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绞杀战”为何失败? 美司令: 志愿军有50万民工可用, 谁能打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04:05: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绞杀战”为何失败? 美司令: 志愿军有50万民工可用, 谁能打赢                                                         2020-01-13 23:51                    

                          

1951年7月,无力扭转朝鲜战场战局的美军被迫坐下来和我军谈判。但谈判的过程并不顺利,美军自恃其海空军优势,向我方提出了许多无理的要求。遭到我方的断然拒绝后,李奇微于7月13日给远东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在此谈判期间,应采取行动以充分发挥空中威力的全部能力,取得最大的效果,来惩罚朝鲜任何地方的敌人”。

时任远东空军司令的奥托·威兰对自己的空军十分自信,接到李奇微的命令后他给自己的部下下了这样一个指示:摧毁北朝鲜“所有的公路交通和每条线路上的每辆卡车和每一座桥梁”。并自负地认为“只要联合国军的飞机不停地在敌人头上盘旋,即使是按最低标准,近40万共军的吃饭和补给就是一个令他们非常头疼的问题。”

之后美军远东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绞杀作战”,期间美军共出动了上万架次的战斗机和B29重型轰炸机对我军的后方运输线进行了狂轰乱炸,同时还在一些重要的路段上投掷了定时炸弹和一触即发的蝴蝶弹,以阻止我军抢修。面对敌机的疯狂轰炸,主管后勤工作的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采用了一系列办法来保障运输,建立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毁的钢铁运输线。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军“绞杀作战”期间,志愿军铁路运输抢运过封锁区的作战物资共达15400多车皮,有力的保障了前线作战需要,为粉碎敌人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场“绞杀”与反“绞杀”的较量中,我军笑到了最后。1952年5月,奥托·威兰不得不懊丧地表示:“对铁路实行‘绞杀作战’的效果是令人失望的”随后他对这次作战失利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奥托·威兰认为“绞杀作战”之所以失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天气问题。威兰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称:“进入冬季以来,似乎连天气都变得越来越对敌人有利。随着地面冰冻的开始,联合国军投下的许多炸弹从冻硬的地面上弹起来后才爆炸,因此一点作用也没有,甚至有时向上飞起的弹片击伤了低空飞行的联合国军飞机。”这个原因实在是可笑。

威兰认为“绞杀作战”失利的第二个原因是志愿军可以动用的民工太多。他宣称在反击“绞杀战”中“共产党方面一次可以投入500000士兵和民工。”只要对抗美援朝战争有所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威兰所说的这个数字有多夸张,当时美军在进行“空中绞杀”的同时,还在地面发起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志愿军一线部队都在前线和敌人激战,投入朝鲜北部铁路线上的抢修力量只有7万多人,难道剩下的43万都是朝鲜民工?根据当时北朝鲜的情况,恐怕是无法集齐这样一支庞大的民工队伍的。奥托·威兰之所以要拼命夸大这个数字,无非是想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无能罢了。

威兰认为“绞杀作战”失利的第三个原因是“诡计多端的敌人欺骗了我们”。他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称:“诡计多端的敌人所采取的伪装和欺骗措施使绞杀作战失去了效果。据空中侦查报告,位于平壤东北的颍川主要铁路枢纽的铁路桥尚未投入使用,因为有两个桥墩之间的桥面被炸断了。直到通过夜间照相侦查后我们才发现共产党军队每夜都在这两个桥墩之间搭上了活动桥,而且在一直不断地使用这座铁桥。”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威兰只是见证了冰山一角。最后让我们以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的这番话来作为结尾并表达对志愿军后勤人员的敬意“:“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难以令人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5 11:34 , Processed in 0.0077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