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九六八年我下乡 美好青春能没有诗吗? 每日实录 2017-01-18 07:02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1:00: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九六八年我下乡时,我那里的知青们很浪漫 ,队里大叔大妈们有时议论起各队知青的长相,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二队女生好看,三队男生漂亮。我们三队男生听了自然很提气,一时走路都挺胸抬头,小脖都梗梗起来了。
二队男生有个才子,一次望着女生的美丽倩影,不由得诗情万丈,当即赋诗一首:
婀娜多姿,
鲜若桃花;
远看是她,
近看是她。
哇赛,真是首好诗。这家伙既赞叹了姑娘们的窈窕姣美,又发挥了丰富的联想,视觉在多个女生间游走,采撷的都是想象中最美最靓、有特点、他最欣赏的一面。真是首形象生动的好诗。可以看出这位仁兄受过良好的古典诗词的熏陶,熟练的运用了古典诗词的写作手法。在他写诗的那个年月,我的知识面只知道几个硬邦邦的政治口号而己,其余就是一片荒漠。
一直到1977年才看到一本《诗歌民歌选》,真是大喜过望,仿佛开了一片天地。有首小诗写到:
“打起黄鶯儿,
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无重大叙事,不悲悯人生, 无凄苦劳作,无精致景观,而专注个人感情,细腻生动、入情入理,使一个思念的人儿跃然纸上,就可流传千古
第一次看到有诗如此,怎不脑洞大开。以后又看到了一首现代民歌:
“妹是山中一枝梅,
哥是喜鹊天上飞。
喜鹊落在梅枝上,
石磙打来也不飞。
”真是醉了。总算思想开了窍,原来生活可以有许多情趣,可以烂熳多姿,可是再要搜寻美丽的时候,为时已晚,时过境迁青年点早已是人去屋空,作鸟兽散了,没人要你欣赏,没人要你抒怀了。
那时从来没想过可以欣赏异性的美丽。三队的同学,不算思想封建,也都是革命青年,便屏弃了儿女情长的思想。女同学就是和我们一起战天斗地的战友,有的只能是兄妹情份。不要说欣赏,连正眼都不可多看一下。
思想荒芜的连美都羞于说出口,更不要说审美了。电影《列宁在十月》里有个工厂里的布尔什维克,不时掏出梳子梳梳头上那几根毛发,觉得很滑稽。可那时我们确实连梳子都不备,男生梳头是要被叽笑为臭美的。男女同学间也没发生过任何一点浪漫的事情。倏忽间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纵手逝去。以至于后来看了南方知青生活的影视剧,扑面而来的一桩桩孽债,实在有些纳闷,便认为是想当然的瞎编,不真实。
以后读了“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诗句,联想到江南一带的吴侬软语,性格上的缠绵悱恻,都体现了地域特征。怪不得情种、情圣多生于南方呢。 二队的哥们是有诗人潜质的,浪漫而有才气,方能激情出诗人。当时二队的女生是足以引得诗人诗性大发的。
二队的女生灿若朝霞,个个引人入胜。那些哥们好福气啊,有这么好的福利,滿眼都是好景致,实在招人羡慕嫉妒恨。嗨,韩老师也是不公平,凭什么把美女都给了二队,激发得诗人都出于二队。 一队的女生自然有她们的魅力,才感招的男生们像公主一样的呵护,他们纯正的友情,愈久愈醇。他们的过往是美好的,美好的岁月能没有诗吗?只是没有流出来。
来自知青群:明天
猜你喜欢:我们有个群叫知青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04:54 , Processed in 0.00713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