒲等屡次重修和增建。重修了大成殿、戟门、棂星门和东、西庑,增建了照壁、泮池、登瀛桥、名宦祠、乡贤祠、启圣祠、节孝祠、尊经阁等建筑。民国期间,又整修大成殿、东西庑和棂星门。棂星门外东、西各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道过街牌楼(今文安街)

  建国以前,蓟县文庙每年春秋二季,都有祭祀孔子的大型活动,各种礼仪在清道光《蓟州志》和民国《蓟县志》中均有详细记载。民国年间,文庙为蓟县师范女校所在地,建国后,为蓟县第一小学至今。

  蓟县文庙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面阔五间,前后出廊,用七檩。顶部为硬山筒瓦,台基为条石垒砌。殿前有月台,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台前石阶、俑路与戟门相接。戟门面阔三间,用五檩;顶部硬山,筒瓦;台基石料均为大青石。东、西庑台基与月台平,各五间,前出廊用六檩,硬山合瓦。大成殿、东西庑与戟门构成四合院。院内有五棵古松,虽院落不大,却给人以宏敞精致,堂堂正正之感。戟门东侧有名宦祠,面阔三间,墙壁上镶有赵孟頫书《醉翁亭记》碑。西侧为乡贤祠,戟门前有泮池,池上有并排石拱桥三座,称登瀛桥,建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泮池前有棂星门,石质,四柱三门。蓟县山川灵秀,人文天成,科甲鼎盛,代多名达,擅美京东。相传上古之广成子修炼于城北崆峒山,黄帝曾两次问道于此。汉初韩信的谋土蒯彻,三国时隐土田畴均出自蓟县。隋唐以来开科取士,蓟县更是人文荟萃,荣耀一时;有五代时“教五子,名俱扬”的窦燕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宋代第一宰相赵普。在明、清《蓟州志》中,列入进土、举人、贡生、监生名录的人数达785人。至今,在蓟县城中的奎星楼、文昌宫、学宫、书院、考棚、进士牌楼等旧名遗迹及文物建筑,无不反映了古代蓟县人民尊儒奉孔之风尚。


      五、四川德阳文庙



  四川德阳文庙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庙,素有“德阳文庙甲西川”之称,2001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阳文庙始建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当时在城东,后因年久失修塌毁。明洪武元年(1368)又重建于城南东隅及德阳城区南街现有位置。经成化、弘治、万历年间的多次修葺,已有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三楹)、崇圣祠(三楹)、东西庑(各三楹)、节孝祠、孝子祠、乡贤祠、名宦祠、名伦堂等建筑,明未又毁于兵燹。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又重建,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又进行过多次修建和修葺。清道光二十八年至咸丰五年(1848年~185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的基本格局。

  德阳文庙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有古建筑20余处。文庙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中轴对称布局,建筑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排列,由南向北中轴线依次为:万仞宫墙(照壁)、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大成门)、礼乐亭、大成殿、启圣殿。两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东西庑、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等。庙前为文庙广场,庙北有后花园。

  德阳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坐落在文庙中院,整个建筑雄伟、庄严、华丽,是文庙庭院中建筑最高、体量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建筑,它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33.97,进深四间14.78,通高21,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面系黄色琉璃瓦覆盖,正脊饰以飞龙,中间置宝顶。殿内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和祭孔祭器、礼器、乐器陈列,有烛台、爵、镫、笾、簋、豆、硎等祭器、礼器,牛、羊、豕三牲俎,以及祭孔时演奏中和韶乐的编钟、搏钟、编磬、特磬、琴、瑟、箫、笛、埙、鼓、祝(起乐之器)、敌(终乐之器)等乐器及指挥乐舞场面的麾、节等。殿前有宽阔的拜台,可观赏场面盛大、古朴典雅的仿古祭孔乐舞。清代以来,大型祭孔活动,每年两次,时间为每年仲春上旬丁日和仲秋上旬丁日。1990年以来,德阳文庙按照清代格局和礼制恢复了祭孔乐舞表演。

  德阳文庙以其宏大的规模,完整的建筑群,严谨的布局,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文庙的代表性建筑。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在考察了德阳文庙后指出:“德阳文庙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认为:“德阳文庙规模大,保存完整,特点非常突出,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德阳文庙的建筑在全国文庙中占有重要地位。四个礼乐亭位于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的中轴线两侧,排列在一条线上,内侧两座为双檐六角亭,外侧两座为双檐四方六角亭,造型各异,别具一格,在全国文庙中独一无二。1949年冬月,贺龙元帅在德阳文庙参加德阳解放仪式后,指着礼乐亭说:“这样的礼乐亭在全国文庙中实属少见,要好好地保护”。万仞宫墙(照壁)30,高11.64,比北京孔庙照壁高大,属国内地县文庙中最高大的万仞宫墙。棂星门为八柱五间五楼冲天柱式石牌坊,造型别致,雕刻精美,是南方文庙石刻棂星门中的精品。泮池中置三座单跨石拱桥,桥为梯步拱面形,中间桥跨度为14.9,左右两边桥跨度为13.8,为其他孔庙所少见。“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为砖式重檐枋,具有南方建筑风格,这与国内地县文庙中普通的木坊比较,独具地方特色。文庙后花园保存完好,这在文庙中极为罕见。


    六、广东德庆学宫


  在岭南西江之滨的德庆县城,屹立着一座庄严雄奇的古代建筑,它就是现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庆学宫。它是历史上德庆府的地方官学,是祭祀孔子和生员上学的场所,故学宫又称孔庙。

  据清光绪《德庆州志》载:宋时,德庆称康州。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在康州诏置孔子庙,建于子城东五里的紫极宫故址,庆历三年(1043),知州事李仲求重修,元丰四年(1081)迁今址。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十一月,以康州诏升为府,名德庆府,是为德庆府孔子庙。庆元初(1196年),知府事赵师瑟置书籍学田。淳祜间(1241年~1252年),知府事陈宿、冯光递有增置。

  元至元元年(1264),被大水冲圮。大德元年(1297),教授林舜咨重建大成殿、两庑、殿后建尊经阁,下为议道堂。延祜间(1314年~1320),同知王荣祖、教授陈绍祖,徙尊经阁于殿前,为戟门,建明伦堂于殿后。

  明洪武九年(1376)改为州学。正统元年(1436)修殿前庑,建重门及云章阁、塑宣圣、四配、十哲像。六年(1441)知州周冕复塑两庑先贤像。弘治三年(1490)知州王淮重建尊经阁,列号舍于学东。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州吴汝新重建殿前庑,改砌泮池。万历三十一年(1603)雷震圣殿(大成殿),署州陈益谟重修。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知州李育熊修戟门、两庑。五十六年,知州张安鼎修大成殿。五十八年,以明伦堂改启圣祠,移建明伦堂于文庙东,并建义学。雍正元年(1723)改启圣祠为崇圣祠,并重修。嘉庆二十二年(1817)修棂星门、石栏、两庑及尊经阁。光绪二十九年(1903)建尊圣义祠。

  清末民初(1909年~1912),废科举,在学宫开设高等小学堂。民国十五年(1926),改称县立第一小学校。

  德庆学宫形制甚备,今已形成的格局分东、中、西二路,其建筑规模极为宏伟。占地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在长达约144的南北中轴线上,由南而北组成一个长方形阵势的建筑群体。中路由石栏、棂星门、泮池、大成门、东西庑、杏坛、大成殿、崇圣殿、尊经阁;东路由明伦堂、萃秀堂、魁星阁,西路由尊圣义祠等建筑物所组成。

  大成殿气势雄伟,为重檐灰瓦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五开间。宽17.36,深17.53,平面呈正方形,面积304.3平方米,殿高19.4,保留着宋、元两代木构建筑的风格和特点。殿脊灰塑,造型简朴。殿内粱柱结构,为元代重建时的原物。明间四根木质金柱不到殿顶,以12组斗拱承托平棋,起抬梁作用,呈“四柱不顶”之势。殿内梁架为减柱造用大内额.左右两侧重檐下,均采用大丁伏结构,各省去中间两柱,使殿内减柱四根,为国内孤例。下檐斗拱七铺作单抄三下昂,其出跳总长度达122分,居全国唐、宋同类斗拱之冠。

  德庆学宫大成殿,是我国宋、元木构建筑不可多得的实例,对研究南方宋、元木构建筑和艺术有重要价值。我国已故著名的古建筑学家龙庆忠教授,为大成殿题词“四柱不顶”。19916月,国际建协副主席、清华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吴良镛教授考察后,誉之为“国之瑰宝”,并挥毫写下“学宫大德不朽,人文永庆日新”的题词。1996年夏,古建专家、东南大学郭湖生教授考察后,为大成殿题词“南海明珠,巧侔般尔”。19986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考察后,即席题词“德庆学宫,古建瑰宝”,均对德庆学宫大成殿的建筑技艺予以极高的评价。

  德庆学宫,于19627月被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1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光绪《德庆州志》典礼篇载:先师以岁春秋仲月上丁行释奠礼。主祭、视割牲、省斋、盛、纠仪、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司馔、司赞、通赞、引班,所用人等与祭社稷坛同,在城文武与祭亦同。行礼位次复女口之。致斋二日,用白纸黄缘墨书祝文,送至神库案上,安设如仪。前一日有司饬庙户洁扫殿庑,视割牲官公服诣神厨,视割牲如仪。正献官率执事入学习仪,教官率乐舞诸生入学习舞习吹。祭祀活动的所有典礼仪式,均遵照朝廷部颁的礼仪标准举行。

  七、云南建水文庙



  建于元至元二年(公元1342),迄今已有660多年的历史。经明、清两代扩建,占地达114亩,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宫殿式,仿照曲阜孔庙的格局建造,有1殿、2庑、2堂、2阁、5祠、8坊,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步入大门为肃穆的“太和元气”坊,迎面为20余亩的“学海”(泮池),塘内碧波荡漾,四周柳丝轻拂,池中建有思乐亭,左、右有“礼门”和“义路”。步入棂星门,有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祟圣词、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

  大成殿建于明弘治年间,28棵柱支撑全殿。前檐12棵为石拄,每棵高5,重达5000公斤,用整块大青石雕成。大门左右2棵檐柱雕巨龙盘绕,称为“石龙抱柱”。正面22扇格子门所雕飞禽走兽,形态各异.玻璃瓦的屋顶,光彩夺目。庙宇周围古柏森森,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有“金碧壮丽甲全滇”之美誉,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5-2 07:32:38 |只看该作者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4-5-2 10:14:26 |只看该作者

    游三孔孔府孔林孔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4-5-2 22:09:43 |只看该作者
仰至圣圣人圣迹圣观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5-2-13 08:05:51 |只看该作者
赞!好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5-3-26 18:41:33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5-2-13 08:05
赞!好贴!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5-3-26 18:41:50 |只看该作者
zxcvb 发表于 2014-5-2 07:32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

说得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5-3-26 22:34:19 |只看该作者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赞!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5-4-15 12:39:21 |只看该作者
好帖!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16-5-14 10:13:55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多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5 13:40 , Processed in 0.01089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