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一仗:麦克阿瑟被赶回到清川江以南 2020-01-17 20:40
文章摘自:人民网,作者:孟昭庚。 一 1950年10月19日黄昏,彭德怀与前来为他送行的高岗、邓华、洪学智等人握手告别后,即钻进吉普车。待随行参谋杨凤安和警卫员郭洪光、黄有焕都上了车,司机一踩油门,汽车冲上了鸭绿江大桥。同彭德怀一起过江的还有他从中央军委要来的通讯处处长崔伦。崔伦坐着卡车跟在吉普车后面,车上载有电台。 ![]()
抗美援朝 汽车在雨雪中进入朝鲜边境城市新义州。因不时有敌机空袭,市区一片黑暗,很少有行人。由于匆忙出发,没把翻译带上,语言不通,无法问路,汽车只得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下。正焦急间,朝鲜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永受金日成首相委派前来迎接。他告诉彭德怀:“今天敌人占领了平壤,现在金首相已撤离德川,请彭司令到水丰发电站与金首相联系具体会面地点。” 在与金日成取得联系后,彭德怀于20日傍晚又乘车向平安北道昌城郡北镇出发。经过一夜行程,21日黎明前到达金日成指定的会晤地点———位于东仓和北镇之间山沟内的小村庄大洞。彭德怀与金日成见面后,金日成说:“我代表朝鲜党和政府及朝鲜人民,热烈欢迎彭德怀同志!”随即两人便紧紧地、长时间地拥抱在一起。 金日成引导彭德怀进入一间简陋的会议室,在一张桌子旁坐下。墙上挂有朝鲜军用地图。 彭德怀首先转达了毛泽东、周恩来对金日成首相的问候,接着便谈了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战略方针和作战部署。他说:“志愿军第一批入朝作战部队为12个步兵师、3个炮兵师,此外还有高射炮团、工兵团、汽车团等部共约25万人。另外,还有24个师正在调集,作为第二、第三批入朝作战的部队。我们入朝前打算先在平壤、元山一线以北,德川、宁川一线以南地区构筑防御工事,阻敌北进,以保持一块歼敌基地。希望人民军继续组织抵抗,尽量迟滞敌人前进,掩护我军开进。” 金日成面露笑容,对毛泽东、中共中央做出的出兵决策表示感谢。他感动地说:“我们处在危难之时,真正理解、同情我们的是中国人民和毛泽东同志,真正敢于支援我们同最凶恶的军事强国战斗、反对侵略的是你们……”接着,金日成坦率地告诉彭德怀:“美国侵略者是武装到牙齿的,飞机、大炮比我们多,还有原子弹。这几天敌人进攻很迅猛,恐怕你们很难到达你们预定的防御地区了。” 彭德怀眉头紧皱,说:“不错,敌人进展的情况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我们准备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变更一下我们的部署。”稍停,他问金日成:“人民军迟滞敌人的情况怎么样?” 金日成说:“敌人的兵力占优势,炮火又强,还有大批飞机,我们部队迟滞敌人进攻的势头,是很困难了。” 彭德怀问:“人民军现在的兵力还有多少?” 金日成苦笑一下,说:“美国军队9月仁川登陆后,把人民军的两个军团十几个师隔断在‘三八线’以南,使之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我不瞒您彭总司令,现在仅仅有三个师在手上,一个师在德川、宁边以北,一个师在肃川,一个坦克师在博川,还有一个工兵团和一个坦克团在长津附近。阻隔在南边的部队正在逐渐地往北撤。”彭德怀在对人民军的情况大致了解之后,深深地感到,目前只能依靠志愿军首批部队四个军二十几万人马,来对付敌军的攻势了。 接下来,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又与金日成商量了关于组成朝中部队联合指挥部的问题。双方首先确定把志愿军司令部设在大榆洞。 嗣后,中朝两军联合司令部成立,根据斯大林的应由中国同志为正、朝鲜同志为副的意见,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金雄(时任朝鲜人民军前线司令部司令官)为副司令员,朴一禹(朝方全权代表)为副政治委员。 会谈结束后,彭德怀想和中央军委以及邓华等人联系,但他带的电台车却还未赶到。原来,20日夜间,装电台的大卡车虽与彭德怀乘坐的吉普车一起出发,但跟不上吉普车,时间不长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后来又走岔了道。此时此刻,彭德怀身边只有五个人了:一个司令员、一个参谋、一个司机、两个警卫员。敌情不明,上不通中央,下不联部队,急得彭德怀在茅屋内踱来踱去。他索性跑到房后小山头上去眺望,希望能发现志愿军的先头部队。但他所看见的全是身背各式包裹,沿着山路向北逃难的人群。 二 朝鲜多山,志愿军千军万马一入朝境,汽车便拐上了山路。为了避免被敌机发现而遭轰炸,汽车行驶一律不准开大灯。盘山公路崎岖狭窄,还有几路纵队的步兵同行,汽车像一只大蜗牛似的,在山道间缓缓地爬行,有时还出现翻车事故。 此时,有许多朝鲜人民军的官兵和老百姓在往后撤。他们有的步行,有的坐着汽车,还有的赶着牛车,把本来就很窄的道路挤了个水泄不通。当时,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和其他同志都身着朝鲜人民军军装,这些朝鲜人还以为他们也是人民军呢,便和他们争道抢路,不肯谦让。 路上,志愿军越往前开,遇到的朝鲜老百姓和撤退的人民军官兵就越多。尽管穿着人民军的军服,脑门子上也没刻着志愿军的字样,可是由于志愿军的武器跟人民军不同,而且是大部队行动,有的人民军军官还是猜出了他们是中国军队。有个朝鲜人民军军官跑到洪学智的联络员跟前问:“你们是中国军队?” 联络员:“是的。” 问:“你们有飞机?” 答:“没有。” 问:“有大炮吗?” 答:“不多……” 这位军官听了直摇头,说:“没有飞机大炮,要打美国鬼子,不行啊!” 10月21日下午,由通信处长崔伦带的电台车终于赶到大洞。彭德怀当即发出他入朝后第一道给毛泽东、高岗并邓华的急电,报告他与金日成见面的情况。鉴于美军速进,志愿军已不可能进入原定防御地区的情况,彭德怀向毛泽东提出:“目前应迅速控制妙香山、杏川洞线及以南构筑工事,保证熙川枢纽,隔离东西敌人联络,异常重要。”“我能确实控制熙川、长津两要点,主力即可自由调动,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击东面或西面之一路。”“请邓(华)、洪(学智)、韩(先楚)三同志带必要人员速来我处商筹全局部署。” 彭德怀的这一意见和10月21日凌晨3时毛泽东给他的电报指示精神正相符合。毛泽东的电报大意是:要充分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歼2至3个甚至4个南朝鲜师。如果我军能利用夜间行军作战,敌人虽有大炮飞机,仍不能给我军太大的杀伤和妨碍,我军可以继续进行野战及打许多孤立据点。 毛泽东的这一指示精神,因电台未到,彭未能及时接到。 毛泽东看了彭德怀发给他的电报,于10月22日致电邓华等表示同意彭德怀的意见,说:“敌进甚速,请照彭电立即用汽车运一部分兵力去占领妙香山、杏川洞,先运几个营去也好。”毛泽东令邓、洪、韩迅速与彭会合,“在彭领导下决定战役计划并指挥作战。”毛泽东又电示彭德怀和邓、洪、韩:“此次是歼灭李伪军几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望彭、邓精心计划实施之。彭、邓要住在一起,不要分散。”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驻地大榆洞,原为朝鲜一座有名的金矿。一边山坡地上有几处木板房,是破旧的工棚,志愿军司令部就设在其中的几座工棚里。 10月21日夜里彭德怀在大洞与金日成分手后便来到这里。 为了保证赴朝第一个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彭德怀在过江前曾规定各部入朝后要控制电台,封锁消息,严密伪装,夜行昼宿,隐蔽地向指定的作战区域开进。由于朝鲜北部山高路窄,加上美机袭扰,志愿军进入朝鲜后,前进速度很慢。 彭德怀21日夜间初到大榆洞时,对各军、师现在处在什么位置都弄不清楚,一时仍无法联系上。如果按照原先的部署,部队继续开进,不但不能完成任务,反而可能吃亏。想到这里,彭德怀又开始焦躁起来:“他娘的,两手空空又聋又瞎叫我怎么打仗?” 22日天亮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终于从北面率先赶到大榆洞。年轻的一一八师师长邓岳仅有三十二岁,他根本没有料到自己能在这里遇见彭总,更未想到他的部队将会成为整个志愿军的前锋。得知彭总在此,邓岳赶紧前去报告部队情况。 “好!”彭德怀高兴地在邓岳的肩上一拍,“总算把你们盼来了!” 邓岳心里也热乎乎的,他报告说:“彭总,我师共有13000余人,先头部队已到达大榆洞,现在只听到炮声隆隆,但与军部无法联系,前线情况也不清楚,请彭总指示。”彭德怀严肃地告诉邓岳:“现在人民军正在撤退,敌人在跟踪追击,情况很危急。你师赶快到温井占领有利地形,埋伏起来,形成一个口袋,大胆把敌人放进来,然后猛打,狠狠打击一下敌人的气焰,掩护我军主力集结。你们师是打头阵的,出国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邓岳激动地说:“请彭总放心,一定打好!” 此时,南朝鲜第六师主力已经占领熙川,正向温井冒进,其中一个团已经到达大榆洞的后方,可以说,彭总的指挥部与南朝鲜部队是擦肩而过! 10月22日晚上,邓华、洪学智等领导陆续抵达大榆洞与彭德怀会合了。当夜,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正式组成,邓华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洪学智任第二副司令员,韩先楚任第三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随即,召开了第一次作战会议。大家觉得,从敌兵分散、毫无顾忌多路北进的情况看,敌还没有知道志愿军已经入朝。同时,大家一致认为,目前志愿军企图一仗歼敌两三个师是很困难的,彭德怀提出的把阵地防御战,改为以军和师为单位,适时捕捉战机,分头歼敌一二个团,求得数个战斗歼敌一二个师的打法比较切合实际。 三 抗美援朝第一仗在10月25日晨打响!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纪念日。 这天上午10时左右,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室里气氛十分凝重。墙壁上悬挂的巨幅作战地图上,从温井伸出的一支蓝色箭头正指向两水洞,它标示的是南朝鲜军第六师第二团的部队。 作战地图上,从北镇伸出的两支红色箭头像钢钳,将两水洞夹住。这是志愿军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的兵力部署。据师长邓岳早上来电称,敌一部分兵力和火炮正从温井顺公路大摇大摆开进两水洞我方埋伏区域。这预示,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仗就要打响了,恐怕现在已经开始厮杀了,结果将会怎样?彭德怀等人在等待消息。 10月24日,当美第八集团军渡过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清川江时,作为麦克阿瑟忠实信徒的南朝鲜第六师师长金钟五准将,就像条疯狗一样不顾一切地率部狂奔,直达距鸭绿江不远的一个村庄才停住脚步。在他看来,赫赫有名的“麦帅”关于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荡平北朝鲜的估计是不会错的,不管前边遇见什么对手,一律消灭之。对此,军团长刘载兴发报提醒他:“据谍报称,前边出现众多的中国兵,要注意,他们惯用‘拉瓦(口袋)战术’。” 金钟五不以为然,说:“天色已亮,我不认为中国人会冒着空袭的危险向我们进攻,如果他们胆敢这样做,我们会很容易地消灭他们!”于是他下令,第二团的第三营加一个炮兵中队乘车继续前进。 南朝鲜第六师部队所要通过的地区是山地,大小山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有的地段还是由悬崖、峡谷与大片原始森林构成的险峻的山岳地带。我们的大部队在这里设伏是很难被骄横之敌发现的。 志愿军第一一八师师长邓岳,按照彭德怀的部署指挥所部在这里设伏,形成了一个口袋。10月25日晨见敌人全部钻进了口袋阵,邓岳立即下令出击,一一八师没费多大工夫就将这一个营和一个炮兵中队连皮带骨吃得干干净净。 金钟五接到报告后傻了眼,他一边命令还在后边拖着的那几门大炮,停下来猛力轰击,一边向军团长刘载兴报告军情。 刘载兴听报后大吃一惊,说:“你们钻进中国人的拉瓦(口袋)了。赶快脱离接触,如果被完全包围就危险了!” 金钟五在指挥炮击的同时,请求美空军派飞机来支援。他把第二团的部队编成攻击梯队,要美军第二十四师从侧翼压过来。 很快,南朝鲜第六师第二团和来支援的美军第二十四师一个团,以数十辆坦克和几十辆卡车组成的快速突击战队便向志愿军阵地猛扑过来。美空军先是飞来几架侦察机,贴着山梁绕了两圈,然后引来大批轰炸机,按南朝鲜军指示的目标进行轰炸,炸得漫山遍岭升起一股股黑烟柱。 金钟五将被打散的第二团官兵集合起来,在坦克掩护下顺着公路又冲上来,志愿军在预设的工事里四处开枪,打得他们抱头逃窜,几辆坦克爬上来不到200米远,“轰隆”一声,全都陷在坦克沟里,后边开来的都与它们撞在一起不能动弹。 刘载兴军团长大骂金钟五师长是笨蛋,命令他不要停下来,如果白天冲不出中国人的“口袋”,晚间就会被全部吃掉。慌乱中,他没忘向麦克阿瑟报告:碰上了大麻烦,中国出动军队了!现在无法前进。 南朝鲜军伤亡越来越大,金钟五见事不妙,急忙下令后退,不能携带的武器,一律烧毁。 四 “叮铃铃……”电话铃响了。 “彭总,是一一八师邓师长的电话。”一位参谋接过电话,将话筒递给彭德怀。 “怎么样邓岳?”彭德怀问,“吃了肉包子没有?”“吃上了,还是全肉馅的!”话筒里传出的声音很大,直震彭德怀的耳鼓。彭德怀有意将话筒从耳畔拿开些,好让凑上来的邓华、洪学智等人也听清。 “露了馅没有?”彭德怀又问。 “一点没露,包得严严实实!”邓岳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发颤,“敌人一个加强营和一个炮兵中队,毫无搜索就顺大路来了,钻进了我们的伏击圈,我们三个团采用拦头、截尾、斩腰的办法向他们突然猛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敌人大炮还没有卸架就被缴获,还抓了一个美军顾问,我已派人把这家伙押到总部去啦……彭总,这一仗真痛快,一个小时解决战斗!” “好,打得好!”彭德怀激动地说,“总部要通令嘉奖你们!” “彭总,给我们交待新任务吧!” “你们今夜就会合一二O师攻占温井,之后调头北上,截住伪六师的第七团……” 放下电话,彭德怀长舒一口气,大叫:“快给毛主席发电,报告首战胜利,让他放心!” 话音未落,另一名参谋又上前报告,说就在彭总接第一一八师邓师长电话时,第四十军的一二O师也来电,报告该师三六O团与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北犯的南朝鲜军第一师交上了火。那天拂晓,南朝鲜军第一师先头部队,以坦克14辆,火炮一部,加上后面跟着的摩托化步兵,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北犯。7时,进入志愿军第四十军第一二O师第三六O团阻击区域。晨雾刚刚散去,云山至温井公路上就响起了马达声,第三六O团与北犯的南朝鲜军第一师交上了火。 第三六O团团长徐锐曾在辽沈战役中率一个营端掉廖耀湘兵团指挥部,是四野赫赫有名的惯打硬仗的虎将。 轰!轰!公路两边响起一阵爆炸声,地雷响了。但南朝鲜军的汽车竟没被炸翻,车连停也没停仍继续向前开。看来,他们把这地雷的爆炸,当作了人民军小股部队的骚扰。可在突然之间,枪声大作,迫击炮炮弹如雨点般落下,准确无误地在他们中间炸开了花,眨眼间,公路上就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团长徐锐哈哈大笑:“打得痛快!” 此后,徐锐率部在此整整坚守了三天,顶住了敌人无数次的进攻,仅凭手中的轻武器,将素称精锐的南朝鲜军第一师顶在云山寸步难行,为即将到来的中美云山之战创造了条件。 在东线,第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拖着一条在解放战争中负伤的跛腿,下令:“把部队每天夜行军65公里的速度提高为90公里!”因为南朝鲜军已经抢占了与黄草岭一河之隔的摩峰山,若还照现在的速度前进就来不及抢占黄草岭,也就实现不了彭总“东顶西放”的作战计划了。 跛子军长吴瑞林一声令下,四十二军将士一阵狂奔。前锋终于于25日爬上了黄草岭的顶峰和前哨阵地烟台锋,抢到了先机,随即就击退了南朝鲜军的一次进攻。这样,在西线邓岳打响温井伏击战时,东线也开始交火了。四十二军主力随即纷纷赶到黄草岭、赴战岭完成展开,占领了防御阵地,开始同北进的南朝鲜第一军、美第十军展开激烈交战,顶得10万敌军寸步难行。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一向惯用刁钻古怪的战法,他命令工兵在公路两侧的山缝里塞上几百公斤烈性炸药,等美国人来了起爆,结果这些炸药一次就炸掉了美军五辆坦克,炸伤8辆。美国最精锐的陆战第一师被这些出奇制胜的战法搞得焦头烂额,日夜不宁。东线就这样被吴瑞林稳住了。在西线,第三十九军此时也将南朝鲜军第一师三面围住,准备来一个围点打援,引诱敌军援救云山。 10月29日夜,一一八师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林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急行军,其先头部队三五三团赶到南逃的南朝鲜军第七团前头,给予迎头痛击。漫山遍野响起中国军号嘹亮的声音,在一一八师的猛攻下,南朝鲜军第七团顷刻间灰飞烟灭! 战斗结束,志愿军打死、活捉南朝鲜第七团2700人。参与指挥战斗的美军少校弗莱明被生擒,身中数枪。随第七团到鸭绿江的美军顾问全部饮弹而亡。南朝鲜军《战史》曾伤心地记下这样一笔:“悲痛哉!曾在鸭绿江畔洗刷刀枪的英勇将士们,最终也未能从这狂风恶浪中冲出来!” 邓岳的捷报再次传来,彭德怀大笑:“这邓岳是好样的!给一一八师去电嘉奖!” 抗美援朝第一仗,首战告捷,这在志愿军战史上被称为第一次战役。此战役,歼敌1.5万余人,把敌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麦克阿瑟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美梦,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