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果断抢占5号高地,军长丁盛:老董,这步棋完全正确 2020-01-03 17:36 1962年11月,入伍刚一年的何其宗,作为54军130师师长董占林的贴身警卫员,参加了瓦弄之战。董师长指挥瓦弄之战,给何其宗留下深刻印象,这让他在以后的实际作战指挥中受益匪浅,到晚年都能如数家珍般地回忆起老师长的用兵打仗之道。
其一,注重现地勘察,全面真实地了解战场情况,不打糊涂仗。
11月4日拂晓,130师师长董占林和昌都军分区司令员郄进武带领各团团长、师机关参谋人员以及何其宗等警卫人员进行现地勘察。
经半天攀爬,抵近敌前沿阵地我方地区。冒着印军的零星炮击,董师长用望远镜认真观察瓦弄地区的地形情况,他归纳了12个字来形容:山高、坡陡、谷深、林密、路险、水急。该地区山地海拔高、比高大,谷底海拔1000米左右,山顶海拔达四五千米;山势陡峭,坡度为60至80度,且多为悬崖峭壁、原始森林,通视困难;河谷交错,水流湍急;道路稀少,崎岖难行。整个地区便于敌人防守而不利于我军进攻。
![]() 【瓦弄战役中,董占林(右三)带领下属进行现地勘察,持冲锋枪警卫者为何其宗】
当董占林向昌都军分区153团问及敌人的情况时,却只是知道当面之敌的整体番号和大致兵力,但具体怎么部署的,哪些山头没有敌人,都回答得含含糊糊。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思考后,董师长指着一座他认为至关紧要的山头对388团团长成德禄说:“叫你们团姜显臣副团长带侦察人员今晚抢占这座山头,而后潜入敌后,把敌人防御部署情况搞清楚!”
姜显臣副团长原是师作训科长,也是从东北战场一直打过来的,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头脑灵活,深受董师长器重。他果然不负期望,带领一个侦察班攀越悬崖峭壁,勇敢地钻入敌人腹地,昼伏夜行地侦察了一天多,大致弄清了瓦弄地区敌人的部署。
经过姜副团长侦察掌握及战后了解,印军第1旅的布防情况是:
以曲嘴察隅河东西两侧为前沿阵地,纵深近17公里;河西部署了3个营,曲嘴扎公敌前沿为锡克第4营,瓦弄扎公至07高地为库马盎第6营,07高地至39高地为道格拉第4营,察隅河东岸东台地至敌能之间为廓尔喀第3营;敌人为了互相制约,又将河东廓尔喀营第3连部署在河西归锡克营指挥,将锡克营第4连部署在河东廓尔喀营前哨反斜面阵地上,归廓尔喀营指挥。旅部位于瓦弄机场附近。敌阵地编成多以连为单位,组成环形防御阵地。地堡多为土木石质结构,每个地堡三至五人,大的十余人,并附有地雷、铁丝网等障碍物。
为了便于首长指挥协同,姜显臣还在侦察地形图上把一些至关紧要的山头都编了号。他们占领并作为依托的那个高地,编为5号高地。掌握了敌人情况,董师长心里有了底,对姜显臣连连夸道:“老姜,你真不愧是个出色的老侦察员,为夺取这次战役胜利立了头功!”
随行的何其宗也对这一举动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谈到这段回忆时说:
“毛泽东说:‘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做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做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董师长正是按照毛泽东这一教导,非常重视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特别是侦察敌情这一关键环节。侦察敌情,一般派侦察员就行了,这次董师长竟然钦点一名副团长去侦察,可见他对了解敌情的迫切和重视。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敌人情况尽可能多而详尽地掌握,才能不打糊涂仗。”
其二,抓住作战重心,选准突破点和主攻方向,定下正确的作战决心。
就在现地勘察的那个把小时,董师长面对眼前复杂的地形及对敌方概然性的情况,紧皱眉头,一言不发,思考着如何抓住作战指挥的重心,怎样利用山岳丛林地地形特点,突破点选在哪里才能在敌人利用险要地形,沿察隅河西岸部署重兵的阵地上撕开一个口子,达成主攻方向,进而全歼瓦弄之敌。
![]() 【察隅河现景】
经过观察和思考,董师长盯上了后被姜显臣编为5号高地的山头(为便于叙述后均称为5号高地)。5号高地位于西南方敌我之间,从正面看是最高的一座山头,对曲嘴一线成居高临下之势;从纵深来看,我军可以顺山脊而下,从东南向敌后迂回,达成穿插分割、围歼敌人之目的。因此,该高地如被敌人占领,将成为阻止我军进攻的硬钉子。而为我军所占,则成为突破敌防御体系的钢楔子。
就目前情况看,上面是否有敌人还不清楚,董师长和郄司令员简单交换意见后,当即指令昌都军分区153团3连尽快占领5号高地,如果没有敌人,就在那里隐蔽下来,作为我军下一步的进攻出发阵地。如果有敌人,就利用夜暗强攻,攻占后坚决据守,一定要把5号高地控制在我们手里。同时令姜显臣副团长带领一个侦察班和一部电台,随153团3连先占领5号高地,而后深入敌后侦察敌情。
![]() 当夜,姜显臣带领侦察班和153团3连经一夜攀爬登上5号高地,发现并没有敌人据守,便隐蔽起来抢修工事。
回到古玉通指挥所之后,董师长制定了正面以部分兵力攻击牵制敌人,主力以5号高地方向为主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突破后采取穿插分割、迂回包围战术,全歼瓦弄之敌的作战方案。在向军首长汇报后,得到了完全赞同。尤其是对我军先行抢占5号高地的果断行动非常满意,丁盛军长对董占林师长说:“老董,你这步棋走得完全正确,要是不先占住5号高地,这个仗就更不好打了。”
![]() 【54军军长丁盛(左一)与副军长韦统泰(左三)在航堆南山看地形】
何其宗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论述军事天才时指出:‘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四分之三好像隐藏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因此,在这里首先要有敏锐的智力,以便通过准确而迅速的判断来辨明是非。’面对战争领域的偶然性和概然性,指挥员要有‘在茫茫的黑暗中仍能发出内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并有敢于跟随这种微光前进的勇气。前者是眼力,后者就是果断。’董占林师长正是在敌情、地形情况都处于概然性的条件下,以准确的眼力,看到了作战的关节点,并果断按照这种判断定下作战决心。瓦弄战役的实践证明,突破口的选择是正确的,由此可看出他卓越的作战指挥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