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批64件国宝被国家限定不许出国展出(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13:36: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此目录出台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六章第四十九条,即“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小四认为这是好事情,截止2013年8月。国家文物局共公布了3批195件(组)一级文物列入这个目录。目前小四先介绍第一批64件(组),因为件(组)过多,小四也许会分六篇来叙述。
1、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中文名: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出土地点:河南省临汝县(汝州市)阎村
出土时间:1978年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新石器时代前期红陶砂质的葬具。专家用碳十四测定,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期的产物,距今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缸体通高47里面,口径为32.7厘米,底径19.5厘米。陶缸敞口无盖、腹深平底。在缸腹一侧绘着著名的鹳鱼石斧图,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这幅图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两组,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这幅画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一般性的认为该彩陶上的绘画是通过图腾形象和御用武器的组合来记载重大的历史事件。但也有人争论绘画上的并不是鹳、鱼、斧。也有学者结合考古文学和古代神话认为该图是表现当时以鸟为图腾的部落黄帝与以鱼为图腾的部落的炎帝之战的史实。
而这幅画在绘画史上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有专家认为这幅画已经具备了中国画的基本画法。不过小四更认为这幅画更能表现的是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点、线、面的艺术表现方法和绘画法则。
2、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中文名:陶鹰鼎 出土时间:1958年 出土地点: 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所属时代: 新石器时代后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陶鹰鼎是在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造型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雄鹰肥硕,双腿粗壮,两翼紧贴身体两侧,尾巴下垂与两只腿构成稳固的支撑。鹰眼圆睁,像发现了什么猎物。鼎身光滑未有任何装饰纹路。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紧密结合似背抱状,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陶鹰鼎出土成年女性墓葬,还有出土十多件骨匕、数件石圭、石斧及一批生活器皿等。石圭、骨匕等物品通常作为礼器来使用。陶鹰鼎与它们放置于同一墓内,形式与众不同,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3、后母戊鼎(旧称司母戊鼎)

中文名:后母戊鼎 外文名:Ding dedicated to his mother amyl
出土地点: 中国河南安阳武官村 馆藏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
所属年代: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在小四整理的上一篇文章《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商代青铜器》中,就有朋友问这个鼎怎么没有。现在小四告诉你这个鼎是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还有一点,像小四这个年纪的人应该对这个鼎的名字记忆是“司母戊鼎”,怎么又成了“后母戊鼎”。这个后面小四再说。
后母戊鼎最初出土于1939年,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后母戊鼎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但争议一直不断,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而在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母戊鼎正式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该馆,亮相时鼎前的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央视播出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争论,令人尴尬的事情出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三个中国举足轻重的博物馆,在展示同一件青铜大鼎(殷墟、文字博物馆为复制品)时,出现了不同的称谓,位于首都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为“司母戊鼎”。这事小四表示很搞笑。关于这个鼎和日本小鬼子的事,小四表示会单独写的。
4、西周利簋

中文名: 利簋 出土地点:陕西临潼县零口镇
出土时间:1976年3月 所属年代:西周早期
馆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的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也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
利簋的腹部和方座座壁的纹饰是以饕餮纹为主题;两侧加饰倒夔纹;圈足饰夔纹带;方座面四隅加饰蝉纹;都用云雷纹为底来衬托主题。方座上的兽面造型与利簋腹部的主体兽纹相仿,兽面巨目凝视,森严恐怖。仔细观察,在利簋的圈足部位还装饰有夔龙纹,呈二方连续图案绕利簋一周,方座四隅饰以蝉纹。兽面纹、夔龙纹和云雷纹三种纹饰共同装饰在青铜利簋上,线条流畅清晰,给这只肃穆庄严的西周铜簋平添了几分凝重和神秘。
该簋最重要的是簋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根据张政烺先生所做的释文大意是: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在2012年,《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杂志)独家邀请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在国宝中做取舍之间的思量、权衡,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利簋为镇国青铜器。
5、西周大盂鼎

中文名:大盂鼎 外文名: Great Yu Tripod 出土地: 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
出土年代:1849年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小四觉得这个名字更好听),是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大盂鼎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外扩,鼎壁厚且倾斜外张。鼎身以云雷纹为地,鼎颈部装饰有饕餮纹,下承三蹄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荫等所有,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予上海博物馆。1959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开馆,上博以大盂鼎等125件馆藏珍品支援。从此大盂鼎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重要史料。这段铭文属于西周早期金文,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并且十分精美,属得上西周前期金文代表作。
6、西周虢季子白盘

中文名:虢季子白盘 外文名: Ji Zibai Plate of the Guo State
出土地: 宝鸡虢川司(今宝鸡市陈仓区)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所处时期:西周周宣王时期 出土时间: 1864年
虢季子白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外型上有点像长方形的电锅(小四家有一个非常像的电锅)。直口方唇,盘腹倾斜向下内收。盘壁稍稍鼓起。在盘四壁各有一堆兽兽衔环耳。盘底四足同为长方形,盘口下部四周装饰为穷曲纹,盘壁环饰波曲纹。

虢季子白盘原本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今属宝鸡市陈仓区) ,为时任眉县县令的徐燮所得,徐卸任返籍时将虢盘带回了常州。至太平天国时期,护王陈坤书镇守常州,虢盘又易手成了护王的珍藏。在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初夏,该盘被时任直隶提督的淮军将领刘铭传所得。刘铭传得到虢季子白盘,却给他一家四代带了极大的麻烦。军阀,日寇、国民党官吏纷纷索取。刘家人不得不把盘埋于深土,举家出逸。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才将盘挖出,献给国家。


虢季子白盘盘底的铭文共八行一百一十一字,铭文记述了周宣王十二年(前816)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大胜猃狁(匈奴的先祖,看来从西周就已经和匈奴大战了),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宣王举行隆重的庆典表彰他的功绩,赏赐了马匹、斧钺、彤弓、彤矢。虢季子白专门制造此盘来纪念这件事情。虢季子白盘上的铭文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
7、明代凤冠

这里提到的明代凤冠是在1957年北京明定陵出土,共出土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 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顶。四顶凤冠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装饰的龙凤数量不同。它们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并饰有大量的珍珠宝石。


凤冠霞帔指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作为当时的国母的皇后的凤冠当然是非常之豪华。凤冠上多数装饰以龙凤为主,龙是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则是用翠鸟的羽毛粘贴,色彩艳丽长久。四顶的凤冠上所装饰的珍珠、宝石和重量都不一样。最多的装饰有宝石128快,最少的也有95快;装饰的珍珠最多的凤冠有5449颗,最少也有3426克。最重的有2905克(哇!将近6斤,戴久了脖子不会断码?),最轻的也有2165克。

其中九龙九凤冠(孝端皇太后凤冠)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顶凤冠高26.5厘米,口径23厘米,凤冠共用红、蓝宝石一百多块,大小珍珠五千余颗,色泽鲜艳,富丽堂皇,堪称珍宝之冠。小四以后能为女朋友作顶凤冠,那就太牛X了!
8、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

中文名称: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 出土地点: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所属年代:商代

嵌绿松石象牙杯是当时的饮酒器,杯的主体是用象牙的根部制作成的,是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时出土的。当时出土了象牙杯三件,其中两件镶有绿松石,此杯是其中一件,器身的纹饰雕刻结构十分巧妙,再镶嵌上绿松石更加引人注目。
嵌绿松石象牙杯杯身通高30.5厘米,杯身上装饰饕餮纹等花纹,而且饕餮纹的眉、眼、鼻均镶有绿松石。杯身中下部雕刻有三组变形的夔纹,夔眼也是用绿松石镶嵌,上部有用绿松石镶的细带纹一圈,下部有三圈,下腰部有一圈,手的两面上部雕成鸟形,钩喙短冠,眼为绿松石镶嵌,背中部雕一兽面,下有一突出的兽头,上竖双耳,用绿松石镶着兽的眼、眉、口、杯身通体饰满花纹,纹饰分为四段。
还要说的该杯的把手也是用象牙制成的,象牙杯上部敞口,杯身中部有收敛,杯底比杯口稍小。杯身一侧上下各有一个的小圆孔,以此镶入榫,使杯和手连在一起。这件象牙杯,采用了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
9、西周晋侯稣钟

该编钟分两组,三种式样,非同时铸造,测音却和谐,是标准配律共2件。一件高25.9厘米,铣间距14.9厘米;另一件高22.3厘米,铣间距12.9厘米。该编钟总计16件,其余14件在1992年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购回入藏。编钟分两组,三种式样,非同时铸造,测音却和谐,是标准配律。16件钟上共刻有355字的长篇铭文,完整记录了西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苏率军参加周厉王亲自指挥的讨伐东夷的战争。晋侯苏因战功,多次受赏,因作此编钟。
该编钟出土在山西省侯马市曲沃县所属地区有一个叫作曲村的小村庄。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人关注这个小村庄,随着19座晋侯及其夫人墓的发现,证实了两千年前这里曾是晋国最早的都城。然而,当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揭开这些墓葬时,却发现已经有八座晋侯墓被盗,残余物凌乱地散在墓底。经1992-2000年间,六次发掘了9组19座晋侯及夫人墓,出土大量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等,9组墓葬再现了晋侯排列有序的完整世系链环。
10、西周大克鼎

中文名:西周大克鼎 外文名:Big Grams Tripod
出土时间:1890年 出土地:中国宝鸡市扶风县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大克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这大鼎造型古朴,鼎口上竖立很大的双立耳,装饰有相对的龙纹,口沿稍微收拢,唇方,腹部略鼓,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

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凡六出;腹部饰一条两方连续的大窃曲纹(即波曲纹),环绕全器一周。鼎足上部另饰有突出的饕餮形象三组。大克鼎的鼎足着地点比上端略宽大,重心略向外偏,是商代柱足演变为周代之蹄足的重要例证。鼎腹内壁也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大克鼎的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重要文献,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职官、礼仪、土地制度等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在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此目录出台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六章第四十九条,即“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小四认为这是好事情,截止2013年8月。国家文物局共公布了3批195件(组)一级文物列入这个目录。目前小四先介绍第一批64件(组),因为件(组)过多,小四也许会分六篇来叙述。
1、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中文名: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出土地点:河南省临汝县(汝州市)阎村
出土时间:1978年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新石器时代前期红陶砂质的葬具。专家用碳十四测定,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期的产物,距今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缸体通高47里面,口径为32.7厘米,底径19.5厘米。陶缸敞口无盖、腹深平底。在缸腹一侧绘着著名的鹳鱼石斧图,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这幅图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两组,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这幅画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一般性的认为该彩陶上的绘画是通过图腾形象和御用武器的组合来记载重大的历史事件。但也有人争论绘画上的并不是鹳、鱼、斧。也有学者结合考古文学和古代神话认为该图是表现当时以鸟为图腾的部落黄帝与以鱼为图腾的部落的炎帝之战的史实。
而这幅画在绘画史上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有专家认为这幅画已经具备了中国画的基本画法。不过小四更认为这幅画更能表现的是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点、线、面的艺术表现方法和绘画法则。
2、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中文名:陶鹰鼎 出土时间:1958年 出土地点: 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所属时代: 新石器时代后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陶鹰鼎是在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造型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雄鹰肥硕,双腿粗壮,两翼紧贴身体两侧,尾巴下垂与两只腿构成稳固的支撑。鹰眼圆睁,像发现了什么猎物。鼎身光滑未有任何装饰纹路。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紧密结合似背抱状,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陶鹰鼎出土成年女性墓葬,还有出土十多件骨匕、数件石圭、石斧及一批生活器皿等。石圭、骨匕等物品通常作为礼器来使用。陶鹰鼎与它们放置于同一墓内,形式与众不同,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3、后母戊鼎(旧称司母戊鼎)

中文名:后母戊鼎 外文名:Ding dedicated to his mother amyl
出土地点: 中国河南安阳武官村 馆藏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
所属年代: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在小四整理的上一篇文章《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商代青铜器》中,就有朋友问这个鼎怎么没有。现在小四告诉你这个鼎是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还有一点,像小四这个年纪的人应该对这个鼎的名字记忆是“司母戊鼎”,怎么又成了“后母戊鼎”。这个后面小四再说。
后母戊鼎最初出土于1939年,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后母戊鼎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但争议一直不断,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而在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母戊鼎正式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该馆,亮相时鼎前的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央视播出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争论,令人尴尬的事情出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三个中国举足轻重的博物馆,在展示同一件青铜大鼎(殷墟、文字博物馆为复制品)时,出现了不同的称谓,位于首都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为“司母戊鼎”。这事小四表示很搞笑。关于这个鼎和日本小鬼子的事,小四表示会单独写的。
4、西周利簋

中文名: 利簋 出土地点:陕西临潼县零口镇
出土时间:1976年3月 所属年代:西周早期
馆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的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也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
利簋的腹部和方座座壁的纹饰是以饕餮纹为主题;两侧加饰倒夔纹;圈足饰夔纹带;方座面四隅加饰蝉纹;都用云雷纹为底来衬托主题。方座上的兽面造型与利簋腹部的主体兽纹相仿,兽面巨目凝视,森严恐怖。仔细观察,在利簋的圈足部位还装饰有夔龙纹,呈二方连续图案绕利簋一周,方座四隅饰以蝉纹。兽面纹、夔龙纹和云雷纹三种纹饰共同装饰在青铜利簋上,线条流畅清晰,给这只肃穆庄严的西周铜簋平添了几分凝重和神秘。
该簋最重要的是簋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根据张政烺先生所做的释文大意是: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在2012年,《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杂志)独家邀请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在国宝中做取舍之间的思量、权衡,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利簋为镇国青铜器。
5、西周大盂鼎

中文名:大盂鼎 外文名: Great Yu Tripod 出土地: 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
出土年代:1849年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小四觉得这个名字更好听),是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大盂鼎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外扩,鼎壁厚且倾斜外张。鼎身以云雷纹为地,鼎颈部装饰有饕餮纹,下承三蹄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荫等所有,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予上海博物馆。1959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开馆,上博以大盂鼎等125件馆藏珍品支援。从此大盂鼎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重要史料。这段铭文属于西周早期金文,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并且十分精美,属得上西周前期金文代表作。
6、西周虢季子白盘

中文名:虢季子白盘 外文名: Ji Zibai Plate of the Guo State
出土地: 宝鸡虢川司(今宝鸡市陈仓区)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所处时期:西周周宣王时期 出土时间: 1864年
虢季子白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外型上有点像长方形的电锅(小四家有一个非常像的电锅)。直口方唇,盘腹倾斜向下内收。盘壁稍稍鼓起。在盘四壁各有一堆兽兽衔环耳。盘底四足同为长方形,盘口下部四周装饰为穷曲纹,盘壁环饰波曲纹。

虢季子白盘原本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今属宝鸡市陈仓区) ,为时任眉县县令的徐燮所得,徐卸任返籍时将虢盘带回了常州。至太平天国时期,护王陈坤书镇守常州,虢盘又易手成了护王的珍藏。在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初夏,该盘被时任直隶提督的淮军将领刘铭传所得。刘铭传得到虢季子白盘,却给他一家四代带了极大的麻烦。军阀,日寇、国民党官吏纷纷索取。刘家人不得不把盘埋于深土,举家出逸。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才将盘挖出,献给国家。


虢季子白盘盘底的铭文共八行一百一十一字,铭文记述了周宣王十二年(前816)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大胜猃狁(匈奴的先祖,看来从西周就已经和匈奴大战了),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宣王举行隆重的庆典表彰他的功绩,赏赐了马匹、斧钺、彤弓、彤矢。虢季子白专门制造此盘来纪念这件事情。虢季子白盘上的铭文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
7、明代凤冠

这里提到的明代凤冠是在1957年北京明定陵出土,共出土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 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顶。四顶凤冠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装饰的龙凤数量不同。它们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并饰有大量的珍珠宝石。


凤冠霞帔指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作为当时的国母的皇后的凤冠当然是非常之豪华。凤冠上多数装饰以龙凤为主,龙是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则是用翠鸟的羽毛粘贴,色彩艳丽长久。四顶的凤冠上所装饰的珍珠、宝石和重量都不一样。最多的装饰有宝石128快,最少的也有95快;装饰的珍珠最多的凤冠有5449颗,最少也有3426克。最重的有2905克(哇!将近6斤,戴久了脖子不会断码?),最轻的也有2165克。

其中九龙九凤冠(孝端皇太后凤冠)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顶凤冠高26.5厘米,口径23厘米,凤冠共用红、蓝宝石一百多块,大小珍珠五千余颗,色泽鲜艳,富丽堂皇,堪称珍宝之冠。小四以后能为女朋友作顶凤冠,那就太牛X了!
8、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

中文名称: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 出土地点: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所属年代:商代

嵌绿松石象牙杯是当时的饮酒器,杯的主体是用象牙的根部制作成的,是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时出土的。当时出土了象牙杯三件,其中两件镶有绿松石,此杯是其中一件,器身的纹饰雕刻结构十分巧妙,再镶嵌上绿松石更加引人注目。
嵌绿松石象牙杯杯身通高30.5厘米,杯身上装饰饕餮纹等花纹,而且饕餮纹的眉、眼、鼻均镶有绿松石。杯身中下部雕刻有三组变形的夔纹,夔眼也是用绿松石镶嵌,上部有用绿松石镶的细带纹一圈,下部有三圈,下腰部有一圈,手的两面上部雕成鸟形,钩喙短冠,眼为绿松石镶嵌,背中部雕一兽面,下有一突出的兽头,上竖双耳,用绿松石镶着兽的眼、眉、口、杯身通体饰满花纹,纹饰分为四段。
还要说的该杯的把手也是用象牙制成的,象牙杯上部敞口,杯身中部有收敛,杯底比杯口稍小。杯身一侧上下各有一个的小圆孔,以此镶入榫,使杯和手连在一起。这件象牙杯,采用了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
9、西周晋侯稣钟

该编钟分两组,三种式样,非同时铸造,测音却和谐,是标准配律共2件。一件高25.9厘米,铣间距14.9厘米;另一件高22.3厘米,铣间距12.9厘米。该编钟总计16件,其余14件在1992年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购回入藏。编钟分两组,三种式样,非同时铸造,测音却和谐,是标准配律。16件钟上共刻有355字的长篇铭文,完整记录了西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苏率军参加周厉王亲自指挥的讨伐东夷的战争。晋侯苏因战功,多次受赏,因作此编钟。
该编钟出土在山西省侯马市曲沃县所属地区有一个叫作曲村的小村庄。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人关注这个小村庄,随着19座晋侯及其夫人墓的发现,证实了两千年前这里曾是晋国最早的都城。然而,当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揭开这些墓葬时,却发现已经有八座晋侯墓被盗,残余物凌乱地散在墓底。经1992-2000年间,六次发掘了9组19座晋侯及夫人墓,出土大量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等,9组墓葬再现了晋侯排列有序的完整世系链环。
10、西周大克鼎

中文名:西周大克鼎 外文名:Big Grams Tripod
出土时间:1890年 出土地:中国宝鸡市扶风县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大克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这大鼎造型古朴,鼎口上竖立很大的双立耳,装饰有相对的龙纹,口沿稍微收拢,唇方,腹部略鼓,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

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凡六出;腹部饰一条两方连续的大窃曲纹(即波曲纹),环绕全器一周。鼎足上部另饰有突出的饕餮形象三组。大克鼎的鼎足着地点比上端略宽大,重心略向外偏,是商代柱足演变为周代之蹄足的重要例证。鼎腹内壁也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大克鼎的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重要文献,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职官、礼仪、土地制度等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7 06:53 , Processed in 0.00847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