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三国演义》从第91回〈伐中原武侯上表〉到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说的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经过,篇幅远超过有名的赤壁之战。从战略及成效来说,诸葛亮如此劳师动众实非明智之举,当他准备第六次北伐时,谯周以天现不祥之兆反对,但诸葛亮仍坚持“复统全师,再出祁山,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这样的义无反顾,最后还在五丈原赔上自家性命,固然可以说是在彰显他的忠心赤胆、不负所托、百折不 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英雄形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说诸葛亮因为自己所说的“五出祁山,未得寸 土”,而陷入了“沉没代价的迷思”中。 很多人在考虑事情及自己未来的人生时,虽然知道某件事情看起来已经没有什么未来性,但因为自己过去在这方面 付出了很多心血、时间和金钱,因为不想白白浪费,不愿割舍,不甘心就这样付诸东流,而把自己的现在和更多的未来 继续耗在这上头,结果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到最后只能以一败涂地或自我毁灭收场。 经济学家将此称为“沉没代价的迷思”。说它是一种“迷思”,因为不管你过去花了多少心血、时间和金钱,都再 也追不回来了,它们是“已经沉没的代价”;不管你要不要继续下去,对你目前所拥有的心血、时间和金钱都没有影响 。但研究显示,很多人却都以“沉没的代价”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结果就可能蒙受更大的损失。 诸葛亮“五出祁山”,不仅“未得寸土”,而且损兵折将、耗费资源、消磨光阴,虽然明知前景黯淡,而且有人反对,但他还是要继续“六出祁山”,不甘心过去的努力付诸东流。我们有理由相信,就是这种“沉没代价的迷思”使他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 有些事需要百折不回,但有些事则需要回头是岸。我们应该认清的是:不论过去付出多少时间和金钱,它们都已沉没。想要跳出“沉没代价的迷思”,就必须不管过去,而单纯以未来所需付出的代价和所可能得到的利益来考虑事情。 □王溢嘉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4 22:31 , Processed in 0.00873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