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误杀上级,众人要严惩他,毛泽东出手相救,多年后他成开国上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0 06:26: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误杀上级,众人要严惩他,毛泽东出手相救,多年后他成开国上将                                                                    2024-11-19 12:30                                        

发布于:天津市
   
         新中国的诸多开国将帅中,很多人都是被毛主席一手发掘的,主席通过自己出众的眼光,发掘并培养了诸多将才。比如开国上将陈伯钧,他一生征战四方,为革命立下了诸多功劳,陈伯钧能够一步步成长为开国名将,与毛主席有着极大的关系。
陈伯钧早年便投身革命,曾因为参加爱国运动被开除学籍,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随后,陈伯钧靠着能力考入黄埔六期,又在与夏斗寅的战斗中崭露头角。在革命军中,陈伯钧毅然选择走共产主义路线,很快他就遇到了一件改变自己人生的大事。
1927年8月,得知南昌起义爆发后,陈伯钧便想带着部队参加起义军。当他刚刚抵达九江的时候,张发奎扣下了他们这些要南下投奔起义军的人。陈伯钧没有放弃,趁机逃出了敌人的营地,可他刚跑到半路,就得知南昌的部队已经南下。
找不到队伍的陈伯钧改变了思路,恰好毛主席正在湘赣边界筹备起义,陈伯钧便找到了毛主席的队伍,成为秋收起义的重要成员。

毛主席对陈伯钧非常器重,尤其是陈伯钧文武双全,在部队里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随后,毛主席改编袁文才等人的部队后,选择了陈伯钧负责该部队的改造与训练工作。
陈伯钧将任务完成得很好,他成了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的爱将之一,随军参加了诸多战斗,为巩固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8年3月,陈伯钧随军顺利攻克了酃县,在这场战斗中,他们部队缴获了一把手枪。当时战士们刚刚打了胜仗,大家都很高兴,陈伯钧的上级,担任教导队队长的吕赤对这把枪产生了兴趣。
吕赤看了一圈,发现这把枪已经生锈了,扳机都扣不动。他便开玩笑地表示这枪已经是废铁,还不如直接扔了算了。
陈伯钧对枪有着一定的研究,他舍不得扔掉这种宝贝,见吕赤这么说,陈伯钧便找来油,将枪的各个部分仔细擦拭了一番。经过他的调整,枪上的扳机已经能活动了,他高兴地抬起枪,想要向吕赤展示一番。可突然一声枪响,吕赤头部中弹立即倒地,旁边的战士们赶紧上前查看,吕赤被击中要害已经死亡。

原来,陈伯钧一开始以为这枪里没有子弹,自己收拾好后,他便想着扣动一下扳机,告诉吕赤这枪已经能正常使用了。没有想到,枪里面原本压着一发子弹,他一扣动扳机,枪内的子弹就这么射向了毫无防备的吕赤。
吕赤之死对于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是黄埔四期的高材生,井冈山时期,毛主席特意成立了军官教导队,便由吕赤负责这支精锐。没想到吕赤以这样的方式失去了性命,陈伯钧当场被逮捕,由于打死了上级,按照规定肯定要被审判处决。吕赤在部队中很有威望,一时间大家都嚷嚷着要陈伯钧偿命。
陈伯钧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与吕赤本来就是好友,俩人才会开这样的玩笑。他万万没想到枪里有子弹,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夺走了好友的性命,自责之下,他决定接受组织的审判。这件事很快就惊动了毛主席,得知事情原委,主席心里十分难过。可他知道陈伯钧并不是故意杀人,这件事是一件意外,不能就这样杀了陈伯钧。

思考再三,毛主席对大家说道:“吕赤是个好同志,陈伯钧也不是坏人,这是一桩误伤人命案,不能因为损失了一个黄埔四期生,再搭进一个黄埔六期生。”主席顶着巨大的压力,将陈伯钧保了下来,陈伯钧被罚打手心,总算捡回一条命。对于主席这样的处理,一些人还是有不少意见。
事实上,主席十分器重吕赤,他的死令主席相当难受。只是这本来就是一个意外,要是这样杀死陈伯钧,等于一下子夺走了两位重要人才。吕赤的死已经给党组织造成了巨大损失,又怎么能再损失一个陈伯钧呢?
主席的坚持,换回了陈伯钧的性命,更是为组织保住了一位名将。此后,陈伯钧南征北战立下诸多战功,成为党内一员猛将,后来更是成了开国上将。若是没有毛主席,陈伯钧以这样的方式死去,那对组织来说才是最糟糕的事情。陈伯钧没有辜负主席对他的期待,靠着自己的能力,让那些质疑的人无话可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9 06:03 , Processed in 0.00754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