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一、继承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都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守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丢掉老祖宗,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这一思想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性质、执政宗旨、执政使命、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环境、执政途径、执政方式、执政保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规律性认识,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大基本方略,涉及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保证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闪烁着新的共产党执政的真理光辉。这一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道路、建设阶段、建设战略、建设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脉搏,真实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气象,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自觉地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能够有效地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闪烁着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真理光辉。这一思想致力于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发展状态、发展道路、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了全新选择,闪烁着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光辉。 传承文明。一棵大树,只有根深千尺才会枝繁叶茂;一个民族,只有善于从历史和其他文明中汲取营养才能生生不息、薪火相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一切行为活动的文化基因。治理中国这样的大国,岂能没有文化传承意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精神追求、政治智慧、历史经验。升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也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典型的中国色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积极借鉴别国治国理政经验,展现出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滋养。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
二、创新性一种理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一种思想,唯有引领未来,方显磅礴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与时俱进。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思想,创新的实践产生创新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创新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答时代课题,创新性地总结了时代发展特点,高度概括了中国实践、中国经验,集中凝结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原所长杜进森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中国新的发展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国家实践相结合,体现了紧随时代进行创新的能力。 引领未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大势,站在人类发展前沿引领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为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解决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从五个维度解读了新时代的深刻内涵,从“继往开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到“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层层深入,既立足现实,又高瞻未来,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走向的美丽画面,催人奋进,令人向往。我们要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的战略安排,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特别是要保持各项战略、工作、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前瞻性,一步接一步,连续不断朝着我们确定的目标前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突出的理论品格。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体现了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真挚情怀。这一思想不忘初心,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为人民造福,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会议主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戴木才说,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为民理念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执政目标、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等治国理政的要素之中。 践行宗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有更高期待,对我们的工作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仅仅解决一般的物质文化需求问题,而是努力满足更高层次上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享有民主的权利和法治的环境,能够享有更高层面的精神生活,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我们不仅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让人民群众真正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还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能够愉快健康地生存和发展。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017年10月25日下午,中央领导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合影留念。这是习近平同志与代表亲切交谈。 四、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理论创新,又把理论创新放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有力地指导实践,是一个完备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实事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论断。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事求是地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重大判断;根据发展了的新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等,无不体现着我们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品格。 把握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探索规律、自觉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要求谋划事业发展,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如何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和政治建设,提升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做出了科学论断。实现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党的领导理论的重大创新,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有了更高更自觉地把握和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科学界定,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自觉把握和遵循。抓准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找准了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向和办法,我们党就能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做到纲举目张,做到胸有成竹从容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世界观、价值观,也是认识论、方法论,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最新成果,以一系列开时代先河的创新创造创举、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部署、一系列令人深为叹服的战略运筹,为当代中国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四、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理论创新,又把理论创新放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有力地指导实践,是一个完备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实事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论断。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事求是地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重大判断;根据发展了的新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等,无不体现着我们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品格。 把握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探索规律、自觉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要求谋划事业发展,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如何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和政治建设,提升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做出了科学论断。实现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党的领导理论的重大创新,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有了更高更自觉地把握和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科学界定,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自觉把握和遵循。抓准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找准了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向和办法,我们党就能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做到纲举目张,做到胸有成竹从容自信。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20:51 , Processed in 0.02353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