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向前是最会打仗的开国元帅之一,却为这事抱憾而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00:43: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是最会打仗的开国元帅之一,却为这事抱憾而终                                                         2019-09-14 21:42                    

                             

有人可能会认为开国十大元帅中“最能打仗、最会打仗”的是林彪。可是徐向前无论是指挥艺术还是胆略方面,都与林彪难分高下。

林彪打仗的特点是勤于计算,步步都计算到位,他自己也说:“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林彪太勤于计算,就常常会裹足不前,失去了作为一名军事统帅应有的胆魄和眼光。

▲解放战争中的林彪

刘伯承呢,有着强大的军事理论作为支撑,用兵灵活机动,出奇制胜,七亘村、神头岭、上党、平汉、陇海、定陶、鄄城、巨金鱼等战役战斗,基本每一役都精彩绝伦,称得上是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可是刘伯承用兵奇则有余,刚猛却不足。

▲刘伯承

与刘伯承相比,彭德怀作战猛则猛矣,却思虑不密,其指挥的战役敢行险着,虎口拔牙、以少胜多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但大胜之后常有大败,虎头蛇尾,让人叹息。比如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战斗,解放战争时的榆林战役和西府陇东战役,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等。

徐向前用兵既奇,又具超人的胆略,既长于游击战和运动战,阵地战也打得有声有色,以少胜多,甚至以少歼多的军事作品比比皆是。

其中,徐向前指挥的苏家阜大捷是红军时期最成功的围点打援范例。在该战役中,徐向前以不足2万人的兵力围歼敌2万多人;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战役中,徐向前以8万之兵对敌20余万,最终歼敌8万,为红军战史上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而在战斗过程中所使用的“收紧阵地”战法则是兵法上的一次成功发明。

临汾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使用坑道爆破战术攻克城市的范例。在这场战役中,徐向前以数万地方部队围攻72天,生生将历史上从未被攻破的“卧牛城”一举拿下。

▲徐向前在战场

晋中战役,徐向前又以6万疲劳之师秘密北上,连续作战,在一个月之内横扫晋中,连克14座县城,歼灭阎锡山军队10万之众,该战役是整个解放战争中最成功地运用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术以少胜多的又一光辉范例。

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攻克的敌人设防最严密、阵地最坚固、难度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同时,也是解放战争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军兵力少于敌军、而且火力也远远不如敌军,却敢于主动攻城且能够实现长期围城的大型战役。

苏家埠战斗、反六路围攻、晋中战役、太原战役等四大战役均被列入解放军55年以前十大经典战役之中,即十大经典战役,徐向前一人独占其四!而最让人称道的是,其他将帅都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成长为军事家的,徐向前的军事思想却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形成,且自成一家,独具特色,其用兵思路又与毛泽东惊人地一致。

但是,徐向前是人不是神,也有过战场惨败的经历。

1936年10月,由渡过黄河的21800多人组成的红军西路军西征,在历经古浪、高台、水泉和倪家营子等地多番血战后,到1937年3月,战斗人员只剩下3000人左右,可谓损失惨重!

牺牲的红军西路军战士

3月14日,西路军总指挥部在肃南县康乐乡石窝山举行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徐向前、陈昌浩离开部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情况。另外,现有3000人就地改编成3个支队,分散游击,保存力量,等待刘伯承率领的援西军到来。

徐向前却在会议上提出了反对意见,即自己不愿先一步离开大家,要与大家生死与共。但在众人的劝说下,徐向前最终还是和陈昌浩化装离开了队伍。这一次几乎等同于“败走麦城”的经历,给用兵如神的徐向前留下了毕生难忘的疼痛。

回到延安后,毛泽东安慰他说:“不要难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但徐向前自己却无法抹掉这段痛苦的经历,他埋藏下一个心愿:假以时日,必亲自带兵剿灭马家匪军,以报西路军覆灭之深。

可是,徐向前后来因为骑马去开会不慎从马上摔下骨折了。再有,徐向前长期患有头痛病,一紧张就犯,犯起来就坐不住,躺不下,满地里打转,还兼患有胸膜炎。所以,在延安,徐向前一直处于养病休养状态,甚至连党的七大都没能出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1 08:51 , Processed in 0.00769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