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哥说酒”第64篇 甘肃:酒文化深厚 喝酒习俗太霸气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7:41: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5-12-2 17:42 编辑

甘肃:酒文化深厚 喝酒习俗太霸气   

                2015年11月30日 08:36        
                   作者:李清)

提到甘肃,一般人的印象很简单,穷,荒凉。事实上,甘肃的确不发达,人均收入最低时排名全国倒数第一。虽然甘肃有985大学兰州大学,但毕业生想在本省找工作很不容易。
但甘肃的酒文化却很深厚。全国带酒字的县级以上地名,只有一个,那就是甘肃的酒泉。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设立了酒泉郡。以“酒泉”为地名,是因为“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西汉酒泉胜迹又名酒泉公园,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汉式园林。当年曹操有一次颁布“禁酒令”,孔融写了篇文章反对禁酒,理由就有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郡。李白在其饮酒诗《月下独酌》中,则写了一句“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不过,酒泉虽然“其水若酒”,却并没什么知名的好酒。但酒泉有知名的饮酒器皿——夜光杯,就是唐诗里“葡萄美酒夜光杯”那个夜光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得名。酒泉夜光杯的形成至少在唐代就已有了,用采自距酒泉城百余公里的祁连山中的玉料琢成。值得注意的是,这酒泉夜光杯的制作技艺并没失传,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的另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则有着悠久的饮酒与酿酒历史。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驻凉州期间,曾写下一首《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翁花门口。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武威白酒的生产历史,早在元明时代即已开始。而敦煌壁画中,有一幅西夏时期的酿酒蒸馏壁画,表明当时西凉国(即凉州)就已生产蒸馏酒了。当然,凉州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更早得多。今天的武威,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企业都有。
不过,与青海等西北省区类似,甘肃人喝酒的习俗让人不敢恭维。钟爱在全国不入流的本地品牌,比如什么搞笑的“九粮液”就罢了,问题是甘肃人喜欢变着花样制造各种酒局,然后聚到一起胡喝海喝。在甘肃有个说法,只要摆起场子来,买酒不用算计,数人就行了,有多少人就提多少瓶酒,一准没错。在甘肃的一些乡村,过去主人会杀一只羊,大锅里一焖,大家土炕上围坐成一圈,用塑料桶提来的白酒,一喝就是一整夜,不“放翻”几个,算东家没尽到心意。当然了,现在羊可不便宜。甘肃人聚在一起喝酒,也经常啥菜都没有,干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12-3 16:09:01 |只看该作者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翁花门口。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5-12-4 06:11:30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5-12-3 16:09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翁花门口。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0 10:22 , Processed in 0.0084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